-
公开(公告)号:CN1200412C
公开(公告)日:2005-05-04
申请号:CN00122591.X
申请日:2000-06-25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11B7/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26 , G11B7/0045 , G11B7/0908 , G11B7/0956 , G11B7/1372 , G11B7/24
Abstract: 提供一种用于补偿倾斜和/或散焦的方法和装置。该装置具有倾斜/散焦检测器,用于检测光学记录介质的倾斜和/或散焦;和记录补偿器,根据由倾斜/散焦检测器检测到的倾斜和/或散焦,利用预先确定的方案,补偿具有预先确定的记录模式的记录脉冲。该装置根据检测到的散焦调整写入光强,根据检测到的倾斜偏移记录模式,调整记录所需要的光强能级和/或写入时间,和记录具有所希望的尺寸(长度,宽度)的标记。因此,其适于在高密度的光学系统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574018A
公开(公告)日:2005-02-02
申请号:CN200410055215.X
申请日:2004-05-19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27/11 , G11B5/78 , G11B5/82 , G11B7/00736 , G11B13/00 , G11B20/10 , G11B23/0021 , G11B23/30 , G11B2220/2512 , G11B2220/2545 , G11B2220/2562 , G11B2220/657
Abstract: 具有多个数据存储单元的信息存储介质和记录和/或再现数据的装置和方法。该信息存储介质包括用于记录用户数据的第一数据存储单元和用于记录关于第一数据存储单元的使用的功能数据的第二数据存储单元。该信息存储介质可以记录大量的用户数据和可以以小尺寸构成,以便在便携式电子设备中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9349C
公开(公告)日:2004-12-08
申请号:CN00137545.8
申请日:1999-10-11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20/1883 , G11B2020/1893 , G11B2020/1896 , G11B2220/20 , G11B2220/2575
Abstract: 一种具有用于缺陷管理的备用区的记录介质,以及一种分配该备用区的方法。多个区段形成一个组,无需规定一个区段和一个组之间的关系。备用区包括一个用于滑移替换的备用区和一个用于线性替换的备用区。用于滑移替换的备用区被首先分配,用于线性替换的备用区是根据滑移替换后剩余的主备用区的尺寸和光盘使用的目的而分配的。当光盘使用期间,用于线性替换的备用区变得不足时,从一个逻辑文件区的最后部,按顺序分配一个用于线性替换的附加备用区,从而可以更加灵活地和有效地分配备用区。
-
公开(公告)号:CN1529313A
公开(公告)日:2004-09-15
申请号:CN200410030073.1
申请日:2002-09-28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11B7/0045 , G11B7/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26 , G11B7/00454 , G11B7/00456 , G11B7/0062
Abstract: 一种用于在光记录介质上记录数据的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通过利用具有一包含多脉冲的擦除模式的记录波形来形成标记或间隙。通过这样操作,该方法能防止标记形状的畸变并改进标记形状,从而改进了记录/再现特性。一种在光记录装置中用于响应于具有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的输入数据分别在光记录介质上交替顺序形成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的方法,包括:产生记录波形,其包含:具有多个与输入数据中的第一电平相对应的第一脉冲的第一多脉冲;和具有多个与输入数据中的第二电平相对应的第二脉冲的第二多脉冲。
-
公开(公告)号:CN1167056C
公开(公告)日:2004-09-15
申请号:CN01121665.4
申请日:2001-06-20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1 , G11B7/00718 , G11B7/08505 , G11B7/0901 , G11B7/0943
Abstract: 一种散焦误差信号检测装置包括:光电探测器,具有按记录介质的径向布置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光接收区,每个光接收区对由记录介质反射或散射的入射光独立执行光电转换;减法器,相减来自第一与第三光接收区的检测信号的和信号和第二光接收区的检测信号,输出散焦误差信号,从而可检测到散焦和/或记录介质的厚度变化。由于散焦误差信号不受相对于物镜的记录介质的倾斜、偏轨和物镜移位的影响,因此通过使用散焦误差信号,能精确控制散焦,并且能检测出记录介质的厚度变化。
-
公开(公告)号:CN1525451A
公开(公告)日:2004-09-01
申请号:CN200310124627.X
申请日:2003-10-30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11B7/004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267 , G11B7/0062 , G11B7/007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光学记录介质的记录条件进行优化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装置。该方法包括将一个测试写入模式记录在光学记录介质的多个轨道中;检查从多个轨道中的一个中再现出来的射频信号的质量,从而确定优化的记录条件,其中该轨道中记录有预定的写入模式,并受到相邻轨道中写入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523594A
公开(公告)日:2004-08-25
申请号:CN03165023.6
申请日:2003-09-28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11B7/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2578 , B82Y10/00 , G11B7/2533 , G11B7/2534 , G11B7/2535 , G11B7/259 , G11B2007/25706 , G11B2007/25708 , G11B2007/2571 , G11B2007/25713 , G11B2007/25715 , G11B2007/25716 , G11B2007/25718 , Y10S430/14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密度只读光盘,其具有大的存储容量。该光盘包括具有凹坑的基底;和具有超分辨近场结构的一个或多个掩膜层,该掩膜层由介电材料和金属粒子的混合物构成。该光盘可以在不减小激光二极管的波长或增大物镜的数值孔径的情况下获得。
-
公开(公告)号:CN1159708C
公开(公告)日:2004-07-28
申请号:CN01111879.2
申请日:2001-03-23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7/131 , G11B7/08505 , G11B7/0943 , G11B7/133 , G11B7/1353
Abstract: 为光检拾器生成寻道方向检测信号确定聚焦在光盘上的光斑中心相对于盘中心的位置的设备。该设备通过光分割单元将主束和沿着径向存在预定象差的次束聚焦在光盘的轨道上。主束聚焦在第一光检测器上,次束聚焦在与第一光检测器相邻的第二光检测器上。第二光检测器沿与光盘径向相应的方向被分成三或四部分,沿与光盘切向相应的方向分成两部分。第二光检测器的部分接收次束的部分,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信号处理部分包括检测轨道误差信号的第一部分;和生成寻道方向检测信号的第二部分。
-
公开(公告)号:CN1474404A
公开(公告)日:2004-02-11
申请号:CN02101514.7
申请日:1999-05-20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11B23/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23/0302 , G11B23/0306 , G11B23/0308 , G11B23/0317
Abstract: 一种用于信息记录介质的装载盒,包括装载盒壳套;开口盖,其可脱开地安装在装载盒壳套的后侧开口处,以使信息记录介质从装载盒壳套中取出或插入装载盒壳套中;和夹持装置,用于当信息记录介质接纳到装载盒壳套内和/或从装载盒壳套内取出时,通过支承信息记录介质来防止其运动。该夹持装置包括一对弹性压力部件和释放装置。该装载盒使用户无需直接接触信息记录介质即可进行更换,防止由用户的指纹、擦伤等引起对信息记录介质的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474403A
公开(公告)日:2004-02-11
申请号:CN02101513.9
申请日:1999-05-20
Applicant: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IPC: G11B23/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11B23/0302 , G11B23/0306 , G11B23/0308 , G11B23/0317
Abstract: 一种用于信息记录介质的装载盒,包括装载盒壳套;开口盖,其可脱开地安装在装载盒壳套的后侧开口处,以使信息记录介质从装载盒壳套中取出或插入装载盒壳套中;和夹持装置,用于当信息记录介质接纳到装载盒壳套内和/或从装载盒壳套内取出时,通过支承信息记录介质来防止其运动。该夹持装置包括一对弹性压力部件和释放装置。该装载盒使用户无需直接接触信息记录介质即可进行更换,防止由用户的指纹、擦伤等引起对信息记录介质的损伤。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