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25230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18413.7
申请日:2008-02-0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耐湿热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说是一种双马来酰亚胺/微胶囊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性能复合材料领域。该方法通过将聚脲甲醛包覆环氧树脂微胶囊填充在烯丙基化合物改性的BMI中得到一种新型的改性树脂体系。这种新型的复合材料与未添加微胶囊的BMI复合材料相比,其耐湿热性能有较大幅度的提高,可用于对材料性能具有较高要求的国防与民用工业中的尖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8515851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410986355.6
申请日:2024-07-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G59/28 , C07D303/24 , C07D301/28 , C08L6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可重塑三重形状记忆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生物质酪胺和丁香醛为原料,通过加热反应得到中间体;将中间体环氧化反应得到丁香醛环氧化合物;将丁香醛环氧化合物经过固化即可得到具有三重形状记忆功能的可重塑、可降解生物质环氧树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环氧树脂具有优异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由本发明方法得到的环氧树脂,可以根据需要改变形状,达到三重形状记忆,克服了现有生物质环氧树脂仅能达到双重形状记忆的缺陷,并实现了在加热刺激条件下的恢复功能,优异的热性能和力学性能也大大提高了形状记忆聚合物的适用范围。同时,本发明的环氧树脂还具有可降解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003713B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310864038.2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D303/16 , C07D301/14 , C08G59/22 , C08G59/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环氧单体及生物质高耐热自修复环氧树脂与制备方法,首先以厚朴酚和苯甲酸为原料,制备得到烯烃化合物;其次,采用烯烃化合物与间氯过氧苯甲酸反应,得到生物质环氧单体。以天然酸酐为固化剂,固化生物质环氧单体,得到生物质高耐热自修复环氧树脂。本发明制备的生物质环氧树脂在兼具高耐热性的同时具有优异的自修复性能与高弯曲模量、强度及高拉伸强度、冲击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生物质自修复环氧树脂耐热性能以及力学性能偏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097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311846639.7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江苏立一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润滑轴承加工用金属熔化设备,包括熔炉主体,所述熔炉主体的前端外侧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左侧设置有温度报警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下方安装有熔炉控制面板,所述熔炉主体的内部设置有熔化机构,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成型机构。其包括以下内容:通过其熔化机构的设计使其能够有效地熔化金属,并确保金属的均匀性和质量,内炉与加热环之间采用绕环连接,加热环整体缠绕在内炉外侧,有助于提高加热效率,使加热环更紧密地贴合在内炉上,确保金属均匀受热,从而提高熔化的效率和质量,确保熔化机构能够以协调的方式工作,提高金属熔化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78961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10601640.7
申请日:2023-05-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D301/28 , C07D303/27 , C08G59/32 , C08G59/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生物质环氧单体、生物质自修复环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生物质白藜芦醇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经加热反应制备得到环氧树脂单体;将生物质环氧单体经柠檬酸固化即可得到全生物基环氧树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环氧树脂可在无催化剂条件下高效自修复,且具有优异的热性能、高弯曲模量和强度以及高拉伸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4380947B
公开(公告)日:2022-09-23
申请号:CN202111584707.8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F230/08 , C08F212/34 , C07F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卤无磷阻燃形状记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以马来酸酐、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及二烯丙基苯基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含硅二胺与马来酸酐之间的酰胺化和脱水环化反应合成新型含硅氧烷结构的双马来酰亚胺单体后,再加入二烯丙基苯基化合物混合均匀,固化得到所述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上述制备方法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制备得到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经过4次弯曲‑回复循环测试后仍有具有优异的形状记忆性能,且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优异耐热性和韧性,在高温场合下温敏传感器及自展开结构等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4380947A
公开(公告)日:2022-04-22
申请号:CN202111584707.8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F230/08 , C08F212/34 , C07F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卤无磷阻燃形状记忆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主要以马来酸酐、1,3‑双(3‑氨基丙基)‑1,1,3,3‑四甲基二硅氧烷及二烯丙基苯基化合物为原料,通过含硅二胺与马来酸酐之间的酰胺化和脱水环化反应合成新型含硅氧烷结构的双马来酰亚胺单体后,再加入二烯丙基苯基化合物混合均匀,固化得到所述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上述制备方法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制备得到的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经过4次弯曲‑回复循环测试后仍有具有优异的形状记忆性能,且具有良好的阻燃性、优异耐热性和韧性,在高温场合下温敏传感器及自展开结构等材料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10643058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1910867987.X
申请日:2018-06-2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受损的透明可卷曲折叠聚硅氧烷膜的自修复方法。将2,2'‑二硫二乙醇和二异氰酸酯加入氯代烷中,扩链反应得到含二硫醚的异氰酸酯;将双(3‑氨基丙基)封端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二异氰酸酯加入氯代烷中,扩链反应得到线性聚二甲基硅氧烷;将线性聚二甲基硅氧烷与末端含氨基的超支化聚硅氧烷溶于氯代烷中,加入含二硫醚的异氰酸酯,混匀后倒入模具,烘干,得到透明可卷曲折叠聚硅氧烷膜。本发明通过室温下氢键的动态物理交联与超支化聚硅氧烷的永久化学交联使所制备的聚硅氧烷膜兼具了刚性与韧性,而在加热条件下氢键解离与二硫醚交换使所制备的聚硅氧烷膜具有良好的可逆自修复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3336909B
公开(公告)日:2021-10-08
申请号:CN202110904208.6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G1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塑与降解生物质苯并噁嗪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生物质癸二胺、异丁香酚为原料,通过曼尼希反应合成全生物质苯并噁嗪单体;将其与席夫碱单体共聚,经过固化即可得到具有重塑、降解功能的生物质苯并噁嗪树脂。本发明首次赋予了苯并噁嗪树脂可回收重塑和降解的特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苯并噁嗪单体合成绿色,制备的可重塑、可降解生物质树脂具有更高的热性能和拉伸强度,重塑效率较高,同时降解条件简单。可应用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对耐热性要求高的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3336909A
公开(公告)日:2021-09-03
申请号:CN202110904208.6
申请日:2021-08-0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G14/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塑与降解生物质苯并噁嗪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以生物质癸二胺、异丁香酚为原料,通过曼尼希反应合成全生物质苯并噁嗪单体;将其与席夫碱单体共聚,经过固化即可得到具有重塑、降解功能的生物质苯并噁嗪树脂。本发明首次赋予了苯并噁嗪树脂可回收重塑和降解的特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苯并噁嗪单体合成绿色,制备的可重塑、可降解生物质树脂具有更高的热性能和拉伸强度,重塑效率较高,同时降解条件简单。可应用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对耐热性要求高的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