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858356B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1711108984.5
申请日:2017-11-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12N15/115 , C12N15/10 , G01N33/569 , G01N33/574 , A61K47/26 , A61P35/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细胞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靶向高转移性人骨肉瘤细胞的核酸适配体及应用,能够特异性结合143B的核酸适配体序列LP4:5’‑ATCCAGAGTGACGCAGCAATGCGTGCGCG GCTCCACGCTATGATTAATTGGACACGGTGGCTTAGT‑3’。本发明所述核酸适配体具有高特异性、高亲和力、可体外合成及修饰、化学性质稳定、药代动力学性质佳、无免疫原性等特点,在研究骨肉瘤转移的转移性肿瘤标志物、转移性骨肉瘤的靶向诊断和治疗方面,以及在制备骨肉瘤转移的诊断试剂、治疗骨肉瘤转移的药物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40170B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1910685537.9
申请日:2019-07-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蛋黄‑蛋壳型UCNP@MgSiO3纳米粒子的制备方法,将上转化纳米粒子(UCNP)包覆二氧化硅壳层(UCNP@SiO2),以及通过水热方法将UCNP@SiO2刻蚀得到UCNP@MgSiO3。本发明合成步骤简单,可控性强,同时拥有良好的重复性,纳米粒子细胞毒性低,生物相容性高,特殊的纳米花状蛋黄‑蛋壳结构相较于其他普通核壳结构的介孔硅材料具有更高的负载效率,且可为粒子与负载小分子间的主‑客体反应提供场所。该纳米材料可搭载的光敏剂及药物、成像分子等,有望在药物的靶向治疗及生物传感、成像中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实现肿瘤的诊断与治疗一步结合,展现出广阔的肿瘤诊断和治疗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939132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916184.1
申请日:2020-09-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A61K9/14 , A61K47/26 , A61K31/7088 , B82Y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核酸纳米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氟修饰的功能核酸与功能分子为原料,在水溶液中自组装成多功能核酸纳米组装体。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中,由于氟原子的特殊性使得核酸结构活性位点、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因此氟修饰的核酸可以实现与多种类型的分子实现直接组装形成一系列的纳米结构。该方法简单、原料易得,具有广泛的通用性,所得纳米结构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装载效率。作为一种通用方法,本发明为新型核酸药物的制备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1876154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411734.4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9K11/8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稀土掺杂的氟化物长余辉粒子,包括氟化物基质和掺杂于所述氟化物基质内的稀土掺杂离子Ln3+,所述氟化物基质选自AReF4或BaF2;其中,所述A选自碱金属,所述Re选自Y、La、Gd和Lu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稀土掺杂离子Ln3+选自Pr3+,Sm3+,Dy3+,Ho3+,Er3+,Tb3+,Nd3+和Tm3+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氟化物长余辉粒子在X射线照射后余辉时间可高达150天。本发明提供的稀土掺杂的氟化物长余辉粒子形貌易调控、尺寸均一、分散性良好,具有非常优异的长余辉发光性能,及良好的循环稳定性。所制备的稀土掺杂氟化物长余辉粒子在X射线停止后,材料表现出良好的长余辉发光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0813377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33839.1
申请日:2019-11-1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溶液法制备空心多层花状氮化碳有机框架的方法,将带正电的氮化碳纳米片和带负电的聚多巴胺/聚苯乙烯纳米微球混合,通过分子之间的静电引力在聚多巴胺微球表面负载一层氮化碳纳米片层结构,从而形成氮化碳/聚多巴胺复合结构。本发明提供的溶液法制备空心多层花状氮化碳有机框架的方法简单、绿色、温和且成本低廉,并且所得纳米结构氮化碳层的厚度可调、具有更大比表面积。因此,空心多层花状氮化碳有机框架在能源、生物方面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169488B
公开(公告)日:2019-05-10
申请号:CN201711454761.4
申请日:2017-12-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12N15/115 , G01N33/5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肺转移性骨肉瘤组织免疫荧光试剂盒,该试剂盒包括a)抗原修复液,b)清洗液,c)核酸适配体稀释液,d)封闭液,采用标记Cy5的核酸适配体作为荧光探针,标记石蜡包埋的肺转移性骨肉瘤组织。本发明所提供的核酸适配体能够特异性结合肺转移性骨肉瘤细胞,而不结合其他细胞,其作为一种特异性识别肺转移性骨肉瘤的新型分子探针,对于易出现肺转移的骨肉瘤的早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发明所用的石蜡切片免疫荧光染色无需低温保存即能用于肺转移性骨肉瘤组织的病理的诊断检查,特异性强,敏感性高,操作简单,设备要求简单,定位性能好,于国内推广具有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8976732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561334.4
申请日:2018-06-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黑磷纳米片光热稳定性的方法,通过在黑磷纳米片表面包裹PLGA,形成黑磷/PLGA复合物。PLGA可以减少黑磷与空气和水的接触,从而提高其在水中的稳定性,保证黑磷纳米片的光热效果。本发明提供的提高黑磷纳米片光热稳定性的方法简单易实现且成本低廉,并且PLGA具有生物相容性良好和生物可降解性的特点,在提高黑磷纳米片光热稳定性的同时保证其生物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744023A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810618484.4
申请日:2018-06-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L24/108 , A61L24/001 , A61L24/046 , A61L2400/04 , C08L8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丝素蛋白医用生物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生物材料制备和生物医学应用领域。该粘合剂通过丝素蛋白溶液和多酚类聚合物溶液在室温条件下均匀混合制备而成。本发明制备的丝素蛋白生物粘合剂具有湿润环境下粘合强度高、粘合速度快、安全无毒、生物相容性好、价格低廉等特点。其操作简单易掌握,术后无需拆线等二次手术,减轻了病患疼痛,细小甚至无瘢痕的创面又起到了美容作用,该粘合剂可用于几乎所有的创伤创面,具有粘合组织、覆盖创面、填空缺损和空隙、止血、抑菌等作用,可作为皮肤、脏器、血管、神经、肌肉、粘膜、骨、关节、眼睛等组织的止血粘合材料,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8524922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426030.7
申请日:2018-05-0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种可用于降解血清中葡萄糖的载酶红细胞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以红细胞为载体,采用低渗-重封闭法包载葡萄糖氧化酶;(2)将步骤(1)得到的载酶红细胞用Triton X-100处理,改善红细胞膜渗透性;(3)载酶红细胞的固化。该载酶红细胞能有效降解血清中的葡萄糖。
-
公开(公告)号:CN104690265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114250.2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纳米星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氯金酸为金源、植物多酚为还原剂和稳定剂,通过调节氯金酸和植物多酚的浓度来控制合成金纳米星的尺寸、形貌及等离子共振吸收峰。该方法简单温和、无需晶种和表面活性剂、耗时少、低能耗、易规模化,只需一步反应即可快速合成金纳米星。本发明合成的金纳米星具有很强的近红外吸收、好的光热转换性能和生物相容性,且光热转换效率高、近红外光光热稳定性好、光声成像能力强,可应用于癌细胞的光热治疗和光声成像。在临床应用特别是成像指导的光热治疗方面,应用前景广阔。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