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深度伪造图像检测模型

    公开(公告)号:CN117726912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641564.9

    申请日:2023-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深度伪造图像检测模型,引入空间域、频率域和共生矩阵特征多域特征作为不同GAN结构生成图像的“共有特征”,即提取全局RGB特征作为空间域特征,设计频谱特征提取模块来提取图像二维频谱中存在的特征,设计共生矩阵提取模块来提取图像中的自然数据统计信息;提取多域特征后,基于融合机制设计出生成图像检测模型,将三种不同域特征进行融合后送入同一个骨干网络进行特征提取以及分类预测。基于多特征融合的模型充分利用了不同域的“共有特征”,同时设计了混合数据集,在保证检测速度的基础上平均检测精度得到提升,有效提高模型的泛化性,从而应对无法确定图像具体来源的GAN伪造图像检测问题。

    一种基于空间光场和色彩的显示亮暗感受的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7125B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210676411.7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光场和色彩的显示亮暗感受的表征方法,利用多种光学测量仪器以及相关软件处理分析了空间光场强度对比与分布对显示亮暗感受的影响规律以及空间色彩分布对显示亮暗感受的影响规律。光学测量仪器包括二维彩色亮度计、光谱测试仪、眼动仪、眼电测试系统和脑电测试系统。本发明还模拟设计了多种功能类型场景,每种场景由亮度和色彩可调的环境光源及显示设备组合而成,并结合人体的主要感光的组织瞳孔大小变化规律、生理节律、心理反应以及视觉舒适度等主要参量,通过主观和客观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人眼对于显示设备的显示亮暗感受的数学模型,从而真实的表征人眼对于显示设备的显示亮暗感受。

    一种用于测量眼戴式显示器FOV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767472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1811486102.3

    申请日:2018-12-0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量眼戴式显示器FOV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使眼戴式显示设备播放测试图像,由嵌入头部框架中的两台微型广角相机监控和采集眼戴式显示器的双眼内容,分别获得测试图像矩阵TL和TR,并将其输入信号处理设备;(2)信号处理设备判断眼戴式显示器佩戴位置是否正确,若正确,则眼戴式设备播放白场图像,相机采集白场图像矩阵WL和WR并将其输入信号处理设备;(3)信号处理设备对其进行去畸变处理,并结合相机视角和相关图像处理算法,计算得到眼戴式显示设备的FOV。本发明简化了光学测量前繁琐的实验环境搭建、校正等准备工作,降低了成本,可以同时进行双目测量,整个测量过程耗时大大减少,且适用于多种类型的NED测量。

    一种用于平板显示器件显示的感知亮度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88426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54343.9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用于平板显示器件显示的感知亮度表征方法。利用客观测量和主观实验来量化显示器件显示的感知亮度与显示器件的物理亮度、显示器件所处环境光的亮度分布、人眼瞳孔直径以及显示器件与观察者的空间位置的关系。首先,通过几何测量工具、二维色彩分析仪、光谱仪和照度计等仪器设备,对空间中客观参量进行采集;其次,通过各类测试图像给观察者观察,在不同环境光下利用眼动仪采集观察者瞳孔直径大小并请观察者评价显示器件的感知亮度级别;最后,通过建立模型的方式对显示的感知亮度进行表征。本发明还提出了显示器的感知亮度和视觉舒适的之间的关系,结合应用到平板显示技术中去,可以为其应用升级提供优化方法,更好适应人们的需求。

    一种基于双目相机的近眼显示设备的光学性能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38962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354435.7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双目相机的近眼显示设备的光学性能测量方法,利用高清广角双目摄像头作为光学性能参数的核心采集模块,搭配上位机软件控制可多轴移动的控制平台,实现对双目近眼显示设备的光学性能测量。首先,通过几何测量工具、二维色彩分析仪和机械固定平台等辅助测量材料,对像机的视场角、亮度和色度进行标定;其次,搭建以双目相机为光学参数采集核心的硬件测量平台,配合开发的上位软件;最后,能实现对近眼显示设备双目同时测量视场角、畸变、亮度及其均匀度、迈克尔逊对比度、色度及其均匀度。本发明建立了一套基于双目相机的近眼显示设备的测量方法,从而实现了方便、快捷且成本相当低的近眼显示设备测量装置。

    一种AR头戴显示器自适应刷新率和分辨率渲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5083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823727.4

    申请日:2022-07-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AR头戴显示器自适应刷新率和分辨率渲染方法。由于无线、有线信号传输带宽和CPU、GPU算力的限制,高刷新率和高分辨率不能同时满足。本方法结合显示技术和人眼特性,在有限的带宽下,根据环境光的特性自动调整头戴显示器的刷新率和分辨率,使设备的显示效果在有限的带宽下,达到观看的最佳体验。本方法不仅能够提升显示效果,并且无需借助其他昂贵设备仪器或设备升级,降低设备成本。

    一种基于亮度一致性的增强现实色度调节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0633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619781.7

    申请日:2022-06-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宇宁 何澜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亮度一致性条件下的虚实场景色度动态调节方法,通过学习智能群体算法中的粒子群优化算法和小生境思想,刚开始在全局散布不同的像素点,再通过设置全局最优像素点和局部最优像素点,通过每次迭代时像素点不断更新向全局最优点和局部最优点看齐,直到全局处于一定的色度收敛区间内。同时为了提高时间效率,可以预先设置一个优化率,再通过扫描原始图像的色度值差距筛选掉一些极端像素点。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实现了在不同条件的场景下,有效避免了显示图像的分层感,使显示效果更符合人眼的视觉习惯,实现了叠加图像的色度有效均衡。

    一种基于空间光场和色彩的显示亮暗感受的表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67125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676411.7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间光场和色彩的显示亮暗感受的表征方法,利用多种光学测量仪器以及相关软件处理分析了空间光场强度对比与分布对显示亮暗感受的影响规律以及空间色彩分布对显示亮暗感受的影响规律。光学测量仪器包括二维彩色亮度计、光谱测试仪、眼动仪、眼电测试系统和脑电测试系统。本发明还模拟设计了多种功能类型场景,每种场景由亮度和色彩可调的环境光源及显示设备组合而成,并结合人体的主要感光的组织瞳孔大小变化规律、生理节律、心理反应以及视觉舒适度等主要参量,通过主观和客观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建立人眼对于显示设备的显示亮暗感受的数学模型,从而真实的表征人眼对于显示设备的显示亮暗感受。

    一种基于视网膜显示的超表面微纳近眼显示器

    公开(公告)号:CN114252991A

    公开(公告)日:2022-03-29

    申请号:CN202210019355.X

    申请日:2022-01-1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视网膜显示的超表面微纳近眼显示器。包括透明微显示像源、超表面微纳聚焦透镜组和超表面微纳补偿透镜组。超表面微纳聚焦透镜组包含超表面微纳聚焦基底层、超表面微纳聚焦透镜层和超表面微纳聚焦保护层。超表面微纳补偿透镜组包含超表面微纳补偿基底层、超表面微纳补偿透镜层和超表面微纳补偿保护层。利用超表面结构形成的微纳透镜阵列与透明微显示像源结合,代替原有视网膜显示技术中的激光光源和笨重的光学透镜,实现超薄超清无辐辏聚焦矛盾的近眼显示。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