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及车用空调系统
    15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523396U

    公开(公告)日:2018-06-22

    申请号:CN201720977971.0

    申请日:2017-08-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车用空调系统,包括换热系统和送风系统,换热系统包括车内换热器,车内换热器包括设置在车顶上的车顶换热器和设置在座椅内的座椅换热器,送风系统至少包括设置在车顶上的车顶出风口,和设置在车辆座椅的坐垫下部的座椅出风口。车顶出风口和座椅出风口共同吹出热风,使得车辆靠近顶部的位置以及车辆靠近底板的位置被共同加热,此时车内可以实现快速制热;由于上下同时出风,热量能够迅速扩散至靠近底板的位置,因此仅需耗费较少的能量即可使车内乘客感到舒适,这就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对于纯电动汽车而言,还能够有效增加续航里程。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该车用空调系统的汽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汽车空调热泵和汽车
    15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60024U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720912192.2

    申请日:2017-07-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热泵和汽车,所述汽车空调热泵包括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2)、室内换热系统(3)和节流装置(4),所述压缩机(1)、所述室外换热器(2)、所述室内换热系统(3)和所述节流装置(4)通过冷媒管路连成冷媒循环回路,通过所述室内换热系统(3)对车内空间进行制热或制冷作用。本实用新型相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的汽车空调在制热时通常采用电加热的方式而言,有效地提高了制热效率、尤其是提高了低温环境下的制热效率,使得汽车的续航时间得到大幅度的延长,延长了汽车尤其是电动车的续航里程。

    车辆
    153.
    实用新型
    车辆 失效

    公开(公告)号:CN207345429U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721390444.6

    申请日:2017-10-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车体;隔离部,隔离部设置于车体内,隔离部与车体的顶部之间形成中空结构;开闭装置,开闭装置设置于车体和隔离部中的至少一个上,中空结构通过开闭装置可选择地与车体内部或车体的外部相连通。将车体的顶部设置成具有中空结构的方式,并在车体和隔离部中的至少一个上设置开闭装置,使得该中空结构能够通过开闭装置选择与车体的内部或外部相连通。这样设置能够使得车体外部的新风能够顺利地进入车体和中空结构内,从而降低了车体的整体温度,从而改善了车体乘坐区域的环境温度,有效地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汽车空调的进风前处理系统及汽车空调

    公开(公告)号:CN206733999U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720417556.X

    申请日:2017-04-2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空调的进风前处理系统及汽车空调。其中汽车空调的进风前处理系统包括: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以及轴流压缩机,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用于对进入所述第一风道的气流压缩升温;热交换器,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相连接,用于将经过所述轴流压缩机压缩升温后的所述第一风道的气流的热量传递给流过所述第二风道的气流,以在所述第二风道形成高温气流;涡轮,设置于所述第一风道,用于将经过所述热交换器的热量传递之后的所述第一风道的气流膨胀冷却,以在所述第一风道形成低温气流。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通过双风道并行设置产生温度不同的两路空气流,将温度较优的空气流供给换热器,实现制冷制热性能的提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热泵系统及具有其的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06073494U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620955640.2

    申请日:2016-08-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热泵系统及具有其的汽车,其中热泵系统包括压缩机,四通结构,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一单向阀,第一膨胀阀,第三换热器,第二单向阀,第二膨胀阀和第三膨胀阀;第三膨胀阀的一端与同时连通第二换热器出口、第二单向阀和第二膨胀阀的管路部分连通,另一端与控制结构连通,控制结构接收来自第三膨胀阀的冷媒,将其输入到第二换热器的第二换热路径中,并使该部分冷媒在第二换热路径中的流动方向与在第二换热器的第一换热路径中的冷媒的流动方向相反。本实用新型的热泵系统无论在制热还是制冷时,都能保证在第二换热路径中流动的冷媒的流动方向始终与在第一换热路径中流动的冷媒的流动方向相反,提高了第二换热器的换热效率。

    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
    15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191777U

    公开(公告)日:2016-04-27

    申请号:CN201520540513.1

    申请日:2015-07-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空调室外机及空调系统。该空调室外机包括低压阀、高压阀、四通阀、换热器、压缩机、汽液分离器和闪蒸器;所述低压阀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依次通过所述汽液分离器及所述压缩机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四端依次通过所述换热器及所述闪蒸器与所述高压阀连接;所述空调室外机还包括用于将所述闪蒸器闪发出的气态冷媒补入所述压缩机中的补气回路。本实用新型由于增加了补气回路,因此可以加大冷媒循环量,增加压缩机的吸气量,从而提高空调机组的低温制热量和高温制冷量,进而提升了用户的舒适性体验,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的特点。

    无尾家电的充电装置和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123290U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20484321.3

    申请日:2015-07-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无尾家电的充电装置和充电系统,该充电装置配置于无尾家电中,包括:获取电量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无尾家电的电量信息,并判断所述无尾家电是否需要充电;信息传输模块,用于当判定所述无尾家电需要充电时,将所述无尾家电的电量信息传输至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控制充电模块给该无尾家电进行无线充电。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无尾家电智能充电,且方便快捷,使得无尾家电随时保持电能充足状态,方便用户使用提高用户体验,并且家电的摆放不受电源插座限制,同时在判定需要充电时对无尾家电进行充电,达到了节能的效果。

    无线电气设备的充电装置和无线充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5070473U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20597954.5

    申请日:2015-08-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线电气设备的充电装置和无线充电系统,该充电装置配置于电气设备中,该无线电气设备的充电装置包括:充电判断模块,用于判断电气设备是否需要充电;充电控制模块,用于当判定电气设备需要充电时,将充电指令传输至无线充电器,以使无线充电器通过无线方式对电气设备进行充电或供电。本实用新型不需要依赖用户进行充电判断,实现了充电判断自动化,无线充电器既可以为电气设备进行智能充电,也可以作为电源为电气设备供电,使得电气设备的充电方式多样化、自动化、智能化,且具有节能的效果,不需要使用干电池作为供给电源因此不会产生大量废弃干电池也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一种室内机、室内机系统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5014475U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20592744.7

    申请日:2015-08-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室内机、室内机系统及空调器。室内机包括壳体、换热器、风机组件、进风口和出风口,其中,所述壳体呈屏风式;所述出风口设置在壳体的顶部,进风口设置在壳体的下部,且进风口和出风口之间形成风道,所述换热器和风机组件设置在风道中。同时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室内机系统及空调器。本申请通过将壳体设置成屏风式,可以降低室内机的占地空间,在保证室内机的原有功能的同时,还增加了空调内机外观多样性、可观赏性,空调内机也可以和家装风格相契合。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