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6890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421743.6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深圳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合龙口施工监控数据智能测量方法、装置及系统,测量方法包括:获取t1时刻上游侧和下游侧的摄像装置的三维坐标,获取t2时刻上游侧的标靶的三维坐标,获取t3时刻下游侧的标靶的三维坐标;获取t1时刻、t2时刻、t3时刻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根据t2时刻上游侧的标靶的三维坐标、t3时刻下游侧的标靶的三维坐标以及t1时刻、t2时刻、t3时刻摄像装置采集的图像,计算t1时刻上游侧的标靶和下游侧的标靶沿x向的坐标以及沿z向的坐标;获取当前时刻摄像装置的三维坐标,计算当前时刻上游侧的标靶和下游侧的标靶沿x向的坐标以及沿z向的坐标,计算当前时刻合龙口处两侧梁段的高差和轴偏。本发明可实时计算合龙口处两侧梁段的高差与轴偏数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274771B
公开(公告)日:2024-12-20
申请号:CN202211705884.1
申请日:2022-12-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鸿 , 张永涛 , 杨秀礼 , 田唯 , 游新鹏 , 吴中正 , 陈斌 , 程茂林 , 刘宁波 , 余昌文 , 严双桥 , 董奇峰 , 刘航 , 周舒 , 黄建 , 徐亮 , 肖浩 , 夏昊 , 刘修成 , 朱明清 , 黄剑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塔柱拉钩筋简易安装机器人系统及其施工方法,内腔平台和外腔平台设置在钢筋部品的两侧,内腔平台上设有折弯焊接装置,外腔平台上设有拉钩筋料架,拉钩筋料架一侧设有钩筋送料平台;钩筋送料平台取出拉钩筋穿过钢筋部品,折弯焊接装置将拉钩筋端部折弯并焊接在钢筋部品上;内腔平台和外腔平台上均设有自动升降的升降架,升降架上设有横向驱动架,内腔平台上的折弯焊接装置和外腔平台上的钩筋送料平台分别设置在两个横向驱动架上,横向驱动架带动折弯焊接装置、钩筋送料平台横向滑动;内腔平台和外腔平台上设有视频监测设备,利用机械装置完成拉钩筋的自动上料、寻点、送料、安装、弯折、焊接等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101447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010002968.3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温州瓯江口大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索股入鞍设备精度控制系统,通过监测索股位置、顶推压力、入鞍成像等来实时监测和控制机械设备的动作,各传感器将获取得到的位置、压力以及视觉识别等信息传递给控制芯片计算处理,控制台上有各运动组件的控制按钮,可以给各运动组件下达控制指令,经控制芯片传递给各组件上的控制模块,从而实现各组件的运动控制,实现索股入鞍过程的自动化,显著提高顶推索股入鞍的精度和调整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524714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1910755699.5
申请日:2019-08-15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直径UHPC管桩水平预制模板系统,包括可开合模板,所述可开合模板包括外模和内模,所述外模和内模之间形成管桩成型空间;所述外模包括半圆段,所述半圆段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有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第一圆弧段和第二圆弧段之间设有纵向通长槽;所述内模包括第三圆弧段和第四圆弧段,第三圆弧段的两端均通过楔形块连接第四圆弧段;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超大直径UHPC管桩生产工艺,包括步骤拼接可开合模板、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常温静置养护、拆模。采用本发明的模板系统和预制工艺,超大直径UHPC管桩水平预制时无需离心和压蒸养护,可降低生产线安装成本和管桩的预制成本,同时确保预制质量和效率,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764443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707838.X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1 , G06Q10/087 , G06Q10/10 , G06Q50/04 , G06Q50/08 , G16Y10/25 , G16Y10/30 , G16Y4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物联网大数据混凝土全生命周期绿色化品质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基于信息化平台对混凝土所需原材料进行选取,以实现混凝土原材料选取的控制;步骤二、基于信息化平台对工程混凝土配合比进行智能化设计,获取待施工项目对应混凝土所需的各原材料配合比;步骤三、基于信息化平台通过混凝土智能工厂结合获取的混凝土配合比对混凝土进行拌和制备,并同时对制备混凝土品质进行自动化检测与控制;步骤四、基于信息化平台采用拌合制备的混凝土进行智能化施工。本发明通过对混凝土全生命周期各个阶段的控制实现混凝土从原材料,配合比设计,生产,施工,直到结构物服役全生命周期的自动化、智能化与绿色化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0076889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1910472331.8
申请日:2019-05-31
Applicant: 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预制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指一种干坞顺序法全断面整体预制沉管模板系统。包括内模系统、外模系统和端模系统;所述内模系统位于沉管浇筑空间内侧通过位于沉管浇筑空间纵向端部的端模系统与处于沉管浇筑空间外侧的外模系统连接为一体;所述内模系统下端设置有对内模系统进行纵向、横向和竖向位置调整的内模行走支撑装置;所述外模系统为可进行纵向、横向和竖向位置调整的外侧模板结构。本发明的沉管预制方法具有调位精确、主体结构破坏少、可全天候作业的优点,解决了顺序法依次预制、相邻作业、空间紧凑、超大超重模板纵向长距离行走、易走偏等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057256B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308690.2
申请日:2023-10-11
Applicant: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西藏自治区重点公路建设项目管理中心 ,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北京交通大学
IPC: G06F30/27 , G06F30/13 , G06N3/126 , G06Q10/04 , G06Q10/20 , G06Q50/08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梁结构维护策略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涉及桥梁结构维护技术领域,包括建立以桥梁结构的可靠度最大、施工工期最短和施工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基于理想点法、欧式距离和权重系数变换法将所述多目标优化模型转换为单目标优化模型;求解所述单目标优化模型,输出桥梁结构的最优设计参数;根据所述最优设计参数基于重要抽样法计算桥梁结构的初始可靠度;根据所述初始可靠度建立以桥梁结构全生命周期的累积可靠度最大和全生命周期成本最低为优化目标的优化模型;求解所述优化模型,输出桥梁结构的最佳维护策略。本发明基于全生命周期理论实现了对桥梁结构设计方案及维护管养策略的优化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30640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74269.4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鸿 , 张永涛 , 杨秀礼 , 田唯 , 游新鹏 , 吴中正 , 程茂林 , 严双桥 , 陈斌 , 余昌文 , 刘航 , 董奇峰 , 肖浩 , 夏昊 , 刘修成 , 朱明清 , 黄剑 , 张益鹏 , 李拔周 , 郑和晖 , 苏艳
IPC: E01D21/00 , E01D19/02 , E01D101/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墩柱钢筋部品立式无匹配成型工业化建造方法及施工装置,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墩柱的需要设计钢筋网片的外形和尺寸;S2、完成钢筋网片的焊接;S3、钢筋网片放置在托架内;S4、利用吊钩和拉索将托架与钢筋网片整体吊装放入到第一操作平台内;S5、吊具的两侧安装柔性索;S6、将每层的钢筋网片挂载在柔性索上的相对应的挂钩上;S7、将托架内钢筋网片依次吊装并完成钢筋网片的分离形成网片中间体;S8、继续提升吊钩将吊具和两侧的上横梁固定;S9、在吊钩的下侧安装对准吊架,将主筋通过对准吊架上的定位套穿设在网片中间体内并固定。本发明设计巧妙,能大幅度提高钢筋部品的制作效率,同时保证施工质量,从而提高了项目施工的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7195681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913968.2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3/006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F113/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狼群算法优化的神经网络混凝土孔隙率预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多组混凝土样品;对多组混凝土样品进行孔隙率测试,得到多组混凝土孔隙率性能数据;S2、建立样本数据;S3、对样本数据进行初始化预处理;S4、构建BP神经网络模型;S5、采用狼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预测模型;S6、调用train函数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S7、将实际的混凝土原材料数据作为输入向量输入经过训练的预测模型中,得到混凝土孔隙率的预测值。本发明采用狼群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预测模型后再通过train函数对预测模型进行训练,可进一步提高预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能更高效、更准确的对混凝土的孔隙率进行预测。
-
公开(公告)号:CN117030428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940809.1
申请日:2023-07-28
Applicant: 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nventor: 张鸿 , 张永涛 , 田唯 , 杨秀礼 , 游新鹏 , 程茂林 , 肖浩 , 李冬冬 , 吴中正 , 张益鹏 , 严双桥 , 余昌文 , 陈斌 , 刘航 , 涂同珩 , 张晓平 , 夏昊 , 朱明清 , 骆钊 , 程雪斌 , 潘道辉 , 程雪聪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适时质量检测功能的钢筋连接设备及其运行方法,包括大数据分析系统、钢筋连接器安装工具和自锁紧式钢筋连接器,安装工具在连接器安装过程中不断收集行程‑压力数据,上传至钢筋连接大数据分析系统,大数据分析系统统计分析后更新安装工具的标准行程‑压力曲线。在本发明描述的钢筋连接器安装过程中,安装工具通过适时的行程‑压力曲线与预制的标准曲线进行匹配对比检测出钢筋机械连接质量,对不满足要求的连接器进行标记并发出警报,采取补救措施,从而使钢筋连接质量可控、可视、可追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