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38044B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310513395.4
申请日:2023-05-0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输送装置及柱塞泵,该污泥输送装置用于柱塞泵中,其特点在于,污泥输送装置包括驱动部和粉碎部,粉碎部的一端与驱动部的一端连接,驱动部的另一端用于与柱塞泵的主体的入口连接,驱动部包括驱动涡轮,驱动涡轮活动连接于驱动部内,粉碎部包括传动轴,传动轴一端连接于驱动涡轮,传动轴另一端伸入粉碎部,污泥进入粉碎部后,驱动驱动涡轮转动以带动传动轴转动。污泥从粉碎部流向驱动部,推动驱动部中的驱动涡轮转动以带动传动轴转动,污泥为传动轴转动提供动力,无需对传动轴转动额外提供动力,降低了能耗;同时传动轴转动在粉碎部内对污泥中的杂质进行粉碎处理,避免大颗粒杂质造成柱塞泵堵塞或者损坏。
-
公开(公告)号:CN118405774A
公开(公告)日:2024-07-30
申请号:CN202410283761.6
申请日:2024-03-1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IPC: C02F1/72 , B01J27/236 , C02F101/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利用双金属碳酸羟基盐活化过硫酸氢盐降解水体中抗生素的方法,利用双金属碳酸羟基盐FexCo2‑x(OH)2CO3作为催化剂活化过硫酸氢盐对水体中的抗生素进行降解,具体步骤如下:向水体中依次加入双金属碳酸羟基盐和过硫酸氢盐并搅拌形成降解反应体系,完成对水体中抗生素的降解;其中,所述抗生素为磺胺类抗生素。本发明制备的富含磁性的双金属碳酸羟基盐FexCo2‑x(OH)2CO3复合材料是通过Fe(NO3)3·9H2O对Co2(OH)2CO3进行改性经合成制得,不仅利用硝酸铁九水合物的引入使得Fe掺杂碳酸羟基钴内,赋予了催化剂材料磁性,还增加了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更多地增加活性位点,保证了催化剂的性能优异和制备稳定可控。
-
公开(公告)号:CN113642230B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110780334.5
申请日:2021-07-09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7 , G06N20/00 , G06F17/16 , G06F17/18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机器学习的多目标复杂排水系统可调堰智能操控方法。本发明涉及控制对象的判别状态要素、总体与样本的马氏距离、先验概率、后验概率函数结构,并以误判率为输出反馈求解器。本发明基于机器学习判别分析计算,选取管道初始水位、关键点水位流量、泵站前池水位、最不利点水位等关键状态要素敏感数据,通过贝叶斯法、线性判别、线性对角、二次判别四种机器学习判别方法对排水系统控制的关键步骤进行辅助决策。本发明所需外部数据简单、易于实时采集,且训练样本可以不断扩充累计,训练样本越接近总体,判断效果越好。本发明为提高复杂排水系统可调堰智能操控水平提供了有效方法,有助于提高复杂排水系统整体运行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7700059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739158.6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与有机废弃物的协同处理系统和方法。该处理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协同厌氧预处理单元、厌氧消化单元和干化处理单元;协同厌氧预处理单元包括协同厌氧预反应罐和机械循环预处理装置;厌氧消化单元包括第一厌氧消化池和第二厌氧消化池;干化处理单元包括污泥干化设备、污泥脱水装置和脱水污泥料仓。本发明的系统和方法实现物料的浆液化,为厌氧消化提供均匀、流变性好、反应效率高的液化浆料,进而提高沼气产能,降低搅拌能耗,避免厌氧消化池上层浮渣产生,在较短的厌氧反应时间内得到更高的产气率,且可实现热能的自给自足,通过沼气提纯生产天然气或沼气发电方式可实现进一步能量利用,实现高效处理和热能的平衡。
-
公开(公告)号:CN117625369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376892.0
申请日:2023-10-23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市政排水工程污泥资源化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污泥和有机废弃物预处理装置与方法以及废弃物处理系统。该污泥和有机废弃物预处理装置包括预反应罐、机械循环预处理装置、循环泵;预反应罐与机械循环预处理装置之间形成循环管路,预反应罐还包括进料口和蒸汽喷射口,机械循环预处理装置还包括复合药剂进口,机械循环预处理装置设有破碎设备,循环泵设置于循环管路上。协同预处理方式能加快预反应速率,提高厌氧消化沼气产能,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761986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403755.1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B09B3/40 , B09B3/70 , B09B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泥焚烧飞灰中磷资源回收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将加热炉分段,将干燥段的水蒸汽导入脱氯段,通过高温热水解反应完成产物脱氯;在氯回收塔内生成氯化钙进行循环使用;入炉前在飞灰/氯化钙原料中混入现有污泥焚烧烟气净化系统中的硫酸钠脱酸废液,在热转化过程中形成硫酸钙钠提升富磷产品的磷释放效果。本发明降低了污泥焚烧飞灰热转化产品中氯的含量,无需在工艺中加入大量得碱土金属氯化物,并可大幅提升产品中磷的生物有效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00646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981649.5
申请日:2023-08-04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流化床焚烧炉,涉及污泥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循环流化床焚烧炉用于干污泥混料焚烧线,循环流化床焚烧炉包括燃烧装置和粉碎装置,燃烧装置设有用于燃烧干污泥的燃烧舱;粉碎装置包括粉碎舱,粉碎舱连通于燃烧舱,粉碎装置还包括驱动件和粉碎组件,粉碎组件设于粉碎舱内,驱动件连接于粉碎组件并用于驱动粉碎组件转动以粉碎粉碎舱内的干污泥。粉碎装置通过驱动件驱动粉碎组件转动,粉碎组件将进入燃烧舱内的干污泥进行破碎,破碎后的干污泥进入燃烧舱内进行燃烧,有利于干污泥的充分燃烧,避免了传统方式中,干污泥在进入燃烧舱之前因污泥内部残留的水分再次产生结块,继而导致污泥在燃烧舱中受热不均、无法充分燃烧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2119883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010796488.9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 上海同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动力雨水净化灌溉系统,汇流雨水通过进水口进入前期雨水箱,前期雨水箱内设置第一无动力缓释器,控制前期雨水箱的出水速度,前期雨水箱雨水充满后,雨水通过连通管进入雨水沉淀箱,雨水沉淀箱设置第二无动力缓释器。经过静置沉淀净化的雨水通过第二无动力缓释器进入灌溉箱,灌溉箱内部设置浮球阀,外部设置浮动升降控制管。本发明可以确保在降雨结束后,雨水进行沉淀净化处理时,雨水沉淀箱中既没有雨水进入也没有雨水出水,没有任何扰动影响雨水的自由沉淀,保证了雨水水质的处理效果。不会对后续的灌溉管网造成不良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3683276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110853736.3
申请日:2021-07-28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IPC: C02F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自热高温微好氧稳定化和资源化自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装置外部覆盖保温材料,反应装置内部由隔板分成两个反应室,其中一个反应室外侧壁顶部设有压力系统,底部设有过滤系统,另一个反应室底部设有射流曝气系统,外侧壁顶部设有监测系统。本发明基于射流曝气推动反应装置内污泥在两个反应室之间循环往复,通过在线监测系统反馈污泥消化过程代谢产酸速率和消耗速率,自动控制射流曝气系统、隔板上阀门、压力系统和过滤系统的启闭,通过密闭反应室顶部空气施压提高底部污泥固液分离效率,从而加速了污泥消化过程并回收了碳源,实现了污泥高效稳定化和资源化自动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14751609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210240095.9
申请日:2022-03-10
Applicant: 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泥处理方法及气液两相内脱硫厌氧消化池,方法包括如下步骤:a、向厌氧消化池注入混合液直至厌氧消化池的池内空间被划分为位于上部的顶空区域和位于下部的液相区域;b、向顶空区域的池壁及液相区域的混合液中添加硫氧化菌;c、将待处理的污泥进料至厌氧消化池的混合液中;d、将污泥在厌氧消化过程中产生的沼气通入厌氧消化池的混合液中;e、同时向污泥、沼气以及顶空区域内注入纯氧,直至污泥处理完毕。本发明使厌氧消化反应过程和沼气脱硫过程集于消化池一体内,利用消化池本体系统,同步实现沼气脱硫,实现沼气脱硫与厌氧消化过程的高度融合,运维简便且费用低,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