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板组件及包括其的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7990934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20219572.2

    申请日:2018-02-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面板组件及包括其的空调器。所述面板组件包括面板主体和导风结构,所述面板主体上设置有出风孔,所述导风结构设置在所述出风孔内,用于对通过所述出风孔的气流进行导向,所述导风结构上设置有避让部,所述避让部用于减小所述导风结构对气流的阻挡面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面板组件,通过在导风结构上设置避让部,减小所述导风结构对气流的阻挡面积,从而增大出风面积,减少冷热接触的面积,让冷风更加顺利的吹出,降低产生大滴凝露的概率,提高空调器的舒适性。

    一种盒体安装组件
    1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260158U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621187560.3

    申请日:2016-10-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盒体安装组件,用于固定盒体,包括:配合件,固定设置在安装面板上,且适于与盒体上的定位件固定配合,以限制所述盒体不能在所述安装面板上的平面内平移;至少两个锁定件,所述锁定件分别固定设置在所述盒体的两侧,以限定所述盒体不能在所述安装面板所在平面内转动。其具由减少使用螺钉数量、提高信号接收装置固定盒装配速度,且对盒体构成可靠限位的优点。

    窗式空调器
    1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6191771U

    公开(公告)日:2017-05-24

    申请号:CN201621072365.6

    申请日:2016-09-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窗式空调器,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壳体、蜗壳和变频装置,蜗壳设置在内部空间中,蜗壳形成有窗式空调器的出风通道,变频装置连接在蜗壳上,变频装置的部分结构或者全部结构位于出风通道内。本实用新型的窗式空调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窗式空调器的变频装置散热效果差,容易导致变频装置损坏的问题。

    蒸发器防冻结装置和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06018931U

    公开(公告)日:2017-03-15

    申请号:CN201620547717.2

    申请日:2016-06-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蒸发器防冻结装置和空调器,其中装置包括第一温度检测模块和控制器;第一温度检测模块与控制器连接;且第一温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空调器中蒸发器所处区域内的环境温度;控制器适用于电连接空调器中的压缩机,且控制器根据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环境温度控制压缩机的状态;其中,第一温度检测模块与蒸发器的表面之间的距离小于4mm。由此,当蒸发器的表面开始结霜后,第一温度检测模块能够及时的检测到蒸发器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而使得控制器能够根据第一温度检测模块所检测到的温度及时控制压缩机的状态。最终有效解决了传统的蒸发器防冻结方式不能有效保证空调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问题。

    空调器及其电机固定装置
    1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090570U

    公开(公告)日:2016-03-16

    申请号:CN201520897562.0

    申请日:2015-1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及其电机固定装置,电机固定装置包括主支架,主支架的底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底板,底板的两侧相对地分别沿竖直方向设置有承托板,承托板的顶部具有与电机减震胶圈环形槽相适配的承托凹口;承托板的顶部设置有与电机减震胶圈过盈配合的弧形卡箍,弧形卡箍与承托凹口间形成与电机相适配的装配空间,弧形卡箍的一端具有卡槽,承托板上具有与卡槽卡接固定的卡扣,弧形卡箍的另一端具有与底板相平行的第一装配板,承托板的顶部具有与第一装配板相互平行并适配的第二装配板,第一装配板与第二装配板之间通过紧固件紧密固定。该电机固定装置的装配过程简便高效且人工成本较低。

    空调器风道装置及空调器
    14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851403U

    公开(公告)日:2011-06-01

    申请号:CN201020580680.6

    申请日:2010-10-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器风道装置及空调器,通过改进蜗壳风道结构,在保持噪音不变的同时提高空调器室内侧风量,同时提高空调器的制冷、制热性能。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空调器风道装置,包括有:平板状的侧壁板及蜗壳结构风道,所述蜗壳结构风道包括有蜗壳型线面,蜗壳型线面的母线与所述侧壁板垂直;所述蜗壳结构风道的旁侧,设置有出风口,出风口和蜗壳型线面之间设置有内凸的蜗舌;所述蜗壳型线面和侧壁板之间设置有圆弧倒角。所述蜗壳型线面和侧壁板之间设置的圆弧倒角为以蜗舌为起始点的渐扩圆弧倒角,即沿空气流动方向,渐扩圆弧倒角半径尺寸逐渐增大。

    换热设备
    14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2165222U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323285407.7

    申请日:2023-1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换热设备,换热设备包括集水结构、蒸发器和排水盒,排水盒设置在蒸发器的顶部,排水盒具有沿蒸发器长度方向延伸的溢流槽和设置在溢流槽至少其中一侧的溢流孔,溢流孔与溢流槽间隔且连通设置,集水结构与排水盒的进液口连通以用于向溢流槽供液,溢流孔朝向蒸发器设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换热设备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换热设备存在流向蒸发器的液体无法达到均匀流向蒸发器的问题。

    转子及永磁电机
    1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955769U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821799830.5

    申请日:2018-11-01

    Inventor: 王敏 肖勇 史进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转子及永磁电机,包括:转子铁芯;至少两块第一永磁体及至少两块第二永磁体,第一永磁体与第二永磁体的矫顽力不同,且至少两块第一永磁体及至少两块第二永磁体均沿转子铁芯的周向间隔设置于转子铁芯的轴向端面上,沿转子铁芯的径向上每个第一永磁体与每个第二永磁体串联布置并形成永磁极;其中,每相邻两个永磁极之间形成交替极,永磁极形成穿过定子及交替极的磁路。通过磁化电流改变具有低矫顽力的第一永磁体的磁场强度,实现了永磁电机磁场可调,从而永磁电机实现了兼顾高频与低频时的效率;由于在交替极处未存在永磁体,降低了具有低矫顽力的永磁体的磁化难度,且由于交替极的存在,大幅减小了永磁体的用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