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酯/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516136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610041003.5

    申请日:2006-07-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聚酯/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一种导电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由聚酯、环氧树脂和膨胀倍数在100倍以上的膨胀石墨组成,聚酯、环氧树脂和膨胀倍数在100倍以上的膨胀石墨的质量比为:100∶1~15∶2~30。本发明具有较低的渗滤阈值(3~4%),且电导率可达到10-4S/cm以上,具有较好的抗静电性。由于导电填料填充量较低,本发明基本保持了聚酯的优异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有望在防静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微波吸收等领域获得广泛的应用。

    半导体发光材料ZnO纳米囊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90248C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610037630.1

    申请日:2006-01-0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半导体发光材料ZnO纳米囊的制备方法。本发明选取醋酸锌粉末到双氧水中搅拌溶解,调节其pH值约为8~11,放入密闭高压反应釜中,在190~200℃及自身压力下水热反应12~18小时,晶化产物经抽滤后用去离子水洗涤,干燥,即得所需产物。解决了模板法工艺复杂、条件苛刻、成本高、提纯难且大小受限于模板尺寸等和化学气相沉积法需贵金属催化剂,设备昂贵、能耗较高,难以控制,重复性不好,产率低、颗粒大,难以规模化生产等缺陷。本发明原料便宜、无毒、无污染,无须模板和催化剂,工艺简化,成本低,易于规模化生产,产品纯六方相、粒径分布范围窄、具有优良光致发光性能的ZnO纳米囊,无其它有机物和金属离子污染。

    功能低聚硅氧烷接枝稀土掺杂纳米颗粒的电流变液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82009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710022654.4

    申请日:2007-05-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低聚硅氧烷接枝稀土掺杂纳米颗粒的电流变液的制备方法。采用纳米颗粒表面改性试剂对纳米颗粒表面改性,同时和稀土化合物掺杂复合,在本体条件下引发使其与功能低聚硅氧烷进行原位接枝反应,形成纳米颗粒连接功能低聚硅氧烷的有利于电场极化响应的化学结构,得到性能稳定的电流变液。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稳定性能好、响应效果优异、低机械磨损性、低漏电流密度等优点,ERF放置一个月无任何分层现象发生。制备工艺可连续化,原料易得,对设备无特殊要求,易于推广应用。

    高导电性聚酰胺/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81926A

    公开(公告)日:2007-12-05

    申请号:CN200710023889.5

    申请日:2007-06-26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导电性聚酰胺/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将30-200目的天然鳞片石墨加入到质量比为4∶1的浓硫酸和浓硝酸的混合液中浸泡24小时,然后经水洗、干燥处理后,在马弗炉中加热处理,温度为900-1100℃,得到膨胀倍数在200倍以上的膨胀石墨;将聚酰胺树脂90~99质量份加入到一定量的溶剂中,待聚酰胺树脂完全溶解后向其中加入上述膨胀石墨1~10质量份,超声2h得到均匀分散的混合物,然后在强烈搅拌下加入沉淀剂使混合物沉淀,再将沉淀物抽滤、干燥,制备出高导电性聚酰胺/石墨纳米导电复合材料。本发明工艺先进,制得的复合材料,有较低的渗滤阈值,较高的电导率,有望在防静电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微波吸收等领域应用。

    高品质磁性材料Mn3O4超细粉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830814A

    公开(公告)日:2006-09-13

    申请号:CN200610038939.2

    申请日:2006-03-2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品质磁性材料Mn3O4超细粉制备方法。本发明将高锰酸钾粉末溶解于氢氧化钠水溶液,加入环己酮,搅拌后将其放入高压反应釜中,在150~180℃及自生压力下水热反应,自然冷却至室温开釜,将固体产物抽滤,蒸馏水洗涤,干燥得Mn3O4超细粉。解决了煅烧法反应温度和能耗高、Mn3O4粉末颗粒粗大、粒度分布宽、团聚严重、比表面积小、流动性差等缺点,也解决了金属Mn法较贵的金属Mn、添加剂,工艺复杂、能耗高、成本较高,产品颗粒大小和粒度分布控制难等缺陷。本发明原料便宜、工艺简化,反应温度和能耗低,成本低,易于大规模生产,且产品是单一四方相、结晶性好、纯相、颗粒细小(粒径<1μm)、比表面积大的Mn3O4超细粉末,优良的磁性和催化性能。

    高品质活性电池材料CdO纳米粉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792810A

    公开(公告)日:2006-06-28

    申请号:CN200510122705.1

    申请日:2005-11-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nventor: 张永才 吴晓 张明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池活性材料CdO纳米粉制备方法。本发明将硫酸镉粉末加入到双氧水溶液中充分搅拌溶解,调节其pH值约为8~13,放入高压反应釜中,在40~100℃及自身压力下水热反应0.5~12h,将固体产物抽滤,用蒸馏水洗涤,干燥,得到前驱体过氧化镉(CdO2)纳米粉,再将其在200~300℃中温下灼烧2~12h,得CdO纳米粉产物。解决了金属镉蒸发氧化法反应温度高,产品结构和组成上的不均匀性、颗粒粗大,且造成镉镍电池性能不稳定、质量不高,克服了胶体化学方法容易包覆有机溶剂和表面活性剂,难以获得纯度高和结晶性好的产品,且原料价格昂贵,不易获得,及生产工艺复杂、条件苛刻等缺陷。采用本发明的粒径均一纯立方晶体结构的CdO纳米粉末制造的镉镍电池性能优越、质量稳定。

    一种低吸水率尼龙66的制备方法
    14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487348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679819.0

    申请日:2023-12-08

    Abstract: 本案涉及一种低吸水率尼龙66的制备方法,将1‑3wt%甲基丙烯酸铈、1wt%防老剂、96‑98wt%干燥后的尼龙66在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均匀;通过双螺杆挤出机和切粒机挤出、造粒,注射成型;并经过50‑100kGy电子束辐照后制得。本案采用甲基丙烯酸铈作为辐照交联剂,其中铈的配位作用增强了尼龙66的交联效果,使尼龙66的饱和吸水率显著降低,同时也增强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可以将尼龙66在沸水中的饱和吸水率降到3.5%以下(改性前吸水率为7.2%),同时材料吸水后的拉伸强度保持在70%以上;电子束辐照改性过程辐照剂量易控制,辐照时间短,生产效率高,无污染,可实现大规模生产。

    低温等离子体改性钨粉的防辐射柔性屏蔽材料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8913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11169795.4

    申请日:2023-09-1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案涉及一种低温等离子体改性钨粉的防辐射柔性屏蔽材料的制备方法,首先采用含邻苯二酚结构的化合物对清洗过的钨粉进行表面包覆,之后进行低温等离子体处理,处理后的钨粉与氧化锌、硬脂酸、炭黑、偶联剂进行混炼胶,最后加入硫化剂,混炼均匀后压制成薄片,进行硫化,即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含有对苯二酚结构的多巴胺、单宁酸等能够自聚合的物质作为钨粉的表面包覆材料,反应简单、操作容易,改性效果好,也能提升材料的辐射防护效果;使用低温等离子体处理钨粉操作简单,能够活化钨粉的表面,提升钨粉与基体的结合力,使材料在钨粉含量较多的情况下仍能够保持较好的力学强度;本发明操作简单,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比较体外诱导的PGC-like细胞迁移效率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6509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010853561.1

    申请日:2020-08-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比较体外诱导的PGC‑like细胞迁移效率的方法,属于生物技术领域。前期通过不同的诱导体系将ESCs或iPS细胞诱导分化形成PGC‑like细胞,将获得的PGC‑like细胞进行PKH26细胞膜表面标记,然后注射至孵化2.5天的受体鸡胚血管,封口后继续孵化至4.5天,分离鸡胚生殖嵴,进行冰冻切片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红色荧光,并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PKH26红色荧光的比例,从而比较不同体系诱导形成的PGC‑like细胞的迁移能力。结果发现能够明确对比出体外不同体系诱导的PGC‑like细胞的迁移能力的差异。本发明切实可靠,严谨准确,成效显著,为研究分析体外诱导的PGCs迁移归巢至生殖嵴的能力提供了一种新颖可行且高效的实验方法。

    一种二氧化钼/碳/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及其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

    公开(公告)号:CN111129475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010041346.1

    申请日:2020-01-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锂离子电池材料技术领域内一种二氧化钼/碳/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制备方法及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本发明的二氧化钼/碳/二氧化硅纳米球的制备方法,以乳白色二氧化硅乳液为硅源,四水合钼酸铵为钼源,盐酸多巴胺为碳源,以去离子水和无水乙醇混合液作为溶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反应结束后离心洗涤、并在真空干燥箱进行干燥,最后在氮气保护下高温煅烧得到二氧化钼纳米颗粒与碳结合均匀并负载于二氧化硅纳米球内部的MoO2/C/SiO2复合材料。本发明所制备的MoO2/C/SiO2纳米球复合材料,将MoO2纳米颗粒与碳结合均匀地负载于SiO2纳米球的内部;提高电子和锂离子传输,增强电极反应动力学过程,减少其体积变化并缓解结构应力,进而维持活性材料的结构完整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