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纤湿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098367A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2010958563.7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光纤湿度传感器及其制作方法,涉及光纤生物传感技术领域,该光纤湿度传感器包括超连续谱光源,单模光纤,多模光纤,蜘蛛牵引丝,光谱仪组成,其中,多模光纤分别与输入单模和输出单模光纤熔接形成了单模‑多模‑单模型光纤结构。宽谱光源发射的光束经过传输光纤进入多模光纤,基模在多模光纤中激发多个高阶模,形成模式干涉。将蜘蛛牵引丝固定单多单结构两端,由于蜘蛛牵引丝在湿度条件下超收缩,导致多模光纤弯曲,多模干涉模式改变,光谱飘移,实现湿度传感。本发明结合单多单结构和蜘蛛牵引丝制备光纤湿度传感器,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材料环保,灵敏度高,成本低廉的特点。

    一种基于多芯光纤的光致微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12068320A

    公开(公告)日:2020-12-11

    申请号:CN202010958557.1

    申请日:2020-0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多芯光纤的光致微马达,包括光纤光源1、光开关2、控制系统3、多芯光纤耦合器4、多芯光纤5、光吸收性条形转子6、液体基质7。在多芯光纤5的中心纤芯和某个径向纤芯出射光场的作用下,光吸收性条形转子6受到Δα型光泳力的作用而被稳定地捕获在两束光之间。随着激光在径向纤芯中依次交替输入,在多芯光纤5的出射端引入环形分布、顺序出现的高斯光场,该光场在光纤附近的液体基质7中产生温度场,进而产生光吸收性条形转子6在液体基质7中的转矩,实现光吸收性条形转子6的旋转,通过控制系统3实现光吸收性条形转子6的旋转方向和旋转速度的实时控制与调节。本发明转化效率高、响应时间短、制备简单,能应用于生物领域。

    一种基于波分复用技术的单光纤光镊

    公开(公告)号:CN109254346B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1810808621.0

    申请日:2018-07-16

    Abstract: 一种基于波分复用技术的单光纤光镊,属于光纤光镊技术领域。包括可调谐光纤光源(1),特种光纤(2),毛细管光纤(3);可调谐光纤光源(1)的尾纤与特种光纤(2)连接,特种光纤(2)另一端与毛细管光纤(3)焊接,毛细管光纤(3)的另一端使用端面微加工技术制成圆锥台形探针(3′)。改变可调谐光源(1)出射光的波长,形成聚于光纤探针前的不同位置的高阶模式光束(33),从而精确操控捕获粒子的位置。本发明可以实现基于波分复用技术的轴向捕获位置调节,改变光源输出波长使出射光汇聚在光纤探针前的不同位置形成光阱并捕获粒子,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为生物医学等领域操控微小粒子提供了新的工具。

    一种基于光纤的光驱动振动马达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300570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36861.4

    申请日:2018-10-2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微纳米技术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稳定改变吸收性粒子位置和振动频率的光驱动振动马达装置。本发明包括第一光纤光源,第二光纤光源,光纤波分复用器,单模光纤组成的光镊系统,并与吸收性黑球和液体组成光驱动振动马达装置,本发明利用两种光泳力对吸收性粒子起到光驱动作用,不仅可以以非接触的方式稳定捕获吸收性黑球,还可以对该光驱动振动马达所驱动的吸收性黑球的位置和振动频率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改变两光源功率可以同时改变驱动吸收性粒子位置和振动频率;该装置位置控制准确,结构简单;可以轻松的对液体背景的吸收性粒子进行光驱动;采用的器件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适合于在生物医学领域推广。

    一种牵引光束产生装置及产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70695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447760.1

    申请日:2018-11-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牵引光束产生装置及产生方法,包括单芯光纤、环形芯光纤和环形芯贝塞尔光纤;所述单芯光纤、环形芯光纤和环形芯贝塞尔光纤依次连接,所述单芯光纤和环形芯光纤连接点为耦合锥区,所述环形芯贝塞尔光纤由包层以及多个同心圆环形波导芯构成,所述环形芯光纤纤芯与环形芯贝塞尔光纤最内侧环形波导芯连接,所述环形芯贝塞尔光纤的端面为圆锥台结构。相比于传统空间光学构造光束的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微观环境的牵引光束的可行性方案,这种方法兼具了光纤的灵活性、微型化和牵引光束的优点,在生物、化学和微加工领域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发明采用的器件价格低廉,制备方法简单。

    一种利用标准单模光纤驱动微小粒子转动的光马达

    公开(公告)号:CN109061868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777987.6

    申请日:2018-0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1/3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驱动马达研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标准单模光纤驱动微小粒子转动的光马达,从左到右依次由光纤光源、标准单模光纤、吸收性粒子、液体基质组成,其特征在于:标准单模光纤的一端与光纤光源焊接在一起,标准单模光纤的另一端放在混有吸收性粒子的液体基质中。相比于传统利用激光驱动微粒构成的旋转器,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简单、价格便宜、易于操作的特点,并且此方法适用于广泛的吸收性材料,可以应用于各种研究吸收性粒子的实验。

    基于液滴耦合的光纤分路器

    公开(公告)号:CN105044847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510257479.1

    申请日:2015-05-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基于液滴耦合的光纤分路器。包括两个微纳光纤、激光光源、液滴、背景液体和石英毛细管,两个微纳光纤均与液滴相切,激光光源从第一微纳光纤的一端口进入,该微纳光纤中的光一部分耦合到液滴中,在液滴里产生谐振,并在沿着液滴边缘传输n周后将光耦合到第二微纳光纤中,最后从第二微纳光纤的一端口射出,第一微纳光纤中其余的光继续沿着第一微纳光纤向前传输,最终从第一微纳光纤另一端口出射,两个微纳光纤、液滴和背景液体均封装在石英毛细管中。本发明的装置结构简便、操作容易、价格低廉、结构小巧易于集成。

    一种微纳光纤滤波器
    14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914507B

    公开(公告)日:2018-03-13

    申请号:CN201510295510.0

    申请日:2015-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的是一种微纳光纤滤波器。包括石英毛细管[1]、微纳光纤[2]、第一液体[3]、第二液体[4]、封装结构[5],微纳光纤[2]、第一液体[3]和第二液体[4]均封装在石英毛细管[1]中,第一液体[3]、第二液体[4]填充在微纳光纤[2]周围且交替排列。本发明的微纳光纤滤波器,当微纳光纤的部分模式满足与液体层的相位匹配条件时,将耦合进入液体层,剩余的纤芯模继续传播,实现滤波功能。通过改变液体层的折射率或者厚度,可以控制光纤中不同光波长的通过性,从而实现波长可调谐的滤波功能。本发明对波长的调谐范围更广、方法更简便、可控性更高,易与微流芯片结合,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径向偏振光产生装置
    14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98541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510102628.7

    申请日:2015-03-0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应用光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光镊技术粒子俘获、超分辨显微、激光加工、光信息存储的径向偏振光产生装置。径向偏振光的产生装置,包括第一光纤、第二光纤、单模激光光源、起偏器、第一光功率耦合器、第三光纤、第四光纤、第一光纤偏振态调制器和第二光纤偏振态调制器、第二光功率耦合器、第五光纤、成像装置.本发明是全光纤器件,只需激励起一束LP11模式的光,通过光耦合器将LP11模式的光分成两路,分别进行偏振态调制,之后通过光耦合器实现两路LP11模式光束的叠加,结合了光纤模式理论与耦合理论,不必搭建空间光路系统,且通过调整偏振控制器可以产生各种矢量偏振光。

    一种微光纤光开关
    15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678594B

    公开(公告)日:2017-11-21

    申请号:CN201510054135.0

    申请日:2015-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微光纤光开关。一种微光纤光开关,包括用于控制开关通断的控制光源、用于通信的信号光源、适用于控制光和信号光波长的波分复用器、具有耦合区的第一光纤、以及在耦合区上镀有可以吸收特殊波长吸收膜的第二光纤组成。这种光纤光开关具备结构简单且尺寸小、可重复性高、抗造效果好等诸多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