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装置及低通滤波器
    14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1404696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20310520.3

    申请日:2020-03-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通信装置及低通滤波器。该低通滤波器,包括线路板及介质滤波器,线路板设有低通微带线,介质滤波器包括谐振块及插针,谐振块的外表面设有第一导电层,谐振块设有耦合沉孔、以及设置于耦合沉孔的内表面的第二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围设形成用于与插针配合的配合孔,第二导电层与第一导电层之间设有避让区,插针与低通微带线电连接,第一导电层与低通微带线绝缘设置。该低通滤波器在保证低损耗的情况下,降低制造成本。该通信装置采用了上述低通滤波器,能够适应天线小型化发展,有利于降低建造成本。

    介质波导滤波器
    14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956931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0016238.1

    申请日:2019-01-02

    Inventor: 张彪 邸英杰 丁海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第一介质谐振器,所述第一介质谐振器包括第一介质体和设于所述第一介质体外表面的第一导电层;第二介质谐振器,所述第二介质谐振器包括第二介质体和设于所述第二介质体外表面的第二导电层;其中,所述第一介质谐振器和所述第二介质谐振器沿横向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介质谐振器与所述第二介质谐振器之间通过第一耦合窗口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耦合窗口的竖向两侧分别设有第一导电盲孔和第二导电盲孔。该介质波导滤波器,可实现对第一介质谐振器和第二介质谐振器之间容性耦合,同时在实际应用时可方便的通过调节第一导电盲孔和第二导电盲孔的结构,实现对窗口耦合量大小的控制,从而提高滤波器的性能。

    介质波导滤波器
    14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956930U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20016237.7

    申请日:2019-01-02

    Inventor: 张彪 邸英杰 丁海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包括:介质块,所述介质块包括第一介质波导单体和第二介质波导单体,所述第一介质波导单体和所述第二介质波导单元之间通过耦合窗口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介质波导单体、所述耦合窗口和第二介质波导单体沿垂直于所述磁场和电场的方向依次分布,在所述第一介质波导单体和所述第二介质波导单体之间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沿磁场方向开设,所述介质块的外表面以及所述盲孔内均设有用于电磁屏蔽的导电层。该介质波导滤波器,可方便的实现两个介质谐振器之间的容性耦合,同时在实际应用时可方便的通过调节导电盲孔的结构,实现对窗口耦合量大小的控制,可大幅提高滤波器的性能。

    滤波器及其滤波回路结构
    14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142707U

    公开(公告)日:2020-03-13

    申请号:CN201921409079.8

    申请日:2019-08-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滤波器及其滤波回路结构,通过设置耦合支路,可在主回路中形成两个耦合回路。而且,由于每个耦合回路中均包含有容性耦合结构,故在每个耦合回路中均产生相位差,从而能够在每个耦合回路中产生一对零点。因此,上述滤波器相较于传统滤波器新增一对零点,为6腔4零点结构。而且,滤波器回路的排腔结构无需改变,只需增加耦合支路并在合适的位置设置容性耦合结构即可。此外,由于主回路中的首谐振器及尾谐振器设于同一侧,故便于输入、输出端口的布设,并有利于节约滤波器的布局空间。因此,上述滤波器及其滤波回路结构在实现多零点的同时,还具有较简单的结构。(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介质滤波器
    14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804860U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20717466.1

    申请日:2019-05-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介质滤波器,包括本体,所述本体设有至少两个介质谐振器,每个介质谐振器均包括开设于本体上并用于调试其所在介质谐振器的谐振频率的调试孔,所述介质滤波器还设有至少一个负耦合孔,所述负耦合孔为盲孔,其设于两个介质谐振器之间并用于实现所述两个介质谐振器的容性耦合,且负耦合孔深度为所述两个介质谐振器中较深的调试孔深度的1.5倍以下。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介质滤波器中,所述负耦合孔无需设置较大深度便可实现其所述位置相接的两个介质谐振器的容性耦合,有利于实现介质滤波器的小型化,结构简单且便于加工。

    介质波导滤波器组件
    14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401808U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920376462.1

    申请日:2019-0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组件,包括:介质波导滤波器,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下侧面设有第一导电连接孔和第一非电镀区,第一导电连接孔设于第一非电镀区内;印制板,印制板连接在介质波导滤波器的下侧面,印制板的上表面设有第二导电连接孔以及与第一非电镀区对应的第二非电镀区,下表面设有第三导电连接孔和第三非电镀区,内部设有信号传输线,其中,第二导电连接孔设于第二非电镀区内,第三导电连接孔设于第三非电镀区内,第二导电连接孔与第一导电连接孔电连接,且信号传输线电连接第二导电连接孔和第三导电连接孔。这样,不仅省去了作为信号输入/输出装置的同轴连接器,减小了器件的体积,而且降低了成本,提高了整机的一致性。

    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输入输出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09401807U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821831680.1

    申请日:2018-11-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介质波导滤波器及其输入输出结构,该介质波导滤波器的输入输出结构包括:介质本体,介质本体的外壁设有作为电壁的第一金属层及短路层,短路层包括与第一金属层电连接的连接端、以及与第一金属层绝缘设置的短接线;及基板,基板包括第一表面、以及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设有接地层及与接地层绝缘设置的开路线,开路线与短接线电连接、并形成输入输出电极。该输入输出结构通过在基板上形成输入输出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同轴连接器和线缆,降低了成本,且进一步减小了体积;该介质波导滤波器利用了上述输入输出结构,使得其体积可以进一步缩小,有利于基站天线小型化发展。(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腔体滤波器
    14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94023U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20401117.4

    申请日:2018-03-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腔体滤波器,包括内部形成有多个谐振腔的腔体、与腔体盖合的盖板及分别设置于多个谐振腔内并通过预设的耦合窗相互耦合的多个谐振器。与多个谐振器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一操作区域,盖板与耦合窗对应的位置形成有第二操作区域,且第一操作区域及第二操作区域均可操作地产生形变。由于第一操作区域及第二操作区域分别与谐振器及耦合窗的位置对应。因此,通过操作使第一操作区域及第二操作区域上凸或下凹可改变电容电感参数,从而对谐振器的频率及谐振器之间的耦合量实现调节。可见,上述滤波器通过在盖板上设置第一操作区域及第二操作区域可代替传统的调节螺杆,从而简化结构,减小体积。因此,上述腔体滤波器的小型化程度更高。

    多模介质滤波器
    15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800855U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21874661.2

    申请日:2017-12-26

    Inventor: 张彪 丁海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模介质滤波器,包括多模介质谐振器,所述多模介质谐振器包括至少两个谐振模式,各谐振模式在互为正交的基准方向上形成,所述多模介质谐振器在各所述谐振模式对应的基准方向上均开设有盲孔;填充介质,所述填充介质设于所述盲孔内,所述填充介质在所述盲孔内的高度以及所述填充介质的介电常数根据所述多模介质谐振器在相应所述谐振模式下的所需谐振频率设定。采用介质填充的方式改变盲孔内电磁场的边界条件,改变其电磁场的分布,从而可以影响多模介质各谐振模式的谐振频率,即通过介质微扰的形式,实现了多模介质滤波器的频率的可调谐性,实现较大的调谐带宽或范围,降低了调试难度,适于批量生产。(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