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8068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653562.6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辽宁材料实验室 , 中国机械总院集团沈阳铸造研究所有限公司
IPC: G10K11/162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仿生吸声超结构及制备方法,其中,仿生吸声超结构包括:背板、微穿孔板和仿生承力壁;微穿孔板与背板相对设置;微穿孔板上设有微孔;仿生承力壁,呈螺旋状布置在相邻的两层背板和微穿孔板之间,形成声通道;声通道的入口与微孔连通;声通道的形状为弯折形;其中,仿生承力壁上与微穿孔板连接的一侧为第一连接端;仿生承力壁上与背板连接的一侧为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的形状均为波浪形。本申请将墨鱼骨的非对称波浪形壁的结构应用到仿生吸声超结构的承力壁中,通过设计仿生吸声超结构的形状并优化结构参数,使得仿生吸声超结构在保持低频吸声性能的同时,还具备轻质高强的特性,解决了传统声学超结构的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8848950B
公开(公告)日:2025-01-14
申请号:CN202411347377.4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流体通道且形变可控的柔性形变驱动结构与应用,柔性形变驱动结构包括:柔性形变骨架,包括若干柔性支撑块以及用于将若干柔性支撑块连接形成柔性形变骨架的若干连接条;柔性支撑块上设有至少一个流体连通孔;柔性形变骨架上还设有至少一个用于注入流体的流体管道,分别设置于柔性形变骨架相对两侧的第一薄膜覆盖层和第二薄膜覆盖层。当流体通过流体管道进入平面结构时,设置于柔性形变骨架相对两侧的第一薄膜覆盖层和第二薄膜覆盖层由于内部压力变化产生膨胀或收缩,由于柔性形变骨架的参数设计,使得第一薄膜覆盖层和第二薄膜覆盖层的形变程度不同,进而拉伸柔性形变骨架,使整个平面产生形变。
-
公开(公告)号:CN1191239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041993.7
申请日:2024-07-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 辽宁材料实验室
IPC: G01B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型水轮机组吊装的仿生柔性触觉传感监测系统及方法,包括:多个仿生柔性触觉传感器在线监测传感器,所述多个仿生柔性触觉传感器在线监测传感器包括:气囊缓震模块、仿生触觉传感单元、中央处理模块、蓝牙传输模块、柔性电路板、辅助电路。其中仿生触觉传感单元的压力感知层受蝎子缝感受器启发设计仿生裂纹开槽,将封装层与气囊缓震模块连接。气囊缓震模块将外界的压力信号传递给仿生触觉传感单元,然后传递给中央处理模块,最后通过蓝牙传输模块将数据传递给上位机。此装置能够提升微小间隙检测的准确性,同时能够减少人力成本,实现在线监测的功能,既能够缩短吊装作业时间,又保证了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提升了吊装工作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13970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0
申请号:CN202310167546.5
申请日:2023-02-27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MOFs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在多酚纯化中的应用,属于膜分离技术领域,MOFs混合基质膜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MOFs颗粒:二水乙酸锌溶解于溶剂中,作为溶液1,对苯二甲酸和三乙胺溶于溶剂中,作为溶液2,将溶液1滴加至溶液2中,制备出MOFs颗粒;(2)制备铸膜液:将步骤1)中制备的MOFs颗粒提前浸泡在溶剂中,加入聚醚砜与聚乙二醇‑6000,得到铸膜液;(3)制备MOFs混合基质膜:将步骤2)中的铸膜液倒在玻璃板上,使用刮刀刮膜,浸泡,形成膜片;本发明的MOFs混合基质膜在应用于多酚纯化时具有切实的实际意义,与商用的PES膜相比,本发明提高了膜过滤多酚的纯化效果,对不同梯度多酚进料液的纯化效果均可以提升10~20%。
-
公开(公告)号:CN114117634B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111372313.6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吉林大学 ,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扭转变截面仿生减阻机翼翼型的参数化建模设计方法,包括步骤:获取基础机翼的外形信息;外形信息包括:翼根轮廓,翼尖轮廓,机翼前缘线以及机翼后缘线;确定基础机翼的若干个机翼轮廓;对机翼轮廓进行尺寸缩放,得到仿生轮廓;相邻两个机翼轮廓中分别进行尺寸放大和尺寸缩小;根据翼根轮廓,翼尖轮廓和仿生轮廓,得到仿生减阻机翼。由于仿生轮廓进行了缩放,与之前的机翼轮廓相比,放大的仿生轮廓处形成波浪状结构的波峰,缩小的仿生轮廓处形成波浪状结构的波谷。与基础机翼相比,由于流体在经过仿生减阻机翼的波谷时,会形成局部湍流,并形成负压区域,从而减小了机翼与流体之间的摩擦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18857516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63217.9
申请日:2024-06-29
IPC: G01L1/00 , B32B27/28 , B32B3/30 , B32B27/06 , B32B27/26 , B32B27/18 , B82Y15/00 , B82Y30/00 , B82Y40/00 , G01L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兼具超灵敏与宽检测范围的仿生柔性压力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柔性传感器技术领域,其中,兼具超灵敏与宽检测范围的仿生柔性压力传感器自上而下包括:第一凸起层与第二凸起层,包括无规则的仿栉器凸起结构;第一弧面层与第二弧面层,包括仿栉器梯度弧面结构,即椭圆形弧面结构及半圆形弧面结构;相较于现有的柔性压力传感器,本发明所提供的兼具超灵敏与宽检测范围的仿生柔性压力传感器兼具超灵敏与宽检测范围,同时检测限低、响应/恢复时间快,满足工业机器人、医疗健康和可穿戴设备领域对兼具超灵敏与宽检测范围高性能压力传感器的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8706251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069576.3
申请日:2024-08-06
IPC: G01H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频率选择功能的粘弹性可调仿生柔性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柔性传感器技术领域,粘弹性可调仿生柔性传感器从上到下依次由高弹稳变层、振动传递层与频率识别层三部分组成,高弹稳变层置于柔性传感器的顶部和底部,与振动传递层和频率识别层接触面为通过旋涂等工艺制备的电极层,可在振动过程中提供稳定安全的受力界面并起到防尘、防干扰信号的保护作用。振动传递层包括高弹性微棘突导电薄膜与高弹性微拱形导电薄膜,二者呈微结构相对的方向连接,其中微棘突结构与微拱形结构切面中轴线重合,在受力过程中通过柔性微结构的界面调控起到放大振动效果并精准传递力的作用。频率识别层为可调谐粘弹性导电海绵,由聚酯海绵与导电混悬液制成,通过调整聚酯海绵的厚度与混悬液中导电粒子的配比与种类,改变导电海绵对多频振动的响应‑弛豫时间,实现振动频率的识别与按需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8705990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979255.0
申请日:2024-07-22
IPC: G01B7/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长效稳健的仿生柔性应变裂纹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该仿生柔性应变裂纹传感器包括:由上而下依次排列的柔性拉胀结构层、裂纹栅敏感层和纤维止裂层;其中所述裂纹栅敏感层具有多条激光加工制成的裂缝结构,所述柔性拉胀结构层由内凹六边形阵列组成,所述纤维止裂层中嵌有微米粒子生长的磁性纤维。上述仿生柔性应变裂纹传感器以拉胀层与纤维层为增韧结构,通过敏感层中裂纹结构接触面积的变化改变电阻大小,可以实现外界微小应变向电信号的转化,并且具有高灵敏、强耐久的特点,可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软体机器人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037958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211733288.4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22F10/28 , B22F10/64 , B22F10/66 , B22F3/14 , B22F7/06 , B33Y10/00 , B33Y40/20 , B33Y70/00 , B33Y80/00 , C22C14/00 , C22C32/00 , B22F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航空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仿鱼鳍高强高韧航空壳体、航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具体方法是利用激光增材制造技术打印Ni基高温合金框架结构作为支鳍骨鳍条结构,将Ti‑Al‑NMe体系的混合粉末填入增材制造Ni基高温合金框架中,采用快速热压烧结层压技术,最终制得一种高强高韧的仿鱼鳍航空材料。本发明通过将激光增材制造技术和热压烧结技术结合,仿鱼鳍结构和鳍骨的生长方式,使得所得材料具有高硬度、高强韧性、强抗冲击能力和强抗疲劳性能,为航空应用领域提供了新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8421050A
公开(公告)日:2024-08-02
申请号:CN202410632853.0
申请日:2024-05-2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组合仿生跨尺度多孔骨架的碳纤维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磁屏蔽材料技术领域,碳纤维复合材料包括:聚合物基体;多孔骨架,设置在聚合物基体中,多孔骨架的孔壁包括微米碳纤维和导电纳米材料,微米碳纤维和导电纳米材料连接形成网状结构;导电纳米材料包括石墨烯、MXene、导电纳米纤维。本发明中多孔骨架及多孔骨架的孔壁网状结构能够提供更多的界面反射和散射,有利于电磁波的吸收。微米碳纤维和导电纳米材料及形成的多孔骨架协同作用增强材料的强度、韧性和稳定性,实现电磁屏蔽功能与力学承载结构的统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