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00725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2010928480.3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A61M16/00 , A61B5/00 , A61B5/0205 , A61B5/145 , A61G1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高海拔隧道施工的反馈式人员身体健康保障系统及方法,可以有效保障高海拔缺氧环境下隧道内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其所包含的实时反馈式氧气流量调节系统可以在掌子面弥散式供氧的经济性和有效性上取得平衡,避免经验式氧气流量控制造成的浪费或供氧不足,降低施工成本的同时保障掌子面施工人员的身体健康。人体健康监控和保障系统可判断出工人实时监测体征的不同异常情形,及时给予其提示或救助,有效地防止施工人员主观判断失误导致的治疗时机的延误,还可以通过体征档案动态地给出每位工人合理劳动强度和连续工作时长的建议,防止后续再次出现健康问题。传感器和控制器网络负责监测数据和指令的收集、传输和执行。
-
公开(公告)号:CN114925588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10588301.5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层状岩石三维块体离散元模型微观参数确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基于室内三轴试验获取不同倾角的层状岩石的宏观力学参数,以及构建层状岩石离散元数值模型;获得节理微观参数与层状岩石杨氏模量、峰值强度等力学指标的关系模型;基于层状岩石室内三轴试验宏观参数以及上述关系模型进行层状岩石节理微观参数的标定,获得层间岩石内部虚拟节理的微观参数和层理面节理的微观参数;将层间岩石内部虚拟节理的微观参数和层理面节理的微观参数输入至层状岩石离散元数值模型内进行三轴压缩数值模拟,以获得层状岩石离散元数值模型的应力应变曲线和破坏形态;验证该层状岩石三维块体离散元模型微观参数确定的方法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61351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60477.2
申请日:2022-04-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0 , E21D11/38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数值‑物理混合实验的隧道接缝密封垫迭代设计方法,按如下步骤实施:设计若干种第一轮密封垫断面;进行第一轮密封垫的渗漏水压判断,筛选出第二轮密封垫断面;对第二轮密封垫进行测试,判断极限拼装力是否不大于盾构千斤顶推力,以及渗漏水压是否不小于设计短期渗漏水压,筛选出第三轮密封垫断面;判断沟槽区域混凝土应力是否不大于混凝土塑性损伤应力,筛选出第四轮密封垫断面;判断使用寿命接触应力是否不小于设计长期渗漏水压,筛选出最终密封垫断面。本发明通过多次迭代设计盾构隧道接缝密封垫,解决了现有工程类比法设计接缝密封垫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实现了密封垫断面的科学定量化设计选型。
-
公开(公告)号:CN11300682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273598.1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的移动式可调反力临时台架支护系统及支护方法。支护系统包括外表面与初期支护内侧密贴的支护板总成、设置在支护板总成内侧以提供主动支撑力的液压千斤顶、提供液压动力的高压液泵站、千斤顶下方设置承受液压反力的反力拱、支撑反力拱的托架总成、设置在托架总成下方的门架总成、连接在门架总成底部的滚轮以及上部与滚轮接触下部与枕木连接的台车走行轨道。支护过程包括位移监测、设备就位、初撑阶段、增阻承载阶段、恒阻保护阶段和卸压推进。对比目前常用的临时护拱支护,本发明能大幅提高支护效率,灵活把握支护时机,有效控制初支变形,快速实现支护推进。有效缓解软弱围岩隧道中,围岩及初期支护的大变形控制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2858044B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0274901.X
申请日:2021-03-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剪切渗流试验的试验装置,包括加压装置、第一剪切盒、剪切头和第二剪切盒;加压装置设置于第一剪切盒或第二剪切盒上,第一剪切盒的开口端与第二剪切盒的开口端在加压装置的压力作用下贴合,第一剪切盒和第二剪切盒形成用于放置试样的盒体,加压装置用于对盒体内的试样施加压力;剪切头用于推动第一剪切盒和第二剪切盒间相对运动;剪切头的施力方向与加压装置的施力方向相互垂直。采用瞬时压力脉冲法和稳态法两种方法进行渗透率的测试,可以同时测得岩样在加载初期以及加载后期的渗透率,解决了稳态法在加载初期几乎不能得到岩样渗透率的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所述用于剪切渗流试验的试验装置进行试验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3834456A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111270387.9
申请日:2021-10-29
Applicant: 贵州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钻爆法隧道炮孔空间形态测试装置,包括孔口定位器、柔性传感器、终端采集器和牵引件,所述孔口定位器设置于炮孔的孔口处,用于孔口中心三维空间坐标的确定;所述柔性传感器一端与牵引件连接,所述牵引件牵引柔性传感器贯穿孔口定位器进入炮孔内部,所述柔性传感器沿着炮孔的长度方向设置且在重力作用下与炮孔的底部孔壁接触,所述柔性传感器用于检测炮孔全长的空间形态;所述终端采集器与柔性传感器连接,用于采集所述柔性传感器的检测数据。该测试装置能实时、精确测量炮孔的内部结构,真实反映孔内的真实曲斜度,实现检测炮孔全长的空间形态。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采用所述测试装置的测试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15398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810018586.2
申请日:2018-01-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E02D19/1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强透水地层基坑深层水平止水帷幕设计参数的确定方法,建立深层水平止水帷幕力学分析模型;分别计算得到深层水平止水帷幕“拉裂破坏”、“压剪破坏”、“接触破坏”以及“刚度破坏”等四类破坏形态下的临界深度;绘制出强透水地层基坑深层水平止水帷幕临界深度hcr与厚度h0的曲线关系,进一步比较四类不同“破坏形态”下深层水平止水帷幕的临界深度,然后选取四者中最大值作为深层水平止水帷幕临界深度设计值;绘制不同安全系数下深层水平止水帷幕临界深度与水平止水帷幕厚度的关系曲线,即可求得满足安全系数要求的最佳的深层水平止水帷幕设计参数。本发明得到的设计参数更合理可靠,保证了强透水地层深基坑的施工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10185484A
公开(公告)日:2019-08-30
申请号:CN201910380003.5
申请日:2019-05-08
Applicant: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隧道围岩变形快速控制的组合式锚杆装置与施工方法,该装置包括锚杆杆件、杆端固定装置、注浆杆件、杆件嵌套装置以及机械锚头;锚杆杆件与注浆杆件同轴并套装在注浆杆件外部;锚杆杆件的两端部分别设置有机械锚头以及杆端固定装置;注浆杆件的一端从杆端固定装置上伸出,另一端置于机械锚头内部;注浆杆件的端部设置有注浆孔;机械锚头上设置有与注浆杆件上注浆孔相贯通的出浆孔;杆件嵌套装置套装在锚杆杆件外部。本发明通过机械锚固、分段注浆设计,实现了围岩变形的快速精确控制,增强了支护的可靠性,降低了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055989A
公开(公告)日:2019-07-26
申请号:CN201910390030.0
申请日:2019-05-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三维降深的悬挂式帷幕承压水基坑抽水量确定方法,首先计算坑外的水位降深控制值,并推导出基坑总涌水量控制值;在确定坑内承压水顶部的安全降深并布置降水方案后,通过坑内承压水安全降深控制值确定了降水方案的基坑总涌水量和单井抽水量,并可进一步验算基坑涌水量是否处于控制值内。本发明基于达西定律和流量均衡定理,充分考虑了悬挂式止水帷幕下基坑降水形成的三维渗流场和坑内外的安全水位降深,可精确计算特定降水方案下基坑和降水井的抽水量,又能确保此抽水量下的坑内、外的承压水的水位降深均处于安全可控范围。基于本发明制定的降水方案既减少了施工花费,又确保了降水施工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681149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384426.6
申请日:2018-11-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便捷式深孔管壁清洗及沉碴清除装置,包括用于向孔内输送清洗用水同时抽排孔内污水泥浆的给排水系统,用于搭载整体设备部件实现机动移动的行走系统,用于提供设备电源及孔内清除工作所需驱动力的动力系统和用于清洁孔壁及切割破碎管壁附着物和孔内沉淀物的清除系统;所述给排水系统设置在行走系统上,所述动力系统一端与给排水系统相连,另一端与清除系统相连。本发明通过各个系统协同工作,不仅可以清洗管壁附着物及孔内堵塞物,也可以清孔孔底沉碴和杂物,同时具备深孔清洗与疏通的能力,清理效果好,清理效率高;同时,机械化程度高,清洗部件使用方法灵活,维修更换方便,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