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15118A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710814499.3
申请日:2017-09-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1/003 , B29C39/006 , B29C39/123 , B29C41/04 , B29C41/22 , B29C69/02 , C08K7/24 , C08K2201/001 , C08K2201/011 , C08L79/04 , C08L79/08 , C08L6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层结构树脂基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得到的三层结构复合材料中,中间层为绝缘体,其两侧为导电层,从而导致中间层与上下两表面层电性能存在差异,既提高了三层结构复合材料的击穿强度,又使得其具有非常高的介电常数以及足够低的介电损耗;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复合材料介电常数很低,无法满足高储能密度材料的问题;本发明三层结构树脂基复合材料兼具高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和高储能密度,并且制备工艺简单易行,适合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017531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0356795.4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硅氧烷包覆聚酰亚胺核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环氧基聚硅氧烷微球加入到二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组成的澄清透明溶液中;在温度为80~100℃的搅拌条件下反应,结束后降温至15~25℃,加入均苯四甲酸酐,再经过滤、甲醇洗涤,将得到的粗产物进行热酰亚胺化反应,得到一种聚硅氧烷包覆聚酰亚胺核壳微球。该核壳微球具有突出的热稳定性,且表面带有‑NH2。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来源广、工艺简单可控等优点;并可通过控制反应参数,调节核的内径与核壳微球的粒径;通过控制均苯四甲酸酐的加入方式与频率,可在聚硅氧烷微球表面生成聚酰亚胺壳,提高核壳微球的制备的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810676A
公开(公告)日:2017-06-09
申请号:CN201710022152.5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63/065 , C08G63/605 , C08G63/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芳香族聚酯及其制备方法。将同时含端羧基和端羟基的全芳香族单体、含有端羟基或/和端羧基的半芳香族单体、催化剂及醋酸酐,经乙酰化反应和酯交换反应后,在真空度为1~20mbar、温度为300~320℃条件下继续反应;结束后再在氮气气氛中冷却至室温,将产物研磨为精细粉末,经缩聚反应,得到一种芳香族聚酯。本发明选用全芳香族和半芳香族单体作为一锅法聚合反应起始物,提供了一种制备芳香族聚酯的新方法,它不需要借助外力作用来达到增强,而是依靠在聚合过程中实现拉伸强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自增强,同时该芳香族聚酯的熔体粘度低,加工性优良。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简便、适用性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750297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32719.6
申请日:2016-12-09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3/124 , C08G73/12 , C08K3/36 , C08K7/26 , C08K9/10 , C08K2201/0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介电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及其制备方法,以双马来酰亚胺、烯丙基化合物、介孔二氧化硅、聚苯醚为原料,通过制备聚苯醚包覆介孔二氧化硅,并将其应用到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制备低介电高性能双马来酰亚胺树脂体系;本发明公开的方法具有工艺简单、适用性广等特点,所制备的材料在航空、航天及电子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6589375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098319.8
申请日:2016-12-0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G73/12 , C07C41/16 , C07C43/2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73/12 , C07C41/16 , C07C41/30 , C07C43/23 , C07C43/20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及其制备方法。将从木质素得到的衍生物2‑甲氧基‑4‑甲基苯酚与甲醛水溶液,在氮气氛围和酸性条件下合成5,5’‑亚甲基二(2‑甲氧基‑4‑甲基苯酚,再与溴丙烯反应,得到5,5’‑亚甲基二(1‑烯丙基醚‑2‑甲氧基‑4‑甲基苯),用于对双马来酰亚胺树脂进行改性。本发明中的烯丙基醚化合物来源于木质素衍生物,原料绿色可再生,减小了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对石油化工的依赖。本发明提供的改性树脂与传统石油基二烯丙基醚化合物改性双马来酰亚胺树脂相比,具有更好的热学和力学性能,可应用在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电气绝缘等高端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5838068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331900.3
申请日:2016-05-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K9/10 , C08K7/24 , C08K2201/011 , C08L2201/08 , C08L7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离子液体修饰碳纳米管杂化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氮气保护下,将乙烯基N杂环与2?氯乙胺盐酸盐共混加热,通过Menshutkin反应得到离子液体盐酸盐,中和后即得离子液体单体;一定比例单体与金属盐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得到一种含端氨基和过渡金属的离子液体;将得到的离子液体溶于水后,加入定量碳纳米管,超声分散,再加入引发剂进行表面引发聚合,产物经过滤、干燥后,得到一种聚离子液体修饰碳纳米管杂化材料。本发明通过聚离子液体包覆碳纳米管制成杂化材料,兼具增韧和催化功能;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便,易于控制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503254A
公开(公告)日:2016-04-20
申请号:CN201610014637.5
申请日:2016-01-11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4B38/08 , C04B38/06 , C04B35/4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4B38/08 , C04B35/468 , C04B35/63416 , C04B35/6365 , C04B38/061 , C04B38/0615 , C04B2111/00793 , C04B2111/0081 , C04B2111/28 , C04B2235/5454 , C04B2235/6562 , C08L25/08 , C08L27/06 , C08L33/14 , C08L33/26 , C08L75/04 , C04B38/062 , C04B38/0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酸钡泡沫陶瓷及其制备方法。以有机粘结剂、有机流变剂和有机分散剂为助剂,去离子水为溶剂,纳米钛酸钡为陶瓷原料,混合研磨后,形成具有一定固含量的浆料;将预处理过的聚合物海绵浸渍于浆料中挂浆处理后,经干燥,得到挂浆理想且无堵孔的钛酸钡泡沫陶瓷生坯,再经烧结得到钛酸钡泡沫陶瓷。本发明提供的泡沫陶瓷呈三维立体网络骨架结构,其骨架是由化学组成单一的纯净钛酸钡陶瓷组成。它集成了钛酸钡优异的介电性能以及泡沫陶瓷高孔隙率、低比重的特点,同时具有高强度。本发明提供的钛酸钡泡沫陶瓷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单、适用性广等特点,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375626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031921.4
申请日:2014-01-23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物质改性热固性树脂及其制备方法。按质量比,将100份熔融态的可热固化的树脂与1~10份环糊精微球混合均匀,经固化即得到一种生物质改性热固性树脂。环糊精微球经环氧氯丙烷改性环糊精反相乳液聚合制得,不仅具有优良的热稳定性、低的极性基团数量,而且微球的粒径小,有利于在较低含量下获得高的改性效果。该生物质改性热固性树脂兼具低介电常数和良好的热稳定性的特点,其中环糊精微球表面带有活性集团,通过调节环糊精微球的含量可实现促进热固性树脂的固化及改性热固性树脂的介电性能和热稳定性的控制。该制备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性高,成本低,所用试剂均为低毒或者无毒物质,适合大规模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111408A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10597066.8
申请日:2015-09-18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8G18/76 , C08G18/69 , C08G18/66 , C08G18/42 , C08G18/44 , C08G18/32 , C08G18/12 , C09D175/06 , C09D17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18/12 , C08G18/4202 , C08G18/4238 , C08G18/4277 , C08G18/4288 , C08G18/44 , C08G18/6588 , C08G18/698 , C08G18/7671 , C09D175/06 , C09D175/14 , C08G18/3206 , C08G18/3212 , C08G18/329 , C08G18/3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涂装设备用聚氨酯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将混合聚酯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混合物在反应釜中反应,制得异氰酸根-NCO封端的聚氨酯半预聚体,再与含羟基树脂反应,制得端基为-NCO封端的聚氨酯预聚体;加入扩链剂和有机铋催化剂,经真空脱泡、降压,将物料浇注入模具,经硫化和阶梯式后处理工艺,脱模,制得聚氨酯弹性体。该弹性体的硬度不低于邵A90,在甲乙酮中浸泡24h,其重量变化率不高于14%,完全满足涂装设备行业要求。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成本低、工艺简单、合成过程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017531A
公开(公告)日:2015-11-04
申请号:CN201510356795.4
申请日:2015-06-25
Applicant: 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硅氧烷包覆聚酰亚胺核壳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是在惰性气体保护下,将环氧基聚硅氧烷微球加入到二胺和N,N-二甲基乙酰胺组成的澄清透明溶液中;在温度为80~100℃的搅拌条件下反应,结束后降温至15~25℃,加入均苯四甲酸酐,再经过滤、甲醇洗涤,将得到的粗产物进行热酰亚胺化反应,得到一种聚硅氧烷包覆聚酰亚胺核壳微球。该核壳微球具有突出的热稳定性,且表面带有-NH2。提供的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来源广、工艺简单可控等优点;并可通过控制反应参数,调节核的内径与核壳微球的粒径;通过控制均苯四甲酸酐的加入方式与频率,可在聚硅氧烷微球表面生成聚酰亚胺壳,提高核壳微球的制备的产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