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溴酸盐在线荧光检测的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330395A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10683475.5

    申请日:2014-11-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溴酸盐在线荧光检测的装置,包括液体恒流系统、热反应系统、反应中止系统、荧光检测系统和信号采集处理系统,本发明基于在线加热和在线控制系统,通过在线调节酸碱试剂加入顺序和当量,精确控制反应体系的酸碱度,及时中止荧光猝灭反应,无需通过物理降温控制反应速度,操作简单、高效,避免了物理降温对于不同方位反应液的降温速率差异性较大的问题,解决了传统荧光分析中样品冷却中止处理中因物理降温因素造成反应不均匀而导致荧光强度变化稳定性较差的问题,分析效率高、结果稳定,可应用于待测样品中微量溴酸盐的快速准确分析。

    一种CsxWO3类过氧化物模拟酶的制备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977788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20658.3

    申请日:2014-05-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CsxWO3类过氧化物模拟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该CsxWO3类过氧化物模拟酶具有类过氧化物酶的活性,它能催化H2O2产生大量的羟基自由基,高效氧化底物3,3',5,5'-四甲基联苯胺产生显色反应。与葡萄糖氧化酶联用,可通过测定氧化后的3,3',5,5'-四甲基联苯胺的紫外吸收值,间接检测出溶液中葡萄糖含量,检测限为0.1μM。CsxWO3纳米材料相比于辣根过氧化物酶(HRP),具有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化学活性稳定等优点,且其催化效果和适用性都要高于天然过氧化物酶,可以作为天然过氧化物酶的替代物。

    一种脂溶性偶氮染料多组分快速检测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149208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75009.4

    申请日:2013-03-0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nventor: 林旭聪 谢增鸿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脂溶性偶氮染料多组分快速检测的方法,包括偶氮染料分散、磺化显色、连续光谱直接读取和计量模型同步分析。所述的脂溶性偶氮染料是苏丹红I~IV,所述磺化试剂是硫酸或氯磺酸,所述的磺化反应能显著改变脂溶性偶氮染料的本底颜色,反应后各组分间色差明显;所述的连续光谱数据采用偏最小二乘法所构建的矩阵计量模型计算,扫描波长范围为400~650nm,可以直接实现待测样品中脂溶性偶氮染料多组分的同时定量分析。本发明对待侧的样品中不同组分不需要进行色谱分离,同时采用磺化显色,避免本底色素的干扰,测定快速简便,可满足食品和饲料中苏丹红合成色素的同步快速检测要求。

    一种亲水-离子交换混合作用毛细管电色谱开管柱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2946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24091.0

    申请日:2010-10-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亲水-离子交换混合作用毛细管电色谱开管柱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开管柱聚合层由甲基丙烯酸离子型单体,2-甲基-3-丁烯氰极性单体和引发剂与交联剂组成,各组分重量百分比为离子型单体3.5%~7.0%,极性单体8.0%~27.0%,交联剂3.5%~7.0%,引发剂0.3%~1.0%,惰性溶剂60.0%~90.0%。所述开管柱中键合的氰基结构能够提供亲水色谱作用,羧基基团能够解离并产生正向电渗流,且与碱性胺基的正电荷能够产生离子交换作用,两者共同作用,有效解决了极性碱性物质在毛细管柱上硅羟基不可逆吸附、分离难的问题。本发明所提供的极性毛细管开管柱功能涂层采用化学键合修饰,具有亲水色谱-离子作用-的混合模式,对正电荷型碱性药物具有良好的分离效果,重现性好,适用于极性药物的毛细管电色谱微分离分析。

    毛细管在柱降解-分离-电化学检测联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614697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304830.2

    申请日:2009-07-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毛细管在柱降解-分离-电化学检测联用装置,包括柱上降解器、分离毛细管、电化学检测池和高压电源,其特征在于:在电渗流作用下,待测物质经柱上降解器和分离毛细管至由恒电位仪控制的电化学检测池,实现在线降解、毛细管分离及电化学检测,该装置适用于实现弱电活性物质在毛细管内快速在线降解、快速分离及电化学灵敏检测,避免了繁琐的柱前水解操作,简便快捷,效果良好,可应用于食品安全、环境监测、生化分析等领域。

    一种极性离子交换电色谱柱的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49427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710009868.8

    申请日:2007-11-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极性离子交换电色谱柱的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原料由中性化合物单体、离子化合物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和致孔剂组成。按照原料配方,将中性化合物单体、离子化合物单体和交联剂在毛细管中进行聚合反应,在聚合反应中加入致孔剂及引发剂,制备出极性离子交换电色谱柱。本发明极性离子交换电色谱整体柱解决了反相电色谱柱对于极性化合物分离困难的问题,可根据分离对象选用不同的离子交换模式,满足中性、酸性和碱性物质的连续快速分离要求;柱子通透性能好,适用较宽的pH范围和高浓度的缓冲盐体系;制备时不再需要在柱子两端烧塞子,也避免了填充柱子的困难。

    一种反相阴离子交换电色谱整体柱的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49426A

    公开(公告)日:2008-08-27

    申请号:CN200710009870.5

    申请日:2007-11-2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反相阴离子交换电色谱整体柱的原料配方及制备方法。制备原料由单体、交联剂、引发剂和致孔剂组成。按照上述原料配方,将各单体在毛细管中进行聚合反应,在聚合反应中加入交联剂、致孔剂及引发剂,制备出反相阴离子交换电色谱整体柱。本发明反相阴离子交换电色谱整体柱制备过程简单,只需一步聚合反应即可完成。由于本整体柱可产生正的电渗流,解决了碱性化合物分离中易拖尾、不出峰的问题,也可满足中性物质和离子性物质的连续快速分离要求;柱子通透性能好,适用高浓度的缓冲盐体系;制备时不再需要在柱子两端烧塞子,也避免了填充柱子的困难。

    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化学发光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1038274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008810.1

    申请日:2007-04-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化学发光检测装置,包括流动相的储液容器,用以传送流动相的高压泵,高压电源,高压泵经可输入样品的微流控制仪向接入检测池的分离毛细管电色谱柱供液,高压电源的两端分别施加于分离毛细管电色谱柱的进液端和检测池,检测池下方放置有用于采集待测物光信号的光电倍增管,光电倍增管的输出端经信号放大器与计算机连接。本发明将化学发光分析法和加压毛细管电色谱分离技术相结合,装置操作容易,检测灵敏度高,适合于食品安全、环境检测、临床医学等领域的应用,易于推广。

    多孔塑料光纤探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616C

    公开(公告)日:2005-01-26

    申请号:CN02102914.8

    申请日:2002-01-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塑料光纤探头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属于一种具有化学识别和检测功能,能够用于测定气体和水溶液中气体物质浓度的有机高分子功能聚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塑料的加工成型类。它由25%-30%功能单体、56%-60%交联剂、14%-17%致孔剂、0.5%引发剂和适量的指示剂用交联共聚聚合,然后经过萃取剂浸泡萃取除去致孔剂而成。该多孔塑料光纤探头具有成本低,孔穴多、孔径小(μm~nm级)、比表面大、高度的气透性和水不渗透性。物理化学稳定性好,透明传光,传输功率损耗小。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弹性,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适合传感探头的微型化。通过包络固定或共价结合具有化学识别能力的光化学指示剂,具有传感性能。与普通传光型塑料光纤的折射率相近,易于与之偶合端接,适合于遥感测定。

    多孔塑料光纤探头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362619A

    公开(公告)日:2002-08-07

    申请号:CN02102914.8

    申请日:2002-01-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孔塑料光纤探头及其制备方法。它是属于一种具有化学识别和检测功能,能够用于测定气体和水溶液中气体物质浓度的有机高分子功能聚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塑料的加工成型类。它由25%-30%功能单体、56%-60%交联剂、14%-17%致孔剂、0.5%引发剂和适量的指示剂用交联共聚聚合,然后经过萃取剂浸泡萃取除去致孔剂而成。该多孔塑料光纤探头具行成本低,孔穴多、孔径小(μm~nm级)、比表面大、高度的气透性和水不渗透性。物理化学稳定性好,透明传光,传输功率损耗小。有一定的机械强度和弹性,易于加工成各种形状,适合传感探头的微型化。通过包络固定或共价结合具有化学识别能力的光化学指示剂,具有传感性能。与普通传光型塑料光纤的折射率相近,易于与之偶合端接,适合于遥感测定。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