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沥青混合料质量的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3438B

    公开(公告)日:2015-05-13

    申请号:CN201310469551.8

    申请日:2013-10-09

    Abstract: 一种沥青混合料质量的控制方法,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沥青膜厚度参数的施工过程中沥青混合料质量预测、监测、调整和优化的质量控制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沥青混合料生产过程中,材料变异性对沥青混合料影响无恰当控制方法而提出的一种沥青混合料质量的控制方法。一、建立数据库;二、对现场混合料质量进行预测和监测;其中所述现场混合料是由沥青、集料与矿粉混合而成;三、对现场混合料质量进行冷料和热料比例的调整,根据调整后的生产配合比进行拌合,控制沥青混合料级配组成,即完成了沥青混合料质量的控制方法。本发明应用于质量控制领域。

    一种一维自组装有序TiO2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93342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55505.2

    申请日:2014-06-10

    Abstract: 一种一维自组装有序TiO2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它属于新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维自组装有序TiO2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目的是要解决现有TiO2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复杂及二者结合程度差的问题。方法:一、清洗,得到清洗后Ti片;二、配制含有氧化石墨烯的电解液;三、氧化处理,得到氧化后Ti片;四、清洗干燥,得到无定形的TiO2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五、真空热处理,得到锐钛矿型一维自组装有序TiO2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本发明主要用于制备一维自组装有序TiO2纳米管/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

    超声辅助相转移萃取和梯度升温、减压技术联合操作进行烷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33828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10101143.2

    申请日:2012-03-31

    Inventor: 张磊 杨春晖 李季

    Abstract: 超声辅助相转移萃取和梯度升温、减压技术联合操作进行烷氧基硅烷的合成方法和装置,它涉及烷氧基硅烷合成及提纯方法和装置。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合成烷氧基硅烷方法存在反应收率低、反应原料未充分利用和产品中由于氯化氢含量高而使产品保存周期短的技术问题。方法是将氯硅烷及醇类分别雾化后在超声振荡条件下接触反应后采用相转移萃取剂萃取,反应分为六段,前五段为加料段,第六段为回流段。反应釜顶部安装有填料塔,回流冷凝器底端的出口与填料塔顶端的进口连通。运用化学动力学平衡原理,通过梯度加料、梯度提高真空度、梯度升温可以使反应速率常数不断提高,由于分段加料可以充分利用原料,同时有效控制乙醇过量,减少四烷氧基硅烷的生成,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一种用于超薄柔性膜材拉伸性能测试用的夹具

    公开(公告)号:CN102680320B

    公开(公告)日:2013-12-04

    申请号:CN201210187102.X

    申请日:2012-06-08

    Abstract: 一种用于超薄柔性膜材拉伸性能测试用的夹具,它涉及一种夹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超薄柔性膜材拉伸性能测试用的夹具,以解决现有的柔性薄膜拉伸性能测试用夹具不能用于夹持结构复杂且宽度较大的柔性薄膜材料用于拉伸测试,适用性较差的问题,它包括第一夹具体、第二夹具体和底座,第二夹具体和第一夹具体前后水平贴靠设置,且第二夹具体和第一夹具体可拆卸连接,第二夹具体的下端面设置有与第二夹具体可拆卸连接的底座,底座用于连接拉伸试验机。本发明用于超薄柔性膜材的拉伸测试。

    一种油分对沥青高温性能的测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7361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64549.X

    申请日:2013-05-07

    Abstract: 一种油分对沥青高温性能的测算方法,它涉及一种路用沥青高温性能的测算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沥青生产过程中,油分对沥青高温性能影响测试过程效率较低的问题。方法:一、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基质沥青进行动态正弦应变测试,得到表征沥青高温性能的指标;二、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低油分含量的改性沥青Ⅰ进行动态正弦应变测试,得到表征沥青高温性能的指标;三、利用动态剪切流变仪对高油分含量的改性沥青Ⅱ进行动态正弦应变测试,得到表征沥青高温性能的指标;四、建立标准曲线,得到回归方程;通过回归方程即可以对任意油分掺量条件下油分对沥青高温性能的测算。本发明可用于油分对沥青高温性能的测算。

    纳米氧化锆/陶瓷增强体预制件的制备方法及利用该预制件制备轻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65533A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344114.9

    申请日:2012-09-17

    Abstract: 纳米氧化锆/陶瓷增强体预制件的制备方法及利用该预制件制备轻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它涉及预制件的制备方法以及利用该预制件制备轻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方法制备的预制件强度低以及轻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低的问题。制备方法:一、制备纳米氧化锆前驱体;二、将陶瓷增强体与纳米氧化锆前驱体溶液混合,进行预制件成型并烧结处理,即得到纳米氧化锆/陶瓷增强体预制件,将本发明制备的预制件与轻金属复合,制备轻金属基复合材料。本发明制备的预制件的压缩强度提高了50~100%,轻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5~20%。本发明应用在航天、汽车以及民用工程领域。

    基于工业CT机的沥青混合料数字成像精度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44566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78593.3

    申请日:2012-11-22

    Abstract: 基于工业CT机的沥青混合料数字成像精度测试方法,涉及土木工程领域。它为了解决现有的X-ray CT技术存在无法准确、可靠获取沥青混合料数字成像精度的问题。该方法为启动工业CT机,对CT机进行暖机处理;在发射X射线出口处覆盖金属片;将待扫描标准试件放到旋转台中心,发射X射线;将旋转台做360度旋转,从控制软件操作界面中观察旋转过程中待扫描标准试件轮廓是否超出了该界面窗口范围,若超出范围,调整待扫描标准试件沿着X射线方向前后坐标位置;反之,进入对待扫描标准试件扫描状态;扫描结束后停止发射X射线,通过CT机软件对标准试件进行图像重构,比较扫描成像下体积参数与真实体积参数差异,获取数字成像精度。

    制备甲硅烷气体的管式反应器及使用其制备甲硅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20178A

    公开(公告)日:2010-12-22

    申请号:CN201010266194.1

    申请日:2010-08-30

    Abstract: 制备甲硅烷气体的管式反应器及使用其制备甲硅烷的方法,涉及制备甲硅烷气体的反应器及使用其制备甲硅烷的方法。解决现有制备甲硅烷气体的釜式反应器安全性能差、单釜甲硅烷气体产率低、不能实现连续化生产的问题。反应器为管式反应器,管式反应器由第一壳体、第二壳体、冷却水盘管、第一筛网和第二筛网构成;及管式反应器由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电机、搅拌桨和一组折流板构成。方法:填装催化剂,向反应器中通反应液,进行反应;生成的粗硅烷通入冷凝器处理,生成液回流至反应器反应;生成液中三烷氧基硅烷含量达标后,生成液通入精馏塔进行精馏分离。本发明反应器简单、安全性好、实现连续化操作,甲硅烷产量及产率高、纯度高。

    连续生产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反应系统及其合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92426A

    公开(公告)日:2007-12-26

    申请号:CN200710072565.0

    申请日:2007-07-25

    Abstract: 连续生产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反应系统及其合成方法,涉及一种合成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反应装置及合成方法,它解决了目前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的合成反应周期长、能耗高、生产成本高、初产品中含有较多的氯化氢等问题。它的乙醇储罐底部的出液口与第二热交换器的进液口连通,第二热交换器的出气口与气提塔下部的进气口连通,气提塔顶部的出气口与第三热交换器的进气口连通,第三热交换器的出气口与第一抽气陶瓷泵的进气口连通,第三热交换器的出液口与酯化反应器的进液口连通。本发明利用酯化反应生产氯丙基三乙氧基硅烷。本发明方法具有耗能低、产品纯度高、反应周期短、生产成本低的优点。本发明设备结构简单,便于操作,节省占地空间。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