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227008A
公开(公告)日:2008-07-23
申请号:CN200810063876.5
申请日:2008-01-1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16 , H01M4/8605 , H01M4/96 , Y02E60/527
Abstract: 折流板空气阴极微生物燃料电池,它涉及一种微生物燃料电池。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微生物燃料电池阳极多采用碳纸或碳布,产电微生物的生物附着量少、内阻较大、能量密度很低、能耗太多的问题。本发明空气阴极为表面上覆盖碳布的圆筒式塑料基体组成,表面上覆盖碳布的圆筒式塑料基体上设有通孔,塑料折流板设置在空气阴极的一侧,塑料折流板的上端与密封盖的底面固定连接,塑料折流板的下部设有折流角板。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采用三维复合型阳极代替碳纸碳布,有效地提高了生物的附着量,增加了电子收集面积,提高了输出的能量。将阴极置于阳极室中,增大了接触面积,减少了电极间距,有效地降低了反应器内阻,大大提高了功率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101188306A
公开(公告)日:2008-05-28
申请号:CN200710144804.9
申请日:2007-12-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H01M8/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Abstract: 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利用秸秆发电的方法,它涉及一种燃料电池及发电的方法。本发明能够解决农作物秸秆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特别是秸秆固体在MFC中没有直接利用的问题。本发明的微生物燃料电池由容器、催化阳极、阳极导线、空气阴极、阴极导线、阴极盖和密封盖组成。本发明的方法为:一、秸秆的预处理;二、秸秆的解毒处理,得到秸秆固体底物和秸秆液体底物;三、电池的启动;四、处理秸秆固体底物或秸秆液体底物。本发明用秸秆固体底物产电时,电池最大功率密度达到502mW/m2,降解率为45%左右。用秸秆液体底物产电时,最大功率密度达到1288mW/m2,COD的降解率为60%。本发明的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无污染、节约成本,缓解了能源危机并且农村秸秆得到了有效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168748A
公开(公告)日:2008-04-30
申请号:CN200710144429.8
申请日:2007-10-1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16
Abstract: 用于燃料酒精生产的原料微波预处理方法,它涉及制取燃料酒精前原料的预处理的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各种预处理方法中成本过高、能耗过大或者条件过于剧烈等缺点,以及生产周期长、造成二次污染的问题。本发明步骤如下:取已平衡水分的基质粉末10g,按固液比1∶30~50加入水,放入微波处理器中,在600~1000W的条件下进行预处理30~60min,之后进行洗涤过滤,预处理完成。它在保证预处理效果的前提下,简化工艺过程,缩短处理时间,降低生产能耗和成本,同时不会造成二次污染,易于实现工业应用。本发明的最优条件是分别通过对液固比、加热时间以及微波功率进行优化后所得出,在最优条件下分别获得49.1%的葡萄糖转化率,21.1%的木糖转化率和76%的理论乙醇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145620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710144550.0
申请日:2007-11-0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Abstract: 微生物燃料电池及其处理啤酒废水的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处理啤酒废水方法存在温度对处理效率影响大、成本高、出水的COD偏高的问题。本发明的微生物燃料电池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阴极固定在开口端,阳极固定在封闭端,阴极、阳极与筒体1之间形成燃料室,阴阳极之间不加入任何阳离子交换膜。本发明以啤酒废水中的土著微生物作为菌源,启动反应器;利用微生物分解代谢降低有机物浓度同时获得电能。本发明中啤酒废水COD去除率在85%以上,最高可达98%;出水的COD小于450mg/L,最低出水的COD可达20mg/L。本发明具有方法简单、装置结构简单、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处理效果和产电量受温度影响较小,适于大规模的推广与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778014B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311788946.4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土壤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活性氧携带氧化剂在去除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活性氧携带氧化剂在去除土壤中有机污染物的应用,所述活性氧携带氧化剂中的活性氧质量含量为19~24%。本发明采用一种新型活性氧携带剂作为氧化剂应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该氧化剂呈粉末状,储运安全性高。活性氧携带剂溶于水能够缓慢释放活性物质,氧化剂利用率高于同类型的过氧化物,修复效率基本不受环境酸碱度影响。同时仅通过添加氧化剂,便可实现土壤有机污染物的高效去除。相对于过硫酸盐和高锰酸盐,活性氧携带剂不会产生氧化剂残留,副作用小,几乎不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8002082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351203.9
申请日:2024-03-26
IPC: B01J20/20 , B01J20/24 , B01J20/30 , C02F1/28 , C02F101/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氨基与氧化镁复合修饰的氧气活化生物炭基重金属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生物炭在包含氧气的气体中于400~500℃进行氧气活化30~60min,得到氧气活化生物炭;所述气体中含有的氧气的体积百分含量为10~50%;用水将氧气活化生物炭与镁盐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然后经干燥和热解,得到氧化镁/氧气活化生物炭;将氧化镁/氧气活化生物炭浸渍于氨基酸溶液中并进行超声处理,再经振荡处理与干燥,制得氨基与氧化镁复合修饰的氧气活化生物炭基重金属吸附剂。本发明得到的重金属吸附剂可以快速处理低浓度重金属废水,吸附性能优异,产泥量低,并能优化重金属沉淀的分离和重金属的回用。
-
公开(公告)号:CN11188153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010797675.9
申请日:2020-08-1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灰绿融合的海绵建设效果评价方法,本发明涉及海绵建设效果评价方法。本发明要解决现有绿色海绵设施的建设与管网排水能力评价无法同步计算的问题。方法:一、将城市管网排水系统中的检查井及管道按顺序依次构建入ArcFOG排水系统模型中;二、对计算区域进行集水区划分,并根据地块类型分别对各个集水区属性进行定义;三、对计算区域进行坡度等级划分,并对各个集水区设置相应的坡度等级;四、将城市雨量站信息分配至相对应集水区中;五、将各个绿色海绵设施模块构建入相对应集水区;六、将各个降雨重现期下的降雨量构建入;七、计算及评价。本发明用于基于灰绿融合的海绵建设效果评价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639583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459587.1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水环境治理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电化学修复装置对水体和底泥同步修复的方法,本发明中的提供的修复方法不同于传统强化传输氧气或硝酸盐等电子受体进入底泥的方法,而是能够在一个装置的纵断面依次形成好氧和厌氧两个反应区,厌氧区(底泥)中污染物的电子以泥水两相的氧化还原电位差为驱动力定向泵出至水体,因此,底泥和水体中的污染物可分别进行污染物氧化降解和还原降解,从而实现水体和底泥的同步修复。
-
公开(公告)号:CN116395690A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310249243.8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1B32/342 , C01B32/324 , H01M8/0234 , H01M8/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硫酸活化生物质制备高机械强度炭颗粒的方法及其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将洁净干燥的生物质粉碎得到生物质粉,加入硫酸混合均匀,活化得到浆料;(2)将浆料放入制条机中制成条状物后再搓成球状颗粒,再低温烘干以实现表面硬化;(3)在惰性气体氛围中,将表面硬化的球状颗粒置于管式炉内进行热解,随后冷却至室温、洗涤、干燥,得到高机械强度炭颗粒。本发明中的生物质经硫酸活化后可自粘结成型,制备的炭颗粒抗压强度高,比表面积大,性能稳定,生产成本低。可作为电极材料构建微生物电化学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6375193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215840.9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C02F3/28 , C02F3/00 , C02F101/30 , C02F103/34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海藻酸钠包覆的三维铁碳凝胶、制备方法及其在直接种间电子传递中的应用,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海藻酸钠和交联剂溶液间的离子交换,将铁基材料和碳基材料交联在一起,通过冷冻干燥和高温煅烧过程制备成三维铁基和碳基的复合三维铁碳凝胶。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三维铁碳凝胶中的铁碳紧密复合且具有一定机械强度,使其在难降解高浓度抗生素制药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系统中稳定、高效地发挥强化直接种间电子传递的作用,进而提高厌氧产甲烷的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