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形式梯度帽形复合结构
    1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455298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0602481.4

    申请日:2020-04-2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分形式梯度帽形复合结构,包括:平面区、过渡区以及分形区;所述平面区的帽顶为平直面;所述过渡区连接在平面区和分形区之间,实现平面区帽顶与分形区的帽顶在几何构型上的连续过渡;所述分形区的帽顶由外向内为逐渐减缓的波浪形几何形状的分形结构;所述平面区、过渡区和分形区分别由骨架式复合三明治结构板制成,所述骨架式复合三明治结构板由内外平板及中间骨架夹层组成;所述平面区、过渡区以及分形区所包围的帽形包围空间内分别填充扇形蜂窝结构;所述扇形蜂窝结构由扇形蜂窝单元组成。上述的复合结构能够提高帽形梁的多重耐撞性能,最大程度的提高乘员的安全保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金属滤袋对接装置
    132.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440605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2125186.7

    申请日:2020-09-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刘晓颖 黄家赞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金属滤袋对接装置,它包括公接头、母接头及弹性密封垫圈,公接头与母接头对接的一端为对接端,公接头的对接端外缘沿周向均匀间隔地布设有若干凸片,母接头的对接端侧壁上沿周向均匀间隔地开设有若干能与所述凸片一一对应卡接的回形槽,回形槽的槽口位于所述母接头的对接端靠近所述公接头的侧壁端面上,若干回形槽的朝向一致,弹性密封垫圈设于所述公接头与母接头的对接端之间。它具有如下优点:锁接效率高,同轴度高,防止久用疲劳失效,密封性好。(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遥控货物运载装置
    1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69454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631016.7

    申请日:2016-06-2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遥控货物运载装置,包括遥控器、折叠椅状运载主体、控制机构、驱动运载装置直向运动的第一驱动机构及驱动运载装置转向运动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遥控器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用于发射电磁波信号给所述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安装在所述运载主体上,所述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和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运载主体的两后车轮前进或后退;所述第二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运载主体的两前车轮向左或向右转向。本装置可折叠,方便携带;通过控制机构控制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进而实现装置进行直向运动和转向运动;铝型材的使用使得装置既坚固又轻便。

    复合扩管吸能机构
    13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929533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958793.3

    申请日:2021-05-0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扩管吸能机构,包括复合扩管,所述复合扩管由内而外依次设置有轴芯、转化管及强化管;所述轴芯、转化管及强化管同轴设置;所述轴芯的外部四周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一支撑柱;所述转化管的内部四周均匀设置有多个第二支撑柱;所述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均设置于所述轴芯与转化管之间,且所述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间隔设置;所述的第一支撑柱及第二支撑柱的长度方向均与所述轴芯的中心轴平行;所述复合扩管的底部设置有锥台;所述强化管的外部设置有多个环状丝束环。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现吸收高速碰撞给与驾驶员和乘客的冲击伤害,从而有效保障人们生命及财产安全。

    一种反手性结构及吸能缓冲结构、汽车车身

    公开(公告)号:CN212775299U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21203026.3

    申请日:2020-06-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手性结构及吸能缓冲结构、汽车车身,反手性单元具有旋转负泊松比结构,在承载过程中通过韧带将受力传导至节圆上,使得节圆具有旋转的趋势,同时会把韧带卷起,形成压缩截面缩小,拉伸截面增大的负泊松比状态。当韧带变形结束后,节圆与节圆进行挤压,此时进入第二个变形阶段,由于三个反手性单元分别位于三维坐标中三个相互垂直的平面内,且三个节圆均相交连接共形成六个连接点,使得该混合手性结构在受到撞击时三个节圆不容易错位或变形,整体结构稳定,使得其承载能力和能量吸收能力较强。

    一种减振吸能的复合式胶囊

    公开(公告)号:CN212455305U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2022207037.5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减振吸能的复合式胶囊,包括类橄榄结构的内芯和复合管,该内芯过盈配合装设在复合管内;该内芯包括三组类橄榄结构单元,每组类橄榄结构单元中:包括两个类橄榄结构单元,每个类橄榄结构单元都包括两沿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正多边形的端板,该两端板的每个顶角间都固接有固杆,该固杆呈中间高两端低的结构以使类橄榄结构单元呈类橄榄结构,且两类橄榄结构单元的一端板对齐背靠固接在一起;该三组类橄榄结构单元呈品形固定堆接在一起;该复合管呈三明治结构且包括外防护管、芳纶纤维夹层和内防护管,芳纶纤维夹层固定夹设在外防护管和内防护管间。它具有如下优点:具有减振吸能及能够多次利用及小位移的效果。(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