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445030B
公开(公告)日:2024-11-15
申请号:CN202310262863.5
申请日:2023-03-14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9D7/62 , C09D175/04 , C08J7/04 , C08J7/046 , C08L6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透明纳米氧化物水相分散体、纳米复合聚氨酯涂布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首先公开透明纳米氧化物水相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向纳米氧化物中加入柠檬酸和水,混合均匀,反应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离心得到纳米氧化物沉淀,向纳米氧化物沉淀中加入水和碱,混合均匀,即得。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了纳米复合聚氨酯涂布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采用柠檬酸对纳米氧化物进行表面修饰,修饰后的纳米氧化物可稳定分散在水溶液中得到透明纳米氧化物水相分散体,其与水性聚氨酯均匀混合得到纳米复合聚氨酯涂布胶,其涂在PET基材表面后,有效减少了彩虹纹现象,且透过率较高、雾度较低,硬度提高,优化了材料整体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56546B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110297656.4
申请日:2021-03-19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分散PtM合金纳米颗粒或纳米团簇体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金属铂前驱体溶液溶于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得到料液A;将金属M前驱体溶液溶于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得到料液B;将还原剂溶于水和醇混合溶液中,得到料液C;开启超重力反应器;将料液A、料液B、料液C通过蠕动泵导入到超重力反应器,反应后得到PtM纳米合金分散体溶液;将PtM纳米合金分散体溶液离心洗涤后,分散在水中,得到单分散PtM合金纳米颗粒或纳米团簇体。本发明得到的PtM合金纳米颗粒形貌可控、分散较好、粒径分布窄、颗粒粒径≤10nm;得到的单分散PtM合金颗粒团簇体粒径20‑300nm之间。
-
公开(公告)号:CN118307022A
公开(公告)日:2024-07-09
申请号:CN202310023504.4
申请日:2023-01-06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线形纳米碳酸钙粉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线形纳米CaCO3粉体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的原料:纳米碳酸钙:50wt%‑90wt%,表面活性剂:10wt%‑50wt%;所述纳米CaCO3呈线形,线形直径为5‑50nm,长径比为20‑200:1,所述纳米CaCO3晶型为无定形或无定形与球霰石、文石、方解石型中一种或多种。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线形纳米碳酸钙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线形纳米碳酸钙粉体和线形纳米碳酸钙分散体,是具有不同直径、长径比、表面活性剂、晶型且分散良好、稳定的线形纳米CaCO3,不同晶型、形貌、大小的CaCO3有不同的功能和应用,扩大纳米CaCO3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328762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0389817.1
申请日:2023-04-12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IPC: B01J23/46 , B01J23/745 , B01J23/75 , B01J23/72 , B01J23/755 , B01J23/06 , B01J23/26 , B01J23/42 , B01J23/34 , B01J35/33 , B01J35/50 , B01J35/30 , B01J19/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基金属催化剂及其超重力宏量制备方法,该碳基金属催化剂包括载体和活性中心;所述载体为碳材料;所述活性中心为活性金属:钌、铁、钴、铜、镍、锌、铂、铬、锰、铱;所述活性金属原子通过超重力技术与金属螯合剂络合并均匀负载至载体上;所述活性金属的负载量约为1‑5wt%;所述活性金属以单原子和/或原子团簇和/或颗粒的形式存在于载体上;所述碳基金属催化剂在1000mA/cm2电流密度下过电位为150‑300mV,并稳定工作500小时以上。还公开了使用超重力法宏量制备碳基金属催化剂的方法。该方法使用环境友好型溶剂,可以有效缩短反应时间,提高反应效率,降低反应温度,降低反应温度,从而有效降低规模化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897285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0009828.2
申请日:2023-01-03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透明纳米碳酸钙水相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水相分散体由纳米碳酸钙、水、改性剂和分散剂组成;所述纳米碳酸钙、水、改性剂和分散剂质量比为1‑3:5‑10:0.5‑1:0‑1;所述纳米碳酸钙粒径为5‑100nm;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水相分散体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制备出的透明纳米碳酸钙平均粒径为5‑100nm;制备出的透明纳米碳酸钙水相分散体可以在水中稳定分散30天以上;制备出的透明纳米碳酸钙水相分散体在呈透明状;超重力旋转填充床收率高,可达70%以上;制备出的纳米碳酸钙可分散在不同种水中,且分散稳定透明。
-
公开(公告)号:CN115403795B
公开(公告)日:2024-02-06
申请号:CN202210852849.6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色增强的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公开了显色增强的光学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光扩散纳米粒子与改性剂置于反应器内进行反应,经离心得到改性光扩散粒子;将改性光扩散粒子分散于溶剂中,加入偶联剂,得到含有双改性光扩散粒子的分散液A;将分散液A与量子点或染料混合均匀,得到分散液B;将分散液B与成膜基材混合均匀,蒸发去除溶剂,得到分散液C;将固化剂加入分散液C中,经涂布固化得到光学薄膜。进一步公开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光学薄膜。本发明光学薄膜具有光学性能强,膜层整体厚度低、成本低以及节能环保的特点,量子点复合膜的荧光强度增强了100%~170%,涂料薄膜显色增强了10%~30%。
-
公开(公告)号:CN116237052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268525.2
申请日:2023-03-15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心纳米聚集体微球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所述空心纳米聚集体微球催化剂,表面由活性纳米颗粒组成,内部为空心结构;所述活性纳米颗粒分散到溶剂中形成分散体或悬浮液,然后通过喷雾干燥结合成的活性空心纳米聚集体微球;所述活性纳米颗粒粒径为2‑100nm;所述空心纳米聚集体微球的粒径为1‑30μm。本发明利用空心纳米聚集体微球催化剂对废旧聚酯进行催化降解反应,其中,活性空心微球可以与产物过滤分离;活性纳米颗粒与磁性纳米颗粒混合喷干制得的复合磁性空心纳米聚集体微球也可以与催化产物迅速磁性分离,两者均能在较低温度下快速降解聚酯,目标单体产物收率达90%以上。
-
公开(公告)号:CN11608285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11592710.9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有机试剂中单分散的纳米碳酸钙所形成的透明液相分散体及其制备方法:主要采用超重力技术,在旋转填充床中完成不同晶型、形貌且不同表面改性剂的纳米碳酸钙及其所形成在不同有机试剂中的透明液相分散体的制备;原料在油包水型反向微乳液体系中发生反应,并通过原位改性得到纳米碳酸钙产物,过程包含预混、中和反应和碳化反应;去除产物中的液相介质后得到不同晶型、形貌且不同表面改性剂的纳米碳酸钙粉体,将其再分散到不同有机试剂中制备出单分散的纳米碳酸钙所形成的透明液相分散体;本发明合成的纳米碳酸钙粒子大小均匀,在有机试剂中单分散,可应用于制备有机无机复合材料、多孔材料、空心材料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540379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210852849.6
申请日:2022-07-19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 宁波长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显色增强的光学薄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公开了显色增强的光学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光扩散纳米粒子与改性剂置于反应器内进行反应,经离心得到改性光扩散粒子;将改性光扩散粒子分散于溶剂中,加入偶联剂,得到含有双改性光扩散粒子的分散液A;将分散液A与量子点或染料混合均匀,得到分散液B;将分散液B与成膜基材混合均匀,蒸发去除溶剂,得到分散液C;将固化剂加入分散液C中,经涂布固化得到光学薄膜。进一步公开了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光学薄膜。本发明光学薄膜具有光学性能强,膜层整体厚度低、成本低以及节能环保的特点,量子点复合膜的荧光强度增强了100%~170%,涂料薄膜显色增强了10%~30%。
-
公开(公告)号:CN115216032A
公开(公告)日:2022-10-21
申请号:CN202110430839.9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北京化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有机骨架团簇体、复合材料团簇体及制备方法,所述金属‑有机骨架团簇体,是由金属‑有机骨架颗粒组成,所述金属‑有机骨架团簇体的粒径为1‑10μm,整体呈球形或近似球形;所述金属‑有机骨架团簇体的颗粒间孔尺寸为2‑80nm,总孔体积为0.5‑5.0cm3/g。本发明通过喷雾干燥预先合成的具有不同粒径分布范围的金属‑有机骨架颗粒,不受限于金属‑有机骨架材料合成所需要的温度、浓度、反应时间的限制,可以得到大部分金属‑有机骨架团簇体,且颗粒排布紧密,形貌较为均一,适合大规模制备、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