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76253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1107633.2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04B5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由侧翻式的双级拍门,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双级拍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形拍门组件,拍门组件包括第一级拍门(2)和第二级拍门(3),第一级拍门(2)通过第一铰门铰组件(41)在门座(1)上,第二级拍门(3)通过第二门铰组件(42)设置在第一级拍门(2)上。本发明拍门包括一级门页、二级门页、门座,门铰组件既能保证水泵开机时拍门能够被顺利、及时的打开,又能保证关机时拍门利用一部分重力及时关闭,极大程度减小撞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138122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82793.X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立体式集成智能雨水花园,包括雨水净化区、蓄水池、集水管、储水箱和自动控制系统。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立体式集成智能雨水花园的应用方法。地面的雨水净化区与屋顶的植被区对雨水进行净化,形成立体式雨水花园。雨水经过净化后存储和多元利用,实现集成式多功能雨水花园。自动控制系统对雨水花园的运行进行自动化控制,遇到紧急情况时,可通过现场控制端对工作模式进行控制,在无人值守时,亦可通过远程控制端对工作模式进行远程控制,创建智能化的雨水花园,助力智慧城市建设。
-
公开(公告)号:CN108661011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810790873.5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E02B3/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折叠式决口封堵装置及其应用方法。封堵装置,包括第一、二主桩、第一、二钢柱、可折叠截水挡板组、牵引机构。应用方法:在发生决口的时候,在堤坝决口两侧的倾斜面上打入主桩,钢柱嵌套在主桩上。将折叠的截流挡板组首端铰接在钢柱上,钢柱两端的主绳索穿过截水挡板组的滑动机构上,并与决口另一侧的主桩相连。截流挡板组的末端通过牵引索与决口另一侧的主桩上的牵引机构相连,收紧决口两侧的副绳索,使上下两根主绳索处于受力状态,截水挡板组可在主绳索上自由滑动。通过牵引机构作用,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形成截水挡墙。本发明结构简单,能够快速高效部署;操作简单,模块化设计,能够应对不同的决口状况。
-
公开(公告)号:CN107676253A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11107633.2
申请日:2017-11-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04B5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B5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由侧翻式的双级拍门,属于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双级拍门,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半圆形拍门组件,拍门组件包括第一级拍门(2)和第二级拍门(3),第一级拍门(2)通过第一铰门铰组件(41)在门座(1)上,第二级拍门(3)通过第二门铰组件(42)设置在第一级拍门(2)上。本发明拍门包括一级门页、二级门页、门座,门铰组件既能保证水泵开机时拍门能够被顺利、及时的打开,又能保证关机时拍门利用一部分重力及时关闭,极大程度减小撞击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715586B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610035774.7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04D29/40
Abstract: 一种水力性能优异的灯泡体前置式贯流泵装置进水流道及应用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泵站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特征是:将灯泡体从出水流道内移出,彻底解决因出水流道内水流的流动属性为扩散流动而极易产生旋涡的问题;将灯泡体置于进水流道内,利用进水流道内水流的流动属性为收缩流动的特点,保证水流流经灯泡体时不因脱流而产生旋涡;所述进水流道沿水流方向顺序分为直线形进口段、灯泡体过流段和瓶颈形圆台整流段,在灯泡体过流段与水泵叶轮室之间设置用于调整进水流态的瓶颈形圆台整流段。应用本发明所得到的灯泡体前置式贯流泵装置进水流道不仅水力性能优异,而且彻底解决了灯泡体后置式贯流泵装置出水流道内的旋涡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74576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077253.4
申请日:2016-11-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C02F3/32 , C02F3/10 , E02B5/00 , E02B5/08 , C02F101/16 , C02F101/20 , C02F1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 C02F3/32 , C02F3/105 , C02F2101/105 , C02F2101/16 , C02F2101/20 , C02F2101/30 , E02B5/00 , E02B5/082 , E02B5/087
Abstract: 一种双向净化的景观溢流渠道,包括进(出)水渠道,第一、二排涝闸门、第一、二逆向景观渠道闸门、第一、二正向景观渠道闸门;进(出)水渠道的第一、二侧壁之间沿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第一、二、三、四隔墩,第一侧壁与第一隔墩之间、第四隔墩与第二侧壁之间分别形成第一、二逆向景观渠道;第一、二隔墩之间、第三、四隔墩之间分别形成第一、二正向景观渠道;所述第一、二逆向景观渠道内分别设置所述第一、二逆向景观渠道闸门;第一、二正向景观渠道内分别设置所述第一、二正向景观渠道闸门;第二、三隔墩对应端之间分别设置所述第一、二排涝闸门。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渠道的工作方法。本发明巧妙的利用闸门实现景观渠道的双向净水,生物球可以及时更新替换,且兼顾排涝,结构对称、美观、维修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5574288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610018554.3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性能大流量泵站进水流道三维形体过流面的设计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泵站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对大流量泵站进水流道进行三维流场数值仿真,为掌控进水流道三维形体过流面的流态及水力性能提供必要条件;采用以进水流道三维形体过流面水力性能指标达到最优为要求的设计方法;将进水流道三维形体过流面的主要几何尺寸分为I级尺寸和II级尺寸,并以它们为几何变量构建进水流道三维形体过流面,采用单因素分步优化的方法对各种型式进水流道的I级尺寸和II级尺寸进行优化计算,给出I级尺寸和II级尺寸的最优取值范围。应用本发明设计的进水流道具有水流平顺均匀、水力性能优异等优点,可保障水泵机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
-
公开(公告)号:CN105608287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610018693.6
申请日:2016-01-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流量泵站出水流道三维形体过流面的设计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泵站技术领域。其特征是:对大流量泵站出水流道进行三维流场数值仿真,为掌控出水流道三维形体过流面的流态及水力性能提供必要条件;采用以出水流道三维形体过流面水力性能指标达到最优为要求的设计方法;将影响出水流道三维形体过流面的流态及其水力性能指标的主要几何尺寸分为I级尺寸和II级尺寸,并以I级尺寸和II级尺寸为几何变量,构建出水流道三维形体过流面;根据对各种型式出水流道优化计算的结果并兼顾控制泵站土建尺寸的要求,得到I级尺寸和II级尺寸的最优取值范围。应用本发明设计的出水流道具有水流转向有序、扩散均匀、流道水头损失小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567370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29133.6
申请日:2016-10-3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E02B1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B13/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农业水利工程技术领域,一种用于农业灌溉的生态渠道,具体涉及到U型渠道,包括渠道本体(1)及沿渠道侧方纵向布置的一定长度、边坡系数m较大的生态斜坡(2)。生态斜坡(2)根据渠道两侧的可利用空间向一侧或两侧延伸布置;延伸布置的生态斜坡(2)与渠道本体(1)之间一体连接;生态斜坡(2)的顶部与渠顶齐平。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生态渠道的应用。本发明设置的生态斜坡(2)在渠侧不影响正常的灌溉输水功能,同时也能发挥生态的功能。尤其在夏季温度较高、每次灌溉结束渠道退水时,生态斜坡不仅是蛇、蛙等动物的绝佳逃生场所,又方便人员随时进入渠道清理杂物,节约了大规模清淤疏浚而投入的人力物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895145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0329842.6
申请日:2015-06-1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力性能优异的簸箕形进水流道及其应用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泵站技术领域。所述簸箕形进水流道沿水流方向设有直线进口段、簸箕形转向段和喇叭管整流段等3段,各段具有不同的几何特征和作用;在直线进口段的中部设置整流隔板、在簸箕形转向段的中部设置防涡隔板;所述直线进口段、簸箕形转向段、喇叭管整流段和直线进口段的整流隔板、簸箕形转向段的防涡隔板均为独立的钢筋混凝土预制部件,各部件在工厂制作,运送至泵站工地后进行现场装配,组成完整的簸箕形进水流道。本发明提供的簸箕形进水流道水力性能优异、应用方法简便,非常适用于中小型立式泵站,在保证泵站进水流道施工质量的前提下,大大降低了对进水流道现场施工技术水平的要求。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