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原子层沉积对微滤膜进行复合光催化剂改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88612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71268.3

    申请日:2015-05-25

    Abstract: 一种利用原子层沉积对微滤膜进行复合光催化剂改性的方法,涉及一种对微滤膜进行复合光催化剂改性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膜污染及膜光催化改性方法存在膜孔阻塞、催化剂不稳定、光催化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方法为:一、将微滤膜放入反应腔室中进行加热;二、制备第一沉积层;三、制备第二沉积层;四、制备总沉积厚度为10~800nm,即完成利用原子层沉积对微滤膜进行复合光催化剂改性。本光催化改性微滤膜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性能较强,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达90%以上,可同时降解膜污染物及水中有机污染物,延缓膜污染的同时提高水质。本发明应用于膜的改性领域。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74525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310236701.0

    申请日:2013-06-14

    Abstract: 一种用于生活污水处理的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它涉及一种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的膜生物反应器存在膜污染速度快,膜污染周期短,运行成本高,从而限制了厌氧膜生物反应器的应用问题。本发明的圆形膜组件设置在厌氧反应组件内,进水箱通过导管与厌氧反应组件的进水口连通,蠕动泵通过连接导管与圆形膜组件连通,真空压力表设置在圆形膜组件与蠕动泵之间的导管上,搅拌装置的下部设置在圆形膜组件内,搅拌装置的控制开关与蠕动泵的控制开关由同一个时间继电器控制,集气袋通过导管与厌氧反应组件的出气口连接,液位继电器的接线端设有液位接触探头,温控仪的接线端设有温度探头。本发明用于生活污水处理。

    一种高质出水与低膜污染的膜生物电化学反应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41895B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310157063.3

    申请日:2013-04-28

    Abstract: 一种高质出水与低膜污染的膜生物电化学反应器装置,它涉及污水处理领域。本发明要解决MBR膜污染严重,氮去除率低,难降解污水处理效果差等问题。它包括水箱、进水蠕动泵、MFC阳极室、不锈钢平板膜、MBR反应器、导线、外接电阻、曝气头、气体流量计、空气压缩机、真空压力表、回流蠕动泵和出水蠕动泵。本发明的污水首先进入厌氧的MFC阳极,厌氧产电微生物行水解酸化预处理,随后污水进入MBR中,将部分出水回流至厌氧的阳极室,能够进一步实现污水的脱氮。实现了MFC对能源的回收及电能的原位利用,膜污染的有效控制及污水的高效处理,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本发明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抗积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943867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50575.1

    申请日:2014-04-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88 H01M8/10

    Abstract: 抗积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的制备方法,它涉及一种电池阳极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是为了解决现有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入含碳气体时,电池不具备抗碳能力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阳极的制备方法:一、配制浸渍液;二、将以Ni-YSZ为阳极的电池的阴极进行保护,然后将以Ni-YSZ为阳极的电池放入步骤一的浸渍液中,浸渍,然后干燥,即得。本发明制备的抗积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在抗碳能力方面,三种含碳气体在运行50小时内,运行均为稳定,工作电压下降量3~5%,本发明的抗积碳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具备高效放电和抗积碳能力。本发明属于氧化物燃料电池阳极的制备领域。

    以污泥热解气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发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208669B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110107419.3

    申请日:2011-04-27

    Inventor: 田禹 吴晓燕

    Abstract: 以污泥热解气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发电的方法,它属于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领域。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了以污泥热解气为燃料的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及其发电的方法。所述YSZ膜将壳体分成阳极室和阴极室,阳极室内设置有热解气管,阴极室内设置有空气管,阳极与阴极分别固定在电解质膜两侧,以污泥热解气为燃料。所述发电的方法是通过下述步骤实现的:污泥热解气脱硫后吸收二氧化碳,混入空气后由热解气管通入阳极室进行氧化反应同时空气由空气管通入阴极室进行还原反应,电流输出。本发明的发电效率为200~400mW/cm2;40~60h后电池性能的仅降低5%~10%,证明具有稳定的电流和电压。

    以磁性纳米颗粒作为驱动液的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

    公开(公告)号:CN102786188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311240.4

    申请日:2012-08-29

    Inventor: 田禹 李志能 陈琳

    Abstract: 以磁性纳米颗粒作为驱动液的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涉及一种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本发明是要解决现有正渗透膜生物反应器使用无机盐作为驱动液,盐溶液反渗至生物反应器对微生物具有抑制作用,进而降低污水的处理效果的问题。生物反应器包括储液罐、进水泵、第一进水阀门、曝气管、生物反应池、排泥阀、正渗透膜、驱动液池、第二进水阀门、第三进水阀门、第一贮液罐、第二贮液罐、第一电磁场、第二电磁场、第一排水阀门、第二排水阀门、第一回流阀门、第二回流阀门和泵,储液罐通过进水泵和第一进水阀门与生物反应池相通,生物反应池上设有曝气管和排泥阀,生物反应池和驱动液池之间连接有正渗透膜,驱动液池中装有驱动液。本发明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一种利用微生物产电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633360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22487.1

    申请日:2012-04-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60/527

    Abstract: 一种利用微生物产电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装置,它涉及一种MBR一体化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微生物产电减缓膜污染的MBR一体化设备。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MBR设备膜污染严重,限制了MBR设备大规模的应用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水箱、进水蠕动泵、中空纤维膜组件、多个曝气头、出水蠕动泵和空气压缩机,本发明还包括阳极室、导线和阴极室,进水蠕动泵的出水端通过导管与阳极室连接,阳极室、中空纤维膜组件、阴极室并排平行设置,阳极室通过导线与阴极室连接,中空纤维膜组件通过导管与出水蠕动泵的进水端连接,多个曝气头并排平行设置在中空纤维膜组件的下方,每个曝气头均与空气压缩机连接。本发明用于减缓膜污染。

    一种特低渗透油田回注用采出水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71091A

    公开(公告)日:2010-03-17

    申请号:CN200910073012.6

    申请日:2009-09-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特低渗透油田回注用采出水的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污水处理方法。它解决了现有方法处理油田采出水存在操作复杂、费用高及出水水质中悬浮固体含量及其粒径中值不能满足特低渗透油田回注水的“5、1、1”标准的问题。方法:一、制备上清液;二、在活性污泥-生物膜反应池中进行驯化处理后通入上清液;三、沉淀后再进行超滤。本发明是采用活性污泥-生物膜复合工艺作为反应主体,可兼顾长短泥龄、好氧/厌氧/缺氧环境,同时去除出水中营养物质及难降解有机物质,生化反应效率高;本发明操作简单、费用低廉,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处理后出水可以稳定达到特低渗透油田回注水水质标准——“5、1、1”标准。

    以剩余活性污泥为原料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提取方法和其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036917A

    公开(公告)日:2007-09-19

    申请号:CN200710072134.4

    申请日:2007-04-29

    Inventor: 田禹 郑蕾 左薇

    Abstract: 以剩余活性污泥为原料的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提取方法和其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它涉及一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其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的方法。它解决了目前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存在成本高、易造成二次污染和操作复杂的问题。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由多糖、蛋白质、核酸、磷酸、氨基酸、腐殖酸化合物、糖醛酸和细胞生命循环所需有机物组成。提取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剂的方法如下:将废水处理剩余活性污泥先在80~120Kpa、60~100℃条件下反应8~20min;再在转速为5000~7000r/min条件下离心8~20min。本发明采用原位修复法或异位修复法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本发明具有成本低,无二次污染,操作简单,修复周期短,活性强,适用范围广的优点。

    一种基于热水解-热解耦合工艺的有机固废资源化处置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30123A

    公开(公告)日:2025-05-06

    申请号:CN202510193075.4

    申请日:2025-02-21

    Abstract: 一种基于热水解‑热解耦合工艺的有机固废资源化处置方法,本发明为解决针对类黑色素副产物胁迫下污泥有机质转化效率低、资源产物品质差的瓶颈问题,提出热水解污泥固相产物热解处理,以此提高热解反应活性、改善生物炭孔结构、抑制类黑色素的策略。经低温、高温处理后的热水解污泥衍生炭具有较大滞后环,且为中孔结构,总表面积、总孔体积显著增加,从而促进了生物炭孔结构发育过程挥发分热解反应活性。此外,生物炭衍生溶解性有机物可降解组分裂解,形成了芳香族成分,增加了生物炭芳香性。同时,类黑色素中腐殖酸成分被生物炭有效固定,最终消除了类黑色素抑制作用。本发明为有机固废热水解‑热解实际工程高品质产物回收提供了有效策略。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