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床
    111.
    发明公开
    机床 无效

    公开(公告)号:CN112692589A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2011522245.2

    申请日:2020-12-2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床。机床,包括:床身;立柱,立柱可拆卸地安装在床身上;调整组件,调整组件包括固定块和顶紧件,固定块固定在床身上,顶紧件相对于固定块位置可调节地安装在固定块上,顶紧件与立柱接触,以通过调整顶紧件的位置调整床身和立柱之间的装配精度。本发明通过设置调整组件,使得调整机床的床身和立柱之间的装配精度更加容易,降低了大型机床的精度的调整难度,进而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机床的立柱和床身之间的装配难以调整的问题。

    压紧装置及机床
    1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45392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9

    申请号:CN202011280651.2

    申请日:2020-11-16

    Inventor: 杨博会 吕鹤 张博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压紧装置及机床,压紧装置包括:压紧部件,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压紧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与横梁组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相对设置;紧固部件,紧固部件的至少部分穿设在压紧部件和横梁组件上,压紧部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分别位于紧固部件的两侧;夹块,夹块的至少部分夹设在压紧部件的第一端和横梁组件的第一端之间的间隙中,以使压紧部件的第一端和横梁组件的第一端相对固定;压块,夹设在压紧部件的第二端和横梁组件的第二端之间的间隙中,以使压紧部件的第二端和横梁组件的第二端相对固定。使用本压紧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横梁夹紧装置难以保证对横梁的固定效果的问题。

    加工机床
    1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45486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928967.1

    申请日:2020-09-0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机床,包括:机体;门板,设置在机体上,以用于遮挡或避让机体的加工腔;密封部,位于在机体和门板之间,密封部具有第一止挡部,第一止挡部设置在机体上,第一止挡部朝向靠近门板的方向延伸直至与门板接触,以通过第一止挡部止挡加工腔内的冷却液,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加工机床的前门容易漏液的问题。

    加工设备
    1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045445A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10899341.2

    申请日:2020-08-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加工设备,包括:加工组件,加工组件沿第一预定方向可移动地设置,加工组件具有用于对待加工工件进行加工的刀具部件;工作台,工作台设置在加工组件的侧方,用于承载待加工工件;工作台包括沿第一预定方向间隔设置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加工组件的至少部分在第一工作台与第二工作台之间可移动地设置;其中,第一工作台和第二工作台均沿第二预定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第一预定方向与第二预定方向之间具有预定夹角,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型材的加工效率低的问题。

    机床调平装置以及调平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80530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670402.8

    申请日:2020-07-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床调平装置以及调平方法,机床调平装置用于对机床的工作台进行调平操作,机床调平装置包括:检测件,设置在工作台上,检测件用于检测工作台的水平状态;调节件,设置在机床的地脚上,调节件的调节端可升降的设置,调节件的调节端与机床的地脚连接,以通过调节件调整地脚的高度;控制件,检测件和调节件均与控制件连接,以使控制件根据检测件检测到的信息控制调节件进行调节。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便于对机床进行调平的技术问题。

    横梁结构及具有其的机床
    1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687648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2010664396.5

    申请日:2020-0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横梁结构及具有其的机床,横梁结构包括: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部沿第一预设方向延伸,第一支撑部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撑端和第二支撑端;第二支撑部,设置在第一支撑部上,第二支撑部沿第二预设方向延伸,第二预设方向与第一预设方向呈预定角度设置,第二支撑部具有相对设置的连接端和第三支撑端,连接端与第一支撑部连接,第三支撑端位于第一支撑端和第二支撑端之间,以通过第一支撑端、第二支撑端和第三支撑端进行支撑。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横梁结构的刚度不足而发生变形的技术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