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86677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210265270.6
申请日:2012-07-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涉及一类具有结晶性能的基于二氧化碳的聚碳酸酯材料。其特征在于含吸电子性基团的端位环氧烷烃与二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共聚形成具有高度全同结构的可结晶的聚碳酸酯材料。该聚碳酸酯有如下特征:聚合物链中碳酸酯单元含量为90%–100%;聚合物的全同结构在80.0%–99.9%之间;将聚合物经氢氧化钠水溶液水解后,测量得到二醇的对映体选择性在80.0%–99.9%之间;该聚合物经过简单的热处理后即可得到结晶性聚碳酸酯。本发明提出的聚碳酸酯材料具有易结晶、抗热形变能力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1412809B
公开(公告)日:2011-04-27
申请号:CN200810229276.1
申请日:2008-11-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G64/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通过催化活化二氧化碳与环氧烷烃共聚反应合成聚碳酸酯的高活性催化剂。其特征是该催化剂系含有一个或两个有机碱基团的四齿席夫碱钴配合物,具备单活性点引发和可控聚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催化剂可在较温和条件和较低催化剂浓度下高效率催化二氧化碳与环氧烷烃聚合反应制备聚碳酸酯。催化效率达到106克聚合物/摩尔催化剂,聚合物分子量在5000~500000范围内可调,其分子量分布小于2,交替结构超过97%,并可在一定条件下降解成小分子化合物。利用该催化剂,还可催化二氧化碳与两种或两种以上环氧烷烃的调聚合反应,合成玻璃化转变温度可调变的聚碳酸酯调聚物。
-
公开(公告)号:CN1817943A
公开(公告)日:2006-08-16
申请号:CN200610200037.4
申请日:2006-01-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J3/28 , C08F8/00 , C08F255/00 , C08F261/02 , C08F28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4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功能化改性方法。其特征是将Co或高能电子加速器辐照产生聚合物陷落自由基或聚合物过氧化合物,置于低温下冷藏;在一定条件下,将其在超临界二氧化碳或近临界二氧化碳溶剂中与烯烃单体进行接枝共聚合反应,得到化学改性的高分子材料。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不但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对材料进行整体改性、梯度改性和表面改性,而且所改性聚合物既可以是粉末、粒状或膜状,也可以是加工成一定形状的半成品材料。由于利用二氧化碳为溶剂、不使用任何有机溶剂、且接枝单体用量少,也是一个环境友好的材料功能化改性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663978A
公开(公告)日:2005-09-07
申请号:CN200510046092.8
申请日:2005-03-21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G64/3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由外消旋环氧烷烃和二氧化碳经催化不对称交替共聚反应制备光学活性聚碳酸酯的方法,是采用手性的双组分催化剂在0~80℃选择性催化外消旋环氧烷烃的一种对映体与二氧化碳共聚合制备光学活性聚碳酸酯。双组分催化剂由主催化剂手性四齿席夫碱金属配合物SalenMX和助催化剂R1R23YX1或(R13P)2YX1的盐组成,助、主催化剂的摩尔比为0.2~10∶1。催化剂与环氧烷烃摩尔比为1∶500~10000,CO2的初始压力为0.1~4.0MPa,反应0.5~24小时。该方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便;所用手性催化剂合成简单,且成本低、活性高,适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2916C
公开(公告)日:2005-01-05
申请号:CN02144733.0
申请日:2002-12-0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31/22 , C07D317/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环加成反应催化剂,特别涉及一种能在温和条件下通过催化活化二氧化碳与环氧烷烃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的高活性催化剂。主催化剂是四齿席夫碱金属配合物(R1)(R2)SalenMX,其中,M为金属离子;R1、R2为H,1-6碳烷基、烷氧基,Cl、Br、NO2等基团;对于M为+3价的金属离子,X为一价负离子。助催化剂是化学式为M1Yn的无机盐和聚醚形成的配合物,式中M1是一、二价金属离子、NH4+,Y为Cl、Br、I、OR、NO3、CH3COO、ClO4、BF4、BPh4等一价负离子,n为1,2。助催化剂与主催化剂四齿席夫碱金属配合物的摩尔比是0.2∶1至5∶1。该双组分催化剂可在十分温和的条件下催化环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反应高效率合成环状碳酸酯,没有发现聚碳酸酯等副产物,而且该催化剂还可重复使用,长时间保持催化活性。
-
公开(公告)号:CN1416953A
公开(公告)日:2003-05-14
申请号:CN02144734.9
申请日:2002-12-0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J31/22 , C07C68/04 , C07C69/08 , C07D317/3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42
Abstract: 用于合成环状碳酸酯和碳酸二甲酯的双功能催化剂涉及一类能有效催化二氧化碳、环氧烷烃和甲醇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和碳酸二甲酯的双功能催化剂。主催化剂是四齿席夫碱铝配合物(R1)(R2)SalenAlX,其中,R1、R2为H、1-6碳烷基、烷氧基、Cl、Br、NO2等基团;X为Cl、Br、I、OR、NO3、CH3COO、ClO4、BF4、BPh4等一价负离子。助催化剂是化学式为YR3的有机化合物,式中Y是第五主族元素,R是2-12碳烷基、芳基。主催化剂四齿席夫碱铝配合物与助催化剂的摩尔比是1∶1至1∶20。该类催化剂既可高效催化环氧化合物和二氧化碳反应合成环状碳酸酯,又能有效催化环状碳酸酯与甲醇酯交换反应合成碳酸二甲酯。
-
公开(公告)号:CN1403425A
公开(公告)日:2003-03-19
申请号:CN02109869.7
申请日:2002-05-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乙烯置换高碳烷基铝中的烷基,制备直链α-C4-26烯烃的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设备。高碳烷基铝经计量预热至120-180℃后,进入单级喷雾管式反应器;同时乙烯经计量加热至280-300℃后,以切线方向进入反应器,以150-300m/s线速度,于外混喷嘴处将高碳烷基铝雾化喷入反应管,于230-300℃、0.5-1.8MPa下进行置换反应,雾状反应产物冷却至20-60℃,其乳液进入双盘式分离塔内倒置的缓冲罐,经多组双盘成膜、闪蒸分离,其气相经捕雾网由塔顶分离后经压缩循环利用。粗高碳α-烯烃经分馏可制得目的产物。高碳烷基铝单程置换率>80%,直链α-C4-26烯烃选择性>99%,无异构化、节能、喷嘴无堵塞、无返混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9019346A
公开(公告)日:2024-11-26
申请号:CN202411119418.4
申请日:2024-08-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7D295/13 ,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杂环多胺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杂环多胺组合溶液,涉及二氧化碳捕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杂环多胺引入六元杂环结构作为骨架,利用该环状结构的结构韧性增强杂环多胺分子的稳定性,进而抑制杂环多胺在加热解吸过程中的热降解和氧化降解;通过杂环结构中的叔胺组分,调控杂环多胺与二氧化碳反应过程中形成的化学键强度,削减二氧化碳化学吸收过程的反应热,从而提高再生过程中的二氧化碳解吸效率并降低解吸能耗,强化循环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791717A
公开(公告)日:2024-10-18
申请号:CN202410919625.1
申请日:2024-07-10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G63/664 , C08G63/83 , C08G63/8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聚醚酯基热塑性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以环氧烷烃与内酯的无规共聚物为软段,以左旋聚乳酸、右旋聚乳酸、外消旋聚乳酸、聚乙交酯、聚己内酯或聚戊内酯为硬段,使用均相或非均相双金属催化剂及廉价易得的助催化剂,通过“一锅两步法”制备三嵌段弹性体,弹性体的性能可通过调节原料加入比直接调控,进而制备出系列性能可控的聚醚酯基热塑性弹性体。所述聚醚酯基热塑性弹性体使用窗口温度为–65~170℃,最大拉伸强度为5~50MPa、断裂伸长率为300~1500%。
-
公开(公告)号:CN118526929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669108.3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D5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类用于捕集二氧化碳的大位阻脂肪多胺溶液及应用,属于碳中和技术领域。大位阻脂肪多胺溶液按重量份计,包括20~40份作为吸收剂的大位阻脂肪多胺和60~80份水。本发明通过向脂肪多胺吸收剂分子骨架中嵌入位阻基团,一方面强化其抗热降解和氧化降解能力;另一方面又利用位阻基团调控胺基与二氧化碳的作用强度,在保证吸收容量和吸收速率的前提下,提高吸收剂的再生效率并降低再生能耗。本发明通过分子层面的针对性功能化设计,实现脂肪胺类二氧化碳化学吸收剂在稳定性和能耗两方面的性能强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