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血管缝合装置
    11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729887U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20642606.6

    申请日:2020-04-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改进型血管缝合装置,包括第一钳体、第二钳体、夹持装置和抵顶装置,第一钳体的中部与第二钳体的中部相互铰接,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尾部分别设置有指环;夹持装置设置在第一钳体一端,夹持装置上夹持有缝针;抵顶装置设置在第二钳体上靠近夹持装置的一端;抵顶装置包括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一端连接在第二钳体的同侧;第一压板和第二压板之间设置有供缝针穿过的让位空间,让位空间远离第二钳体的一侧设置有开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上设置夹持装置和抵顶装置,能够辅助医生进行血管缝合操作,降低了血管缝合的难度。

    一种基于磁铁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定位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3241377U

    公开(公告)日:2013-10-16

    申请号:CN201320220559.6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毛细管电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磁铁的毛细管电泳电化学检测电极定位装置。该装置由内含磁铁的电极支架、检测电极、毛细管、检测池、毛细管定位管、电极定位管、螺杆、测微头等组成。测微头通过安装套管固定在底板上,其螺杆的外径与电极支架上圆孔的直径相同,通过磁铁使螺杆的顶端附着在圆孔中并可自由旋转;毛细管定位管和电极定位管分别安装在检测池的两侧壁上并同心准直,毛细管固定在定位管中,检测电极安装在电极支架上的小孔中,插入定位管后与毛细管准直,通过旋转测微头的旋钮使电极支架带动检测电极前后移动,实现毛细管出口和检测电极间距离的精密调节。

    一种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热压封装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506706U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0920076109.8

    申请日:2009-06-1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聚合物微流控芯片热压封装装置,由蝴蝶螺母、上夹板、压力弹簧、弹簧推动夹板、塑胶弹性体凸形上压头、塑胶弹性体凸形下压头、下夹板和螺栓组成。压力弹簧位于上夹板和弹簧推动夹板的U型槽中,螺栓依次插入下夹板、塑胶弹性体下压头、塑胶弹性体上压头、弹簧推动夹板和上夹板两侧小孔内,顶部由蝴蝶螺母固定,塑胶弹性体上压头和塑胶弹性体下压头两侧小孔略小于螺栓直径。使用时待封装的微流控芯片盖片和带微通道的微流控芯片基片夹于上、下玻璃压板间,置于塑胶弹性体凸形上压头和塑胶弹性体凸形下压头间,经过一定步骤,即可完成热压封装。本装置结构简单、操作简便和封装成功率高,可用于微流控芯片的批量低成本热压封装。

    一种髂动脉病变手术中防栓塞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303973U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20698869.7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髂动脉病变手术中防栓塞装置,包括导管,所述导管的其中一端为出口端,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为入口端,所述导管内设有能够从出口端伸出撑开或者收回收纳保护伞,所述保护伞包括伞面和骨架,所述伞面覆盖在骨架上,所述伞面撑开后呈网状,所述骨架远离撑开的一端连接有导丝,所述导丝从所述入口端伸出。通过能够导入到健侧髂动脉血管的导管,并在其内设置有能够相对导管伸出展开或缩回的保护伞,在导丝和导管的配合下实现保护伞在血管中撑开与血管锚定拦截血栓或斑块,手术完成后能够将保护伞收回到导管之中,便于取出。

    一种用于超声波引导下建立浅表动脉入路的穿刺针套

    公开(公告)号:CN219480272U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22251513.2

    申请日:2022-08-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声波引导下建立浅表动脉入路的穿刺针套,包括握持盒,所述握持盒的一侧设置有穿刺针,所述穿刺针的外表面套设有与之适配的微导鞘,所述穿刺针的内设置有导丝,所述握持盒的内部滑动设置有推送机构,且导丝的其中一端与推送机构进行连接,通过推送机构在握持盒内部滑动带动导丝在穿刺针内滑动且能从穿刺针出口滑出对微导鞘引导。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先通过推送机构把导丝先推送到血管中,然后再通过导丝的引导作用把微导鞘送入血管中,之后使穿刺针、导丝与微导鞘分离,之后可以通过微导鞘送入辅助治疗用的导丝进行治疗,解决了针头易退出血管腔的情况导致治疗用的导丝进入失败。

    一种腹主动脉-髂动脉一体式支架

    公开(公告)号:CN222398556U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20699012.7

    申请日:2024-04-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腹主动脉‑髂动脉一体式内侧外分支支架,由可植入人体的弹性金属丝支架和包覆于弹性金属丝支架上的覆膜构成;包括腹主动脉支架架,以及与其一体的腹主动脉支架远端的髂动脉长腿支和髂动脉短腿支,腹主动脉支架呈直筒状,腹主动脉支架内靠近远端一段由弹性金属丝和覆膜构成的分隔膜片分隔为第一出口和第二出口,第一出口远离腹主动脉支架近端一侧连接髂动脉长腿支近端开口,第二出口远离腹主动脉支架近端的一侧连接髂动脉短腿支近端开口。将分叉上移设于腹主动脉支架内提前分开分别用于连接髂动脉长腿支和短腿支,腹主动脉支架呈直筒状近端开口和远端开口尺寸相同,腹主动脉支架远端避免褶皱释放后完全贴合腹主动脉的血管壁。

    一种训练用具
    1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1084557U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22473446.3

    申请日:2023-09-12

    Inventor: 叶韬 陈刚 王一栋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训练用具,包括支撑件,所述支撑件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所述支撑件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设置的连接部和支撑部,所述第一、第二支撑件上的所述连接部位于同一安装平面内,且所述第一、第二支撑件上的所述连接部相对间隔设置,所述支撑部的末端以朝向垂直于所述连接部长度方向的方式延伸;旋转件,所述旋转件安装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支撑部之间。该训练用具,通过将旋转件安装于连接部和支撑部之间,支撑部通过旋转件在连接部上转动,完成支撑部安装位置的调整,进而实现该训练用具在坐站训练状态和行走辅助状态下的转换,增加了该训练用具功能的多样性。

    一次性前列腺组织标本负压切割器以及套件

    公开(公告)号:CN210322346U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921014941.5

    申请日:2019-07-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一次性前列腺组织标本负压切割器以及套件。包括筒状本体,筒状本体的一端为把手,另一端为边缘锋利的环形切口;在筒状本体的侧壁设有滑动槽,滑动槽上连通有插销口;在筒状本体内设有封闭橡胶、插销和环形橡胶,插销由固定杆和滑动杆组成,固定杆与封闭橡胶连接,滑动杆从滑动槽穿出并在其末端形成圆手柄;环形橡胶设置在筒状本体内靠近环形切口的位置。其优点表现在:在发现前列腺癌灶后,可以直接压在癌灶处,旋转进入,负压牵引,操作方便,快速;且针对不同的癌灶大小,可设计直径为2mm-7mm的不同的环形取材器,准确、快速地取材,减少细胞蛋白及核酸的降解,为后续的科学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种稳定性佳的放射防护眼镜

    公开(公告)号:CN209946548U

    公开(公告)日:2020-01-14

    申请号:CN201920665358.4

    申请日:2019-05-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稳定性佳的放射防护眼镜,包括镜框,镜框两侧分别连接有左镜腿和右镜腿;放射防护眼镜还包括前固定部、后固定部、前后连接带和长度调节装置,前固定部包括第一横杆和分别形成在第一横杆两端的第一连接杆;后固定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二连接环,后固定部通过两个第二连接环可拆卸地套设在左镜腿和右镜腿远离镜框的一端上;前后连接带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固定部的第一横杆中部,长度调节装置固定连接在后固定部上,前后连接带连接在长度调节装置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能够大大降低医生手术过程中放射防护眼镜滑落的风险,使得手术更加安全和降低了医生的健康隐患风险。

    一种纤维电泳芯片
    1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784926Y

    公开(公告)日:2006-05-31

    申请号:CN200520041034.1

    申请日:2005-04-2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环境监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纤维电泳芯片。该纤维电泳芯片由纤维束代替原电泳芯片中的玻璃毛细管而构成。其中纤维束由单丝的玻璃纤维无捻粗纱或化学纤维长丝无捻粗纱组成。其制备方法是将纤维束经脱脂、清洗和干燥后浸入浸渍液如甘油,得甘油浸渍纤维束。将纤维束按进样和分离毛细管的结构形成置于有机玻璃片或膜上,利用甲基丙烯酸甲酯注模原位聚合和光引发冷法聚合方法,将纤维束包埋,最后在纤维束一端注水加压,将甘油洗出。该电泳芯片利用纤维束中的孔隙作为电泳的进样和分离通道。该纤维电泳芯片制作简便、价格低廉,可批量生产,在环境监测、临床诊断和食品分析等领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