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740530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311477045.3
申请日:2023-11-08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水压地层环境盾构开挖面稳定性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盾构隧道技术领域,包括模型箱系统、地层环境模拟系统、模拟盾构掘进系统、监测系统。本发明可以实现模拟盾构泥浆渗透或克泥效充填对地层及开挖面稳定性的影响研究,通过可视化窗口配套不同研究对象的装置,可以很好地分析不同泥浆参数及地层水土荷载下对泥浆扩散的影响,同时通过替换克泥效加固装置也可以用以分析克泥效充填对开挖面稳定性影响。模型箱中还额外增设整环掘进通道,用于更完整全面的试验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80083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058473.0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大跨扁平隧道二衬钢筋架设防倾覆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防水板钢筋作业台车,还包括多个支撑机构,该支撑机构设置在防水板钢筋作业台车上,连接机构,该连接机构设置在支撑机构上,以及二衬钢筋网,该二衬钢筋网与支撑机构和连接机构连接,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竖向支撑钢管,所述连接机构包括连接套筒;该超大跨扁平隧道二衬钢筋架设防倾覆装置及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在二衬钢筋尚未封闭时,钢筋网的整体重心不稳,结构容易发生倾覆倒塌,特别是在进行超大跨扁平隧道的二衬钢筋网绑扎时,还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施工的安全性不高,施工的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36776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081364.2
申请日:2023-08-25
Applicant: 中铁十四局集团大盾构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盾构管片力学加载装置及加载方法,装置包括反力架系统、加载系统以及可调节滑动支撑装置;所述反力架系统内具有供环状的试验管片安置的试验区,所述加载系统由若干个加载点组成,每个加载点均设置有三个加载模块;所述加载模块的其中一端安装在所述反力架系统上;加载模块的另一端与传力木垫固接,并通过传力木垫将荷载传递作用于所述的试验管片上。本发明可以实现管片结构在主动荷载及被动抗力下的结构变形受荷研究,针对不同尺寸的隧道管片,可灵活调节反力架系统,同时可调节滑动支撑装置适应不同试验管片的厚度,满足支撑和自由变形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851335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480784.3
申请日:2022-11-23
Applicant: 山西潞安太行润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C10M125/02 , C10M177/00 , C10N30/04 , C10N30/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乙二醇十二烷基醚(GDE)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润滑油的制备方法,涉及润滑材料领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反应原料的制备:将氧化石墨烯和GDE以13:1~5:1的质量比混合,加入无水DMF配置成悬浮液,并加入二环己基碳二亚胺与二甲基氨基吡啶;步骤2:进行酯化反应,反应完成后将产品离心并冷冻干燥,将获得的改性氧化石墨烯粉末添加至PAO中;步骤3:经步骤1和步骤2制备的乙二醇十二烷基醚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润滑油,静置20天后观察有无沉降现象。本发明提供的乙二醇十二烷基醚功能化氧化石墨烯润滑油的制备方法能够获得高性能的润滑油产品,具备优异稳定性和抗摩减磨效果,且该方法操作简单、产率稳定、产品性能优越。
-
公开(公告)号:CN11553909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274870.9
申请日:2022-10-18
Applicant: 中国建设基础设施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 中建隧道建设有限公司 , 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E21D1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初期支护钢拱架接头加强结构,包括拱顶拼接单元、侧部上段拼接单元、侧部中段拼接单元和侧部下侧拼接单元;拱顶拼接单元包括有拱顶主体和拱顶安装板;拱顶主体为中空弧形筒;侧部上段拼接单元包括有中空的拼接主体、插接部、上安装板和固定在拼接主体下端的下安装板,插接部的一端镶套固定在拼接主体内,拱顶拼接单元、侧部上段拼接单元、侧部中段拼接单元和侧部下侧拼接单元依次插接固定。本发明的隧道箱型钢拱架在连接处上通过连接部进一步的加强,不但提高了连接处的抗弯和抗剪强度,还提高了连接处的强度,使得隧道箱型钢拱架局部拼接段的强度得到提高,也进一步提高了隧道箱型钢拱架的整体性与支撑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0197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082647.5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交通接地系统,所述轨道交通接地系统包括:列车,所述列车包括拖车和动车;轨道,所述列车通过车轮对与所述轨道滚动连接,所述车轮对的轴端设置有接地碳刷;第一接地装置,所述拖车通过所述第一接地装置连接所述接地碳刷;第二接地装置,所述动车通过所述第二接地装置连接所述接地碳刷,所述第二接地装置包括接地电阻。本申请实现了有效抑制车体回流的同时,减小对过电压泄放的阻碍,降低轴承损坏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258693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810223242.5
申请日:2018-03-16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H02J3/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3/01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气工程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合式分频谐波滤波装置及混合式分频谐波滤波系统。该混合式分频谐波滤波装置包括:电容C1、电抗器L1、电阻R1、动态谐波补偿组件和阻波高通滤波组件。电抗器L1和电阻R1分别连接在电容C1和阻波高通滤波组件之间,电容C1用于承受系统侧输入的高压,阻波高通滤波组件的一端与电抗器L1和电阻R1远离电容C1的一端连接,阻波高通滤波组件远离电抗器L1和电阻R1的一端接地,动态谐波补偿组件的一端与电抗器L1和电阻R1靠近电容C1的一端连接,动态谐波补偿组件远离电抗器L1和电阻R1的一端接地。该混合式分频谐波滤波装置造价低,可靠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6124736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98723.5
申请日:2016-07-27
Applicant: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围岩地中位移室内试验模型辅助测量装置,具有多条测量支路。每一条由固定片、刚性绳、导通管、弹性绳和加载台外的固定构架构成:固定片与被测模拟围岩固联;刚性绳的一端穿过导通管后与固定片连接,刚性绳的另一端搭接在固定架的上杆后垂直向下与弹性绳联接;弹性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固定构架的下杆部;在刚性绳上与弹性绳联接点附近设置有标志刚性绳轴向位移的测量滑标;在所述测量滑标附近的固定构架上设置有测量滑标位移的位移传感器。适用于隧道及地下结构、岩土工程等室内模型试验过程中地中位移的测量,可进行多点测试,测试精度高,装置整体便于安装。
-
公开(公告)号:CN118548064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802067.0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深大竖井洞群的逆作顺筑施工方法,包括有施工准备、竖井锁口梁施作、竖井施工以及后期养护,竖井施工为分阶段式施工,包括以下步骤:S1、竖井地表至联络风道标高处施工;S2、联络风道施工;S3、联络风道标高处至竖井落底施工;竖井地表至联络风道标高处施工和联络风道标高处至竖井落底施工均包括有从下至上的衬砌结构施作。本发明提供的施工方法在使用时,将竖井分段施工,有助于控制施工进度,确保每一阶段的施工质量都达到预设的标准,提高整体的施工质量,同时在分段施工的基础上,采用从下至上的衬砌结构施作,进一步增强了竖井结构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了竖井的整体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223923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31428.2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中铁四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 西南交通大学
IPC: E21D1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开挖支护装置,包括中间段和位于中间段宽度方向两侧的伸展段,所述中间段与伸展段之间设置有用于推动伸展段靠近和远离中间段的伸缩机构,所述中间段和伸展段上均设置有用于支撑底壁与侧壁的两个镜像对称的斜撑组件。本发明,通过将该装置装设于上方导洞内,在上方导洞挖掘时,伸缩机构收缩,使中间段与伸展段紧贴,斜撑组件底部间距增大,使得挖掘设备和渣土运输设备能快速穿过中间段与伸展段,在下方导洞爆炸挖掘时,中间段与伸展段能够在爆炸点位的上方展开,通过撑地机构接触地面,并在斜撑组件的配合作用下,将上下导洞中部所受的爆破冲击力分散至上方导洞的侧壁上,降低爆破对原有混凝土支撑的损伤,提高施工安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