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运动磁场的多人用磁疗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846807A

    公开(公告)日:2006-10-18

    申请号:CN200610070922.5

    申请日:2006-03-22

    Abstract: 基于运动磁场的多人用磁疗装置,它涉及一种基于运动磁场的磁疗装置,它能利用运动磁场使多个人同时进行全身磁疗。本发明装置的感应体(1)是由多个圆环形硅钢片叠加而成的圆筒形铁心,所述感应体(1)的上表面均匀地沿径向开有多个通槽(2),所述通槽(2)内嵌有绕组(3),绕组(3)伸出通槽(2)外侧的两端都包裹有非磁性材料(4),磁性挡板(6)位于躺在通槽(2)上面的人体(5)的上方。本发明的磁疗装置可以通过运动的磁场和闭合的磁场回路同时对几个人进行全身磁治疗,如6人、10人、12人等。本发明的装置节约了能源、节省了治疗成本,大大地降低了治疗费用。

    轴向励磁混合式磁阻电机
    1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08888C

    公开(公告)日:2005-06-29

    申请号:CN03133541.1

    申请日:2003-05-21

    Abstract: 轴向励磁混合式磁阻电机,它涉及一种具有对轴向永磁磁势控制和补偿功能的轴向励磁混合式磁阻电机。它包含定子铁芯、径向励磁绕组、转子铁芯、永磁体,本发明还在永磁体的充磁方向与转子铁芯同轴配置有轴向励磁补偿控制绕组铁芯和轴向励磁补偿控制绕组,两个轴向励磁补偿控制绕组铁芯分别设置在转子铁芯轴向的两侧,轴向励磁补偿控制绕组铁芯与转子铁芯之间有轴向气隙,轴向励磁补偿控制绕组安装在轴向励磁补偿控制绕组铁芯上,轴向励磁补偿控制绕组产生与转子轴线方向相同的磁场。本发明通过合理设计和构造磁系统以获得对永磁体磁势的补偿性和可控性,同时可以有效利用电机的空间,从而在相同结构尺寸前提下,得到大的转矩及良好的控制特性。

    直流永磁电机参数及性能无负载的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01294A

    公开(公告)日:2005-03-30

    申请号:CN200410043934.X

    申请日:2004-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直流永磁电机的测试方法——直流永磁电机参数及性能无负载的测试方法。其测试步骤如下:开机(101);计算机输出信号使电源给直流电机施加一个启动的触发电压(U)(102);电流传感器在启动时间内测取N个采样点的电流值is(K),建立直流电机的电流曲线(Ps)(103);比较电机模型曲线(Pm)在各采样点的电流值im(K)与测得电流值is(K)之间的差别,并求出相对值的均方值e(104);修改决定着(Pm)的多维参数向量(P)的值,(Pm)趋近于(Ps)(105);当e趋近于0时的(Pm)所对应的多维参数向量(P)的值即是所求直流电机的实际参数向量(106);计算直流电机的其它电机参数和性能(107);本发明对电机的参数及性能的测试,基本上是由软件完成。所需硬件设备极少。

    永磁磁阻式直线电机
    1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84364A

    公开(公告)日:2004-03-24

    申请号:CN03132478.9

    申请日:2003-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永磁磁阻式直线电机。它由导磁轭、永磁体、动子铁心、隔磁板、定子铁心和安装在定子铁心上的绕组组成,永磁体沿电机的运动方向呈一字形排成左右两排,左排永磁体设置在左动子铁心和导磁轭之间,右排永磁体设置在右动子铁心和导磁轭之间,隔磁板设置在左动子铁心和左排永磁体与右动子铁心和右排永磁体之间;该电机为单边结构,定子铁心与左动子铁心和右动子铁心相对,并形成气隙;永磁体的充磁方向与气隙垂直,每排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同,左右两排永磁体的充磁方向相反。它解决了现有的永磁磁阻式直线电机由于磁场分布不均匀,而限制了铁心叠片长度的选择和材料的利用率,使电机的输出推力降低的问题。

    无接触板状发射体电磁推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477029A

    公开(公告)日:2004-02-25

    申请号:CN03132493.2

    申请日:2003-07-09

    Abstract: 无接触板状发射体电磁推进系统,它涉及一种高脉冲大电流放电技术的直线电磁推进器。它包含运载器、对称固定在运载器两侧的机翼、以运载器的中心线为对称轴对称设置在运载器左右侧的两组电磁推进器;电磁推进器的中心处设有与运载器所在空间相贯通的并呈直线形的机翼运行通道,运载器两侧的机翼分别设置在两组电磁推进器中的机翼运行通道内;每组电磁推进器包含分别设置在机翼运行通道上下方的双列线圈,通入的电流幅值、方向和交变频率均相同的双列线圈的上线圈和下线圈以机翼运行通道的水平中心面为对称面相互上下对称设置。本发明具有成本低、可控性良好、单位载荷运输费用低、可重复使用的优点。

    磁阻电机转子
    1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72867A

    公开(公告)日:2004-02-04

    申请号:CN03132433.9

    申请日:2003-06-12

    Abstract: 磁阻电机转子,它涉及一种电机的转子,属于电机领域。传统电机永磁体产生的轴向磁场沿轴向分布很不均匀,限制了铁心叠片长度的选择和材料的利用率。本发明包括轴(1),设置在轴(1)上的永磁体(2)和转子铁心(3),永磁体(2)的横断面为圆形且至少为两组,在沿轴向的相邻两组永磁体(2)之间设有隔磁气隙(4),隔磁气隙(4)两侧的永磁体(2)的充磁方向相反,相邻两个隔磁气隙(4)之间的永磁体(2)的充磁方向相同且外圆周侧均为相同极性,内圆周侧全部为与外圆周侧相反的极性。本发明使气隙磁场沿轴向分布趋于均匀,从而加大了铁心叠长的选择范围,提高了电机的性能体积比和性能重量比,并且增大了永磁体的轴向面积,提高了电机的输出转矩。

    平面二自由度直线电动机
    1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463069A

    公开(公告)日:2003-12-24

    申请号:CN03132461.4

    申请日:2003-06-26

    Abstract: 平面二自由度直线电动机,它涉及一种直线电动机。它的定子部件由非导磁材料支撑板、十字形的导磁轭、分别固定在导磁轭四个端部上面的左X向定子铁心、右X向定子铁心、前Y向定子铁心和后Y向定子铁心、以及分别安装在上述定子铁心上的左X向多相绕组、右X向多相绕组、前Y向多相绕组和后Y向多相绕组、永磁体组成,永磁体固定在导磁轭的中心部位;动子部件由十字形的导磁支撑、分别固定在其四个端部上面的左X向铁心、右X向铁心、前Y向铁心和后Y向铁心组成,动子部件的四个铁心分别位于定子部件的四个铁心的正上方,两者之间形成X向气隙和Y向气隙。它解决了现有的平面二自由度电动机存在的永磁材料用量大、电机体积大、性能体积比低的问题。

    永磁电机转子
    1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396690A

    公开(公告)日:2003-02-12

    申请号:CN01122948.9

    申请日:2001-07-1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永磁电机转子,该电机转子利用两段由磁桥连接导磁轭的铁心构成的永磁电机转子,在铁心圆周方向上均匀设置个数等于定子极数2p的轴向矩形孔,孔内放置永磁块,两段相同铁心以矩形孔径向中心法线为基准,在圆周方向上互相错开n/10个定子齿距固定在转轴上。本发明可减少永磁材料用量,具有良好的工艺性,并可获得高的性能体积比。本发明可用于永磁电动机,亦可用于永磁发电机或发电动机。

    多自由度电机
    11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627721Y

    公开(公告)日:2004-07-21

    申请号:CN03260084.4

    申请日:2003-06-12

    Abstract: 多自由度电机,它涉及一种多自由度动作的电驱动装置。它包括两个技术方案:第一方案包含第一驱动装置、永磁体、第三驱动装置和输出轴;第二方案由第二驱动装置代替第三驱动装置。上述的第一驱动装置的两个第一可动片对称固定在永磁体两侧,两个第一旋转片分别连接在两个第一可动片的外端,两个第一定子分别设置在与两个第一旋转片相对的位置处;上述的第三驱动装置的环形的第三定子固定在永磁体的内孔中,第三转子设置在第三定子内。上述的第二驱动装置的结构以及与永磁体的连接关系与第一驱动装置相同。本实用新型各驱动装置能够在一定的动作角度范围内,利用采用了永磁体的普通的电动机即所谓的无刷直流电动机,容易地得到大转矩、大输出。

    一种磁悬浮推进装置
    1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803803Y

    公开(公告)日:2006-08-09

    申请号:CN200520020741.2

    申请日:2005-04-29

    Abstract: 一种磁悬浮推进装置,它涉及的是电磁动力技术领域。它可解决现有磁悬浮列车磁悬浮安全、悬浮高度较低、能耗较大的问题。2套接在1的转轴1-1左侧端的中部,3套接在动力总成1的转轴1-1右侧端的中部,4的底部、5的底部都连接在6的上端面上,并且使2的外圆面、3的外圆面分别与第一铁轨4的上端面、5的上端面滚动连接,7套接在动力总成1的转轴1-1左侧端头上,第二磁性轮8套接在动力总成1的转轴1-1右侧端头上,9底部、10的底部都连接在底座6的上端面上,并且使7、8的外圆面分别置于9、10的正上方。本实用新型具有悬浮力自适应、自稳定的特点、悬浮气隙大而不需要专门的悬浮力控制装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