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等离子体成形电极加工微结构密封环类零件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58708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77052.1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大气等离子体成形电极加工微结构密封环类零件的装置,它属于等离子体加工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的技术领域。它是为了解决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的难加工问题。它的等离子体成形电极的上端面绝缘连接在五轴联动机床的竖直运动工作轴上,将待加工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装卡在地电极上,将五轴联动机床设置在密闭工作舱中,等离子体成形电极的下端面成形工作表面具有与待加工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期望的微结构面型相补偿的微结构,对零件直接进行成形加工;使等离子体成形电极靠近待加工碳化硅密封环类零件的待加工表面,并使它们之间保持一定的放电间隙。本发明能对微结构类零件表面进行加工,如碳化硅类密封环,加工效率高,精度高。

    电晕放电模式的大气等离子体发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37403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77061.0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电晕放电模式的大气等离子体发生装置,它属于光学加工领域。它为了解决光学元件的局部小范围面形误差修整问题。它的内电极的上端镶嵌在圆环形聚四氟乙烯连接块的内孔的上端中,圆环形绝缘固定套套接在内电极的中部,圆环形绝缘固定套外圆面的上部镶嵌在圆环形聚四氟乙烯连接块的内孔的下端处,圆管形陶瓷喷嘴的上端套接在圆环形绝缘固定套外圆面的下部上,使圆管形陶瓷喷嘴的内圆面与内电极的外圆面下部之间有一圈均匀的间隙,中空圆环形外电极的上端与圆环形聚四氟乙烯连接块的下端连接,中空圆环形外电极的内孔套接在圆管形陶瓷喷嘴的外圆面上。本发明能以高分辨率去除函数的方式对待加工件进行大气等离子体加工。

    大口径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1297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77080.3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大口径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加工方法,本发明属于光学加工领域。它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机械抛光技术存在的低加工效率而无法满足光学领域对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大批量需求的问题。包括:步骤一:将大气等离子旋转电极设置在密封罩内;步骤二:将密封罩的上端绝缘连接工作轴上,将待加工光学零件装卡在工作平台上;步骤三:使大气等离子旋转电极靠近待加工光学零件的待加工表面;步骤四:预热射频电源并打开混合等离子体气源;步骤五:启动射频电源;步骤六:用上述产生的大气等离子体对零件表面进行加工;步骤七:取出待加工光学零件。本发明采用了旋转电极与加工零件之间的放电间隙产生等离子体,是非接触式化学加工方法,避免了机械加工中产生的损伤层。

    适用于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227093A

    公开(公告)日:2013-07-31

    申请号:CN201310177069.7

    申请日:2013-05-14

    Abstract: 适用于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零件的大气等离子体加工装置,本发明属于光学加工领域。它是为了解决传统的机械抛光技术存在的低加工效率而无法满足光学领域对大口径光学元件的大批量需求的问题。它的旋转电极设置在密封罩内,旋转电极与射频电源的输出端连接作为大气等离子体放电的阳极;密封罩的上端绝缘连接在工作轴上,将待加工光学零件装卡在工作平台上;工作平台接地作为大气等离子体放电的阴极;旋转电极与待加工光学零件的待加工表面之间设置有放电间隙。本发明能对大口径非球面光学表面进行非接触式大气等离子体加工,加工速度高,不存在边缘效应问题。

    基于应力集中与超声导波的斜拉索锈蚀复合监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484204U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20046022.6

    申请日:2016-01-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基于应力集中与超声导波的斜拉索锈蚀复合监测装置,包括多个锈蚀传感单元,并将多个所属锈蚀传感单元与一个辅助框架连接形成预应力自平衡体系;在钢丝薄片不同高度处布设的连续应变测点监测数据判断斜拉索内钢丝或钢绞线初始锈蚀时间并通过相应程序计算锈蚀程度与锈蚀速率或发生应力腐蚀裂纹的深度;分析超声导波信号特征变化判断钢丝或钢绞线初始锈蚀时间;比较不同时刻导波信号幅值差的变化速率,判断钢丝薄片的锈蚀速率。本装置对斜拉索自由段下锚头区域钢丝的锈蚀与应力腐蚀状态进行长期、定量监测或定期检测,且不破坏局部微环境,同时多个锈蚀传感单元布置在该区域,进一步保证监测的真实性与可靠性。

    一种电磁加热-等离子体光谱检测土壤重金属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802994U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20389346.3

    申请日:2019-03-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磁加热-等离子体光谱检测土壤重金属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检测土壤中重金属过程操作不便,检测效率低、速度慢,无法实现现场快速检测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磁加热-等离子体光谱检测土壤重金属装置,包括电磁加热装置、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装置、气路系统和电池;电磁加热装置包括加热管,其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管状结构,加热管一端为锥尖向外的圆锥状且与所述主管的第一进气口平滑过渡连接,加热管另一端通过密封塞进行密封,加热管的侧壁上设有进气口,加热管的外侧壁上缠绕有电磁感应线圈,缠绕有电磁感应线圈的加热管内部还固设有金属样品舟。本实用新型广泛应用于土壤重金属光谱分析技术领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内窥式缆索锈蚀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941385U

    公开(公告)日:2017-02-08

    申请号:CN201620600536.1

    申请日:2016-06-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主要属于缆索检测与养维护管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窥式缆索锈蚀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滑动装置和用于采集待测缆索内钢丝表面形貌及锈蚀状态图像的微型内窥式成像装置,所述微型内窥式成像装置固定连接在所述滑动装置上;所述微型内窥式成像装置包括照明系统、光学系统、CCD传感器三部分,所述光学系统包括反射棱镜和转像透镜,所述反射棱镜和所述CCD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微型内窥式成像装置的两端,从反射棱镜一端到所述CCD传感器一端依次设置反射棱镜、照明系统、转像透镜和CCD传感器。本实用新型所述检测装置具有检测区域大、检测效率高、可靠性高、适用性强、安装简单、体积小便于实际应用、成本低廉等优点。

    一种质谱离子源装置
    1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5723439U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20662811.2

    申请日:2016-06-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质谱离子源装置,其包括针尖电极、绝缘介质、电源、仪器接口及气体导管;所述绝缘介质位于针尖电极与仪器接口间,所述针尖电极尖端部分与绝缘介质接触,另一端与电源相连,仪器接口接地并与电源另一端连接,针尖电极与仪器接口间形成强电场,放电气体经气体导管充满于绝缘介质与仪器接口间,在强电场作用下形成等离子体束,该等离子体束与绝缘介质表面待测物相互作用,使待测物电离,实现分析检测。本实用新型除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无需溶剂、高通量等优点外,针尖电极与仪器接口形成的线性电场,提高了离子的传输效率。此外该质谱离子源装置也可用于质谱成像分析。

    一种化学反应中间体质谱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9544279U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20475606.9

    申请日:2019-04-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化学反应中间体质谱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对化学反应过程中的中间体研究装置需高压电离环境等因素对反应有干扰、尤其是不能对电中性分子的检测、造成对反应机理研究不透彻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化学反应中间体质谱检测装置,依次包括反应器、进样系统、热辅助管装置、偏转电场装置、电离源和质谱仪;反应器为上、下两端分别设有进气口和出样口的密闭的结构,反应器的出样口通过毛细管与热辅助管的进口端相连通;进样系统被毛细管贯穿,且其内部设有雾化气套管;热辅助管的出口端处连接设有偏转电场装置,电离源设置于偏转电场与仪器接口之间的中轴线上。本实用新型广泛应用于化学反应机理研究技术领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电化学-质谱联用装置
    12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8013135U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20471407.6

    申请日:2018-04-0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化学‑质谱联用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结构复杂、制作难度高、操作难度大、电化学反应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差、不适用于对复杂电化学体系的进行实时、原位监测与分析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化学‑质谱联用装置,包括质谱仪和电化学反应装置,电化学反应装置设有电源工作站、电化学电极组合和电化学反应平台,电化学反应平台为至少带有一个尖角的载体,载体的一个尖角设为样品角;电化学电极组合通过电源工作站控制提供电化学反应的电压和样品溶液的电离喷雾电压,使样品角处的待测样品溶液发生电化学反应并产生电喷雾电离,电喷雾的离子进入质谱进样口。本实用新型广泛应用于电化学分析技术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