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322728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59793.4
申请日:2013-06-26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防阻自除垢原生污水热泵能量提升系统,它涉及一种能量提升系统,以解决现有的污水源热泵不具备防垢和除污功能,以及应用于工业换热,换热效率较低的问题,它包括污水泵、压缩机、四通换向阀、节流装置、用户换热器、用户循环泵、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防阻装置和多管束喷射流化防垢污水与制冷剂壳管式换热器;所述多管束喷射流化防垢污水与制冷剂壳管式换热器包括壳体、换热管束、固液分离端头、分布板、封头、喷射器、固液回流管、隔板、固体粒子及多个折流板;所述原生污水液固暂离旋流防阻装置包括罐体、出水过滤器、集污罐、排污管和污水排水管,集污罐的出口通过排污管与污水排水管连通。本发明用于污水源的热泵能量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02095295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110044748.8
申请日:2011-02-24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基于霜层厚度的除霜探测器及除霜控制方法,属于空气源热泵控制领域,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对空气源热泵的除霜采有间接法存在的除霜判断不准确;成本太高的问题。本发明加热电阻的外表面涂有绝缘层,第一电极对A-A’设置在加热电阻的左右,除霜控制方法为:除霜探测器不工作状态:所有开关断开;除霜探测器启动状态:在温度处于-12℃~1℃时,除霜探测器启动开关闭合,间歇开关间歇性闭合,除霜探测器启动;除霜启动状态:加热电阻工作,霜融化的水膜使第一电极对A-A’导通,输出除霜信号;空气源热泵的除霜状态:翅片表面的霜熔化使第二电极对B-B’导通;除霜探测器停止除霜状态:当输出电压信号为0时,判定为除霜结束。
-
公开(公告)号:CN101825327B
公开(公告)日:2012-03-07
申请号:CN201010185956.5
申请日:2010-05-28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4F11/00
Abstract: 基于天气预报的空调系统最优运行参数获得方法,涉及一种空调系统运行参数的获得方法,解决现有的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不准确导致建筑物内温度调节质量差,以及现有的空调自动调节装置对现有空调的要求较高导致难以实施、能源浪费严重的问题。其方法是:通过天气预报结合历史气象数据,计算出未来N小时的逐时气象参数;而后依据建筑物特性参数结合逐时气象参数计算出逐时空调负荷并与设计空调负荷比较,确定出逐时负荷系数;然后将待调节空调的所有运行模式与逐时负荷系数进行热平衡分析,筛选出可行运行模式;选用能耗最小的可行运行模式作为最优运行模式并将其参数输出。本发明适用于对大型空调的运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1818941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52778.6
申请日:2010-04-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40
Abstract: 风热式防冻太阳能集热器系统,它涉及一种防冻太阳能集热器系统。针对排回和排空系统中极易残留水份,造成阀门及管道的冻裂问题,气温很低使循环工质凝固冻裂管道的问题,防冻液系统初投资大和易造成环境污染的问题。本发明的温度传感器安装在电动截止阀与太阳能集热器之间的循环工质流入管上,第一连通管的上端与循环工质流入管连通,第一连通管的下端与风力制热机的进口端连通,第二连通管的上端与循环工质流出管连通,第二连通管的下端与风力制热机的出口端连通,第二止回阀和第二循环水泵沿循环工质的流动方向依次安装在第二连通管上。本发明降低了集热器防冻系统的初投资,杜绝了污染和管道及阀门冻裂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1424430B
公开(公告)日:2010-06-23
申请号:CN200810209740.0
申请日:2008-12-19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2
Abstract: 带有送风热回收器的空气处理机组,它涉及一种空气处理机组。针对再热式送风系统冷热量抵消,能耗高问题。回风管路与混合段连通,新风管路与送风热回收器连通,第三连接管路的两端与回风管路和排风热回收器连通,第五连接管路的两端与新风管路和排风热回收器连通,第二连接管路的两端与回风、新风管路连通,第一连接管路的两端与送风热回收器和回风管路连通,第四风量调节阀设置在第二、五连接管路之间的新风管路上,第一风量调节阀设置在第一、二连接管路之间的回风管路上,第二、三和五风量调节阀设置在第二、三和五连接管路上,送风段通过第六连接管路与送风热回收器连通。本发明通过送风热回收器,有效解决了冷热量抵消问题,降低了系统能耗。
-
公开(公告)号:CN101655294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910072789.0
申请日:2009-09-03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IPC: F25B30/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2
Abstract: 回收隧道风热量的地源热泵系统,它涉及一种地源热泵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地下隧道把风的热量带到室外,同时使用其它热源为站台供暖的这种自相矛盾的能源浪费问题。地源热泵系统还包括依次串联在一起的隧道风热量采集装置和定压装置,隧道风热量采集装置为由多个并联的地埋管和循环水泵串联组成的回路,定压装置由补给水箱和定压补给水泵串联而成,每个蒸发器的进液端与进口阀连接,每个蒸发器的出液端与出口阀连接,循环水泵与进口阀连通,热泵、进口阀、隧道风热量采集装置、出口阀和热泵构成回路,循环水泵通过管路与定压补给水泵连通。本发明用于回收地铁在隧道内行驶时产生的风的热量。
-
公开(公告)号:CN100585299C
公开(公告)日:2010-01-27
申请号:CN200810136842.4
申请日:2008-07-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具有快速除污功能的干式管壳式污水源热泵机组,它涉及一种干式管壳式污水源热泵机组。针对现有的污水源热泵机组采用污水-水换热形式时,换热管易阻塞、传热温差小,所需换热面积大及污水-制冷剂换热形式时,制冷剂的充注量大、设备庞大问题。污水侧干式换热器通过第一、二、三、四、五、六管路与第一换热器连通,第一换热器、污水侧干式换热器、压缩机、带第二换热器的气液分离器通过四通换向阀、第七、八、九、十、十一管路连通。贮液器与第十三管路、第十二连通,第三、四管路上各设置有两个止回阀,从带第二换热器的气液分离器出来的第十三管路上设置有单向膨胀阀、电磁阀、干燥过滤器和截止阀。本发明制冷剂充注量少,成本低,换热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1586858A
公开(公告)日:2009-11-25
申请号:CN200910072370.5
申请日:2009-06-25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供候车亭用的零能耗降温加湿装置,它涉及一种降温装置。本发明为解决现有候车厅无通风降温措施,在炎热的夏天,高温干燥的候车环境严重影响候车人的身体健康的问题。本发明的水箱(1)通过第一管路(6)与水泵(2)连接,水泵(2)通过第二管路(7)与布水器(4)的输入端连接,填料箱(3)位于布水器(4)的下方,集水盘(5)设置在填料箱(3)的下方,集水盘(5)上的出水口通过第三管路(8)与水箱(1)连接,填料箱(3)内充有吸湿材料(3-2),填料箱(3)的底部设有若干漏水孔(3-1)。本发明利用吸湿材料使候车厅内的温度降低,为候车亭创造了舒适的候车环境,低温和湿润的候车环境有利于候车人的身体健康。
-
公开(公告)号:CN101440983A
公开(公告)日:2009-05-27
申请号:CN200810209839.0
申请日:2008-12-30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Abstract: 基于能量梯级利用的空气处理机组,它涉及一种空气处理机组。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空气处理采用新风与回风先混合、后处理的方式,能量无法梯级利用,造成系统很难实现大温差小流量的问题。上层处理机组包括上层加湿器、上层加热盘管和上层表冷器,按照风的走向依次设置为上层表冷器、上层加热盘管和上层加湿器,下层处理机组包括下层加湿器、下层加热盘管和下层表冷器,按照风的走向依次设置为下层表冷器、下层加热盘管和下层加湿器,回风进风口固定在上层处理机组初端的上箱体上,管道的一端与回风进风口相连通,本发明的上层处理机组处理回风、下层处理机组处理新风或新风加部分回风,这种先处理后混合的方式,实现了大温差小流量和能量的梯级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435607A
公开(公告)日:2009-05-20
申请号:CN200810209755.7
申请日:2008-12-22
Applicant: 哈尔滨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563
Abstract: 基于送风热回收和能量梯级利用的空气处理机组,它涉及一种空气处理机组。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现有送风集中处理的空调机组,无法对能量进行梯级利用,空气冷却处理所达到露点较低,再热式送风易造成冷热量抵消,加大系统能耗的问题。本发明出风口与送风热回收器的送风通道的入口相连通,送风管道与送风热回收器的送风通道的出口相连通,第二管道的一端与送风热回收器的送风热回收管道的出口相连通,第二管道的另一端与下层处理机组的初端相连通。本发明增加一个送风热回收器,因此系统结构简单合理,成本造价低。通过送风热回收器,有效地解决了冷热量的抵消问题,降低了系统能耗,提高了空气冷却处理的露点温度,从而提高了制冷系统的性能系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