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630010B
公开(公告)日:2024-10-22
申请号:CN202311593905.X
申请日:2023-11-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板材表面缺陷三维精密检测方法、组件及系统,本发明提出的检测方法基于深度学习及坐标系统一的原理实现缺陷精度定位,为深度检测提供目标检测位置和测量轨迹,解决了金属板材质量检测时缺陷位置缺失的问题;利用图像处理计算缺陷的二维特征尺寸,根据深度检测获取的深度信息,计算得到缺陷的深度特征尺寸,从而完成缺陷三维特征尺寸的检测,同时找到被测件表面的危害性缺陷,基于三维形貌扫描方法,完成单个危害性缺陷三维形貌的扫描,从而实现表面缺陷三维形貌的定量检查,极大地提高了金属板材表面缺陷检查效率及检测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38591B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111456131.7
申请日:2021-12-0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习蒙蒙 , 周科 , 冉旭 , 杨帆 , 李峰 , 鲜麟 , 卢川 , 喻娜 , 初晓 , 陆雅哲 , 高希龙 , 杨韵佳 , 刘晓 , 陈宏霞 , 蔡容 , 邓坚 , 刘余 , 杨洪润 , 彭诗念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核反应堆的一次侧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包括反应堆、冷却水箱、入口管路、出口管路、换热器、控制单元;换热器位于冷却水箱内,入口管路的一端连接反应堆、另一端穿过冷却水箱连接换热器的进口,出口管路的一端连接换热器的出口并穿过冷却水箱连接反应堆,换热器的进口与出口均高于反应堆与入口管路、出口管路连接的出、入口,出口管路位于冷却水箱与反应堆的部分设有隔离阀A,控制单元连接隔离阀A;还设有稳压器,用于监测反应堆压力值并传送至控制单元;当反应堆停堆且反应堆压力值降低至设定值,隔离阀A开启,形成第一换热循环回路。利用非能动方式即可实现排热,无需借助外力,在丧失电源情况下仍然可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12428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647560.5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F9/00 , B08B5/04 , G01N23/2251 , G21F9/02 , H01J37/2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放射性物质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辐照后核燃料电镜样品表面裂变气体的热室内清除装置。本发明包括低真空舱、高真空舱、控制系统,所述低真空舱和高真空舱通过接口相连,所述控制系统与接口连接,控制接口的开闭;在低真空舱进行低真空粗抽后,当低真空舱和高真空舱的真空度达到目标值,打开低真空舱和高真空舱间的接口,通过样品杆将导轨上的样品台推入高真空舱内,进行高真空抽。本发明能够解决辐照后核燃料电镜样品测试的过程中,样品表面的裂变气体释放出来引起实验室污染,以及被电镜真空泵抽走造成电镜设备损坏的问题,能够高效、便捷地去除样品表面气孔内的裂变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16313174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211720649.1
申请日:2022-12-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喻娜 , 黄代顺 , 卢毅力 , 崔怀明 , 鲜麟 , 李峰 , 杨帆 , 程坤 , 陈宏霞 , 杨韵佳 , 周科 , 陆雅哲 , 初晓 , 方红宇 , 习蒙蒙 , 徐青蓝 , 陈果 , 张舒 , 吴鹏 , 吴广皓 , 蔡容 , 王晨阳
IPC: G21C15/18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压水堆核电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压水堆核电厂余热排出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设置于蒸汽发生器二次侧的正常给水系统、能动辅助给水系统、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该系统,采用非能动排热系统和能动排热系统相结合的运行方案,能够保证堆芯在不同事故下的安全性,为核电厂不同运行模式和事故工况下提供了多样性的排热措施,保证了核电厂排出堆芯余热的安全功能,从而提高了核电厂的整体安全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98552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310078140.X
申请日:2023-01-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7/22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核反应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置压力式非能动备用停堆系统;该系统,包括:可溶性中子吸收毒物增压室和密封塞;可溶性中子吸收毒物增压室位于压力容器内堆芯的堆顶,可溶性中子吸收毒物增压室内装有可溶性中子吸收毒物,可溶性中子吸收毒物增压室下部设有通孔,通孔内通过密封塞与堆芯连接。该系统配置简单,没有对泵的依赖,设备布置对空间需求小。
-
公开(公告)号:CN115083649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680033.X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放射性样品暂存柜,包括屏蔽柜、抽气管道、抽气泵和排气管道。屏蔽柜具有可开启和封闭的柜门,抽气管道,其一端与所述屏蔽柜的柜体可拆卸连接,且所述抽气管道与所述屏蔽柜的内部连通,抽气泵的进气端与所述抽气管道的另一端密封且可拆卸连接,排气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抽气泵的出气端密封且可拆卸连接,所述排气管道的另一端与热室连通;本发明通过在试验区域内放置一个可暂存放射性样品的暂存柜,通过屏蔽柜对放射性样品的放射性进行屏蔽,并通过设置抽气管道、抽气泵和排气泵避免暂存柜内的放射性气溶胶的泄露,从而可以在实验区域内临时存放放射性样品。
-
公开(公告)号:CN115048797A
公开(公告)日:2022-09-13
申请号:CN202210736275.6
申请日:2022-06-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杨韵佳 , 黄代顺 , 张渝 , 卢毅力 , 崔怀明 , 李峰 , 鲜麟 , 周科 , 张舒 , 吴鹏 , 陈宏霞 , 吴广皓 , 马誉高 , 喻娜 , 杨帆 , 陆雅哲 , 习蒙蒙 , 初晓 , 蔡容 , 程坤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优化策略生成方法、装置及介质,包括:针对压水堆核电厂,形成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基准事故清单;根据所述基准事故清单中不同事故类型,明确不同事故的排热措施应能达到的目标效果;并基于所述目标效果确定影响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优化的限制性工况;根据所述限制性工况,建立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自动优化策略模型;对所述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自动优化策略模型进行求解,生成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的优化策略方案集合;根据所述优化策略方案集合,得到最优策略方案。本发明采用智能优化算法对非能动余热排出系统进行自动优化设计,以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充分挖掘设计裕量,提高了策略优化生成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432968B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011133991.2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辐照后反应堆结构材料热导率测试试样的制备方法,依次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取未经辐照的反应堆结构材进行加工获得预制样品,预制样品的尺寸大小及表面光洁度等需满足热导率测试试样的要求;步骤2,将步骤1获得的样品置于闭合容器内,通过夹块夹持闭合容器,并装载到辐照装置内再入堆进行辐照考验;步骤3,辐照结束后,取出闭合容器中辐照后样品可直接用于热分析检测。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辐照后反应堆结构材料热导率试样制备难度大、尺寸精度差、成品率低及不易批量化等问题;且避免热导率试样在辐照装置内不易固定及热传导不均匀等问题,尤其适用于小尺寸辐照后热导率试样的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11508623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010356287.7
申请日:2020-04-29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船用承压安全壳超压保护装置及其应用,超压保护装置包括设置在安全壳内的双向安全阀、爆破阀和可拆卸排放管,其中,可拆卸排放管与安全壳壁面连接,所述双向安全阀和爆破阀均安装在可拆卸排放管上,且双向安全阀位于安全壳壁面与爆破阀之间;爆破阀的开启定值低于安全阀起跳定值。本发明对内可实现在安全壳内面临超压时受控适当排出壳内流体,保证安全壳的完整性;对外当遭遇沉没等极端工况时,可以连通海水和安全壳,同时引海水入壳,保证安全壳的完整性对内可实现在安全壳内面临超压时受控适当排出壳内流体,保证安全壳的完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421670B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0676944.0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nventor: 喻娜 , 冉旭 , 吴清 , 刘昌文 , 冷贵君 , 李峰 , 丁书华 , 鲜麟 , 陈伟 , 陈宏霞 , 吴丹 , 钱立波 , 杨帆 , 周科 , 吴鹏 , 初晓 , 蔡容 , 张舒 , 习蒙蒙 , 陆雅哲 , 程坤 , 杨韵佳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事故规程定量化分析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S1:采用不同层级的工况选取方法,获取事故规程定量化评价的工况谱;S2:根据获取的事故规程定量化评价的工况谱,构建两维度定量化评价体系模型,包括基于初因事件维度的评价体系模型和基于子规程维度的评价体系模型;S3:获取核电厂事故规程定量化分析需求,根据需求,自动选取对应维度的评价体系模型进行核电厂事故规程定量化分析,得到定量化分析结果;进而指导将核电厂逐步引导至预期的状态。本发明从不同角度对事故规程进行全方位的定量化分析,分析评估行之有效,从而为事故规程的设计、论证以及优化提供有力的理论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