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的梁上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88560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243012.2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王裕琳 胡红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的梁上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梁上柱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柱、以及连接在梁和柱之间的节点构件;所述节点构件包括内衬钢、加强板、角钢以及连接钢板;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包括柱主体、柱纵筋、柱箍筋以及预埋附加钢筋,所述柱主体对应设有注浆管和排气管;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包括梁主体、梁纵筋、和梁箍筋;通过在装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之间所增加的连接节点,实现柱梁连接形式和耗能形式,在外侧的角钢及连接钢板和内置的内衬钢及附加钢筋的固定,使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进行双重固定连接,保证了柱与梁的安全稳定连接,以形成新的结构受力体系。

    一种装配式双柱独立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0118B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219117.4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王裕琳 胡红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双柱独立基础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基础结构包括预制的双杯口独立基础件和预制的方钢筋混凝土柱;通过对拉螺杆在柱局部扩展段和钢垫板之间的固定,使整个柱本体可以获得双重固定连接,保证了混凝土柱与基础件的安全稳定连接,使得基础件能够充分吸收并向地基传递来自上部结构所带来的载荷;在两方钢筋混凝土柱之间增设可调节可拆卸式的摩擦阻尼器式的构件,使得具有独立耗能的方钢筋混凝土柱通过摩擦构件和基础件连接成一个双柱耗能系统,进一步加强能量耗散,同时还能通过摩擦构件的阻尼作用来有效减小单柱的摇摆幅度,使得建筑结构在受到地震作用或水平风荷载作用下更为安全稳定。

    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的梁上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8856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243012.2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王裕琳 胡红松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的梁上柱结构及其施工方法,该梁上柱结构包括钢筋混凝土梁和预制的钢筋混凝土柱、以及连接在梁和柱之间的节点构件;所述节点构件包括内衬钢、加强板、角钢以及连接钢板;所述钢筋混凝土柱包括柱主体、柱纵筋、柱箍筋以及预埋附加钢筋,所述柱主体对应设有注浆管和排气管;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包括梁主体、梁纵筋、和梁箍筋;通过在装混凝土柱和混凝土梁之间所增加的连接节点,实现柱梁连接形式和耗能形式,在外侧的角钢及连接钢板和内置的内衬钢及附加钢筋的固定,使混凝土柱与混凝土梁进行双重固定连接,保证了柱与梁的安全稳定连接,以形成新的结构受力体系。

    一种钢板-超高强度混凝土组合柱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965344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1910077270.5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板‑超高强度混凝土组合柱结构,包括一钢管和一钢支座。钢支座经完全包覆密封材料后置于钢管的内腔的下端,钢管内浇筑有超高强度混凝土,使得在载荷作用下,钢管内的变形主要集中于钢支座。本发明的钢板‑超高强度混凝土组合柱结构中变形主要由钢支座来承担,在组合柱受到较大荷载作用下,钢支座发生塑性变形来消耗能量,避免内填超高强度混凝土被压溃,保证了所述组合柱在较大的变形情况下仍具备较高的承载力,而且,良好的延性也提高了组合柱的抗震性能。

    减小应力滞后的受损双钢板组合剪力墙修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737785B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210539990.0

    申请日:2022-05-1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应力滞后的受损双钢板组合剪力墙修复方法,包括步骤:预备各个部件;将固定装置固定于下方的未损坏区域上;将外包装置与上方的未损坏区域连接;将高度调节装置的底部与固定装置进行连接,顶部与外包装置连接,并调节高度调节装置,以对外包装置提供顶升力;将替换钢板包围于损坏区域外侧,使替换钢板与损坏区域之间能够形成浇筑空间;在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当混凝土凝结硬化后,调节高度调节装置,使其对外包装置提供的顶升力降为零;拆除外包装置与高度调节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减小应力滞后的受损双钢板组合剪力墙修复装置。本发明能够降低未替换混凝土和钢板的应力水平,提高结构承载能力。

    一种模块化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80749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310052732.4

    申请日:2023-02-03

    Applicant: 华侨大学

    Inventor: 胡红松 夏浩健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模块单元以及钢筋单元;所述模块单元由外墙双面墙壳、内墙单面墙壳、连梁单面梁壳和上层楼板所组成;所述钢筋单元包含多个预设箍筋、多个连接钢筋、以及楼板搭接钢筋、和预埋件及其U型段钢筋;由每个独立的模块单元及其钢筋单元通过后浇混凝土叠合来实现连接,采用的施工方法装配形成的模块化剪力墙结构具有良好的整体性,且相较于传统的装配式剪力墙,该方法现场连接更加方便,施工的工作量更少。并且在技术上具备良好的可行性,且施工方式较简单,保证了现场施工质量,提高了现场施工效率及安全性,极大弥补了传统模块化建筑的不足,在高层模块化建筑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波纹板-ECC柱与混凝土梁的装配式连接节点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789861B

    公开(公告)日:2023-02-07

    申请号:CN202111124594.3

    申请日:2021-09-24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波纹板‑ECC柱与混凝土梁的装配式连接节点。该连接节点包括上波纹板‑ECC叠合柱、下波纹板‑ECC叠合柱和钢筋混凝土梁。上波纹板‑ECC叠合柱包括上柱体和第一预埋螺杆,第一预埋螺杆沿上柱体的轴向穿出上柱体的上端;下波纹板‑ECC叠合柱包括下柱体和第二预埋螺杆,第二预埋螺杆沿下柱体的轴向穿出下柱体的上端;第二预埋螺杆固定连接于上柱体的下端;钢筋混凝土梁垂直固定于第二预埋螺杆穿出下柱体的部分。上、下柱体之间通过螺杆装配连接,节点施工效率高,连接后的内部空间作为现浇混凝土的模板,降低了用钢量、防止钢板局部屈曲。该连接构造可以保证波纹板‑ECC叠合柱与钢筋混凝土梁之间的荷载的传递,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耐候性能。

    一种拉压高延性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36342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29339.7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拉压高延性纤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按照重量份数计,包括如下组分:280~290份水、280~290份水泥、735~750份粉煤灰、110~120份硅灰、600~615份石英砂、155~160份钢纤维、9.5~10份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2.5~3.5份减水剂。其中,钢纤维的掺量为拉压高延性纤维混凝土总体积的1.5~2.5%,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的掺量为拉压高延性纤维混凝土总体积的0.8~1.2%。本发明利用钢纤维和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两种纤维的增强、阻裂、增韧作用,从而可控制混凝土内部裂缝的产生和发展,并使混凝土延性与韧性得到显著提高。该纤维混凝土适用于建筑结构中以提高结构的安全性能和使用年限。

    减小钢筋应力滞后的受损钢筋混凝土柱修复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09700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10394.X

    申请日:2022-05-11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小钢筋应力滞后的受损钢筋混凝土柱修复方法,涉及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步骤:准备外包装置、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以及包围板;将第二连接件的底部固定于受损钢筋混凝土柱的底部基础上;通过第一连接件将外包装置与受损钢筋混凝土柱的损坏区域上方的未损坏区域进行连接,并将第二连接件的顶部与外包装置连接;调节第二连接件,以对外包装置提供顶升力;安装包围板,在包围板与受损钢筋混凝土柱之间形成浇筑空间;在浇筑空间内浇筑混凝土,直至混凝土完全覆盖外包装置。本发明还公开一种减小钢筋应力滞后的受损钢筋混凝土柱修复装置。本发明能够降低未替换混凝土的应力水平,提高结构承载能力,并能够减小钢筋应力滞后。

    震损部位可更换的钢筋混凝土混合剪力墙

    公开(公告)号:CN106703245B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1611121212.0

    申请日:2016-12-08

    Applicant: 华侨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震损部位可更换的钢筋混凝土混合剪力墙,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与混凝土基座通过上耳板和下耳板互相铰接,并通过混凝土短柱形成支撑;所述混凝土短柱的底部通过长螺栓锁固于混凝土基座的内部;所述混凝土短柱具有钢筋支撑框架,且外部通过混凝土浇灌制成,该钢筋支撑框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纵向承力钢筋和由混凝土短柱的轴线向外侧发散的横向承力钢筋,该纵向承力钢筋和横向承力钢筋互相焊接。本发明提供了震损部位可更换的钢筋混凝土混合剪力墙,可在地震对墙体造成破坏后,通过对混凝土短柱进行更换,实现快速维护和重建,具有良好的重复利用性,更为经济实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