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指数渐变的超宽带功分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59072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10151532.0

    申请日:2013-04-27

    Abstract: 一种基于指数渐变的超宽带功分器,由位于介质板上、用作功分器主体,并实现匹配和传输特性转换的微带线及其端口所构成;其设有:一个输入端口,两个等幅、同相的输出端口,以及位于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的阻抗变换电路和超宽带功率分配电路;三个端口的微带线特征阻抗均为50Ω,整体电路上下对称。输入端口采用指数渐变的微带线,将特征阻抗为50Ω的微带线匹配到超宽带功率分配电路输入端、且特征阻抗为25Ω的微带线,再分为上下两侧对称的两条输出路径,分别经由四段特征阻抗均为50Ω、电长度都为π/2的半圆形微带线级联而输出等幅、同相的信号,且每对上下微带线之间都连接有不同的隔离电阻。该器件的传输性能优良,相对带宽可以达到100%以上。

    基于耦合微带线耦合器的紧凑型宽带双圆极化贴片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3247866B

    公开(公告)日:2015-02-18

    申请号:CN201310120397.3

    申请日:2013-04-09

    Abstract: 一种基于3dB耦合微带线耦合器的紧凑型宽带双圆极化贴片天线,是采用印制电路板技术自下而上地在两个介质基板的下、上表面分别设有馈电网络和地平面、电容耦合贴片和主辐射贴片,该馈电网络是结构紧凑、宽带的3dB耦合微带线耦合器,以便形成功率分配和90度移相的圆极化正交馈电网络;两个介质基板利用非导电材料的支柱和螺帽将其支撑并固定,且两个介质基板之间设有空隙间隔而形成空气介质。由两个馈电探针将馈电网络的两个输出端和两个电容耦合贴片连接为一体,利用金属探针和电容耦合贴片的组合方式对主辐射贴片进行正交馈电,实现高增益、低轴比和宽带的圆极化辐射。该天线实现了宽带的双圆极化天线的小型化,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推广应用。

    一种基于Smith圆图的多频匹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320100A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410547005.6

    申请日:2014-10-16

    Abstract: 一种基于Smith圆图的多频匹配系统,包括:多频数据输入模块,用于同时并行输入多个起始阻抗值并设定Smith圆图归一化参考阻抗,其中,所述多个起始阻抗值对应的频率不相同;控制面板模块,用于提供多个电路元件的控制按钮,其中,所述多个电路元件根据用户选择的控制按钮组成电路单元;结果计算和显示模块,所述结果计算和显示模块与所述多频数据输入模块和所述控制面板模块相连,用于计算并显示不同频率的多个起始阻抗值对应的阻抗点在Smith圆图中位置、所述多个起始阻抗值在并联/串联所述电路元件后输入阻抗在Smith圆图的变化和对应的实时反射系数,以进行多频共时匹配。本发明计算精度高,简单易用,方便用户进行多频匹配和调谐。

    耦合微带线巴格莱多边形(BagleyPolygon)功率分配器

    公开(公告)号:CN102868010B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210320143.1

    申请日:2012-08-31

    Abstract: 一种耦合微带线Bagley Polygon功率分配器,设有:一个输入端口,三个或三个以上奇数个输出端口,位于输入与输出端口之间、能实现相应奇数路功率等分的耦合微带线;其中,连接输入端口的耦合微带线电长度为设定长度,后续各节耦合微带线的节数及其电长度、各节耦合微带线的线宽、线间距都取决于应用场合和器件特性而任意选择;相邻输出端口和其他非对称输出端口之间的相位差是根据耦合微带线的电长度变化而改变的,即通过改变耦合微带线的节数实现输出端口数量的选择和调整、和/或通过电长度实现各个输出端口的相位的选择和调整。特点是:结构紧凑,参数灵活,易于工程实现和集成化,能控制各输出端口相位。

    介质包裹赋形渐变槽天线
    1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078758A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10302794.7

    申请日:2014-06-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介质包裹赋形渐变槽天线,能够对天线波束赋形获得均匀良好的发射波束,包括:矩形的基板;印制在基板的正、反面上的椭圆线型的渐变槽线,其通过在基板正反两面上的椭圆线型的金属片构成,每面上的金属片的与基板侧边缘对应的金属片侧边上具有多个相互平行的直缝,直缝的末端圆滑;其中渐变馈电宽带巴伦在始端连接无线电天线接头并在末端连接渐变槽线;介质部分,包括:分别包裹基板正、反面的正、反面介质部分和包裹基板顶边缘的顶介质部分,其中,正、反面介质部分共同构成与基板等高的椭圆柱,顶介质部分从椭圆柱的椭圆形上表面的轮廓向上延伸并渐缩且具有与椭圆柱的上表面平行的圆形顶表面。

    小型化平面微带过桥
    1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52638B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010034337.6

    申请日:2010-01-19

    Abstract: 小型化平面微带过桥,用于射频微波领域的微带线射频电路设计中。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微带射频电路的过桥,使得两条微带线可以在平面结构内无干扰的交叉通过。过桥中的微带线设计参数固定,不需要额外的计算,且设计参数易于工程实现。其主要特点是:尺寸小,电长度仅为90°×90°;易于设计和实现,特性阻抗为常值;价格低,不需要额外的器件,且可以降低电路板的层数;平面结构,在不引入不连续性的情况下实现两条微带线的交叉。

    基于指数渐变的超宽带功分器

    公开(公告)号:CN103259072A

    公开(公告)日:2013-08-21

    申请号:CN201310151532.0

    申请日:2013-04-27

    Abstract: 一种基于指数渐变的超宽带功分器,由位于介质板上、用作功分器主体,并实现匹配和传输特性转换的微带线及其端口所构成;其设有:一个输入端口,两个等幅、同相的输出端口,以及位于输入和输出端口之间的阻抗变换电路和超宽带功率分配电路;三个端口的微带线特征阻抗均为50Ω,整体电路上下对称。输入端口采用指数渐变的微带线,将特征阻抗为50Ω的微带线匹配到超宽带功率分配电路输入端、且特征阻抗为25Ω的微带线,再分为上下两侧对称的两条输出路径,分别经由四段特征阻抗均为50Ω、电长度都为π/2的半圆形微带线级联而输出等幅、同相的信号,且每对上下微带线之间都连接有不同的隔离电阻。该器件的传输性能优良,相对带宽可以达到100%以上。

    宽带平面印刷偶极子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303602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310002471.1

    申请日:2013-01-05

    Abstract: 一种宽带平面印刷偶极子天线,设有:两个大偶极子臂(3a、3b)、两个小偶极子臂(4a、4b)、指数型渐变线馈电微带线(1)、连接小偶极子臂与馈电微带线的连接线(5)和介质板(2);该天线结构创新之处是采用介质板正反两面的双层印刷电路结构:将大、小两对偶极子(3a、3b)、(4a、4b)和指数型渐变线馈电微带线(1)印制在该介质板(2)的正反两面,从而实现宽频带匹配特性和稳定的方向图,在驻波比小于2时的带宽能够达到70%,工作频段内方向图稳定。特点是:尺寸小、重量轻,易于集成于各种平面器件中;馈电系统简单。因此本发明制造成本低廉、平面结构、工作频带宽,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一种多信道CSMA接入方法
    1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977445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010505511.0

    申请日:2010-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信道CSMA接入方法,其中该方法特征为:节点同时在各个可用的并行信道上进行CSMA接入,每次成功抢占一个空闲信道后立即调整其他空闲信道上的退避计数器值,直至抢占的信道满足接入需求或者退避总时间达到最大退避时间或者无可选的空闲信道。通过上述方法,可以有效地控制多个节点在多个信道上的CSMA接入,有效满足节点的接入需求,提高系统的信道利用率,提升无线网络的吞吐性能。

    一种重叠信道划分下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64897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613804.0

    申请日:2010-12-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重叠信道划分下的空闲信道检测方法,其中该方法特征为:首先在需要进行空闲信道检测的目标信道以及所有与该目标信道重叠的其他信道上同时进行频谱感知并获得这些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然后将这些信道的信道状态信息进行合并,最后判断出目标信道是否空闲可用。在具有重叠信道划分的通信系统中,进行空闲信道检测时,使用上述方法,可以提高空闲信道检测的可靠性,降低由于信道状态判断错误而发生数据传输冲突的概率,对本通信系统内信号的传输提供更好地保护。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