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冷凝固相微萃取装置
    1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99793C

    公开(公告)日:2007-02-14

    申请号:CN200510027955.7

    申请日:2005-07-21

    Abstract: 一种循环冷凝固相微萃取装置,除了进样器、固相微萃取瓶、烧杯外,特别设计的循环冷凝器为一个空心有盖圆锥体,冷凝器端面上垂直设有冷却水进水管、进样器保护管及冷却水出水管,进样器保护管一端从冷凝器端面露出并密封,另一端从圆锥顶端穿出。冷却水将循环冷凝器的外壁冷却,使被加热挥发到气相中的待测液在循环冷凝器的外壁冷凝,形成液滴沿外壁流下,在进样器保护管出口的固相微萃取纤维上汇聚,形成稳定的冷凝循环回路。当微萃取纤维与待测液挥发冷凝液充分接触,达到分配平衡后,取出进行色谱分析。本发明中的萃取纤维不与待测液直接接触,从而减少了被污染的可能,提高了吸附能力,降低待测物的检测限。

    脱排油烟机油烟的催化分解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670434A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200410099198.X

    申请日:2004-12-29

    Abstract: 一种脱排油烟机油烟的催化分解处理装置,催化氧化反应器采用电加热室和催化氧化室为一体的竖式结构,由催化氧化管,电加热内管,出气管,回流器,电加热开关及催化剂组成。催化氧化管采用薄壁金属管,以抽屉形式嵌入脱排油烟机排风口内,电加热内管紧贴催化氧化管的内壁,电加热内管内充填氧化催化剂,电加热内管的上部设置电加热开关,回流器位于催化氧化反应器的前端,出气管位于催化反应器的后端。本发明结构紧凑,利用脱排油烟机的风机进行排气,利用脱排油烟机的电源加热,还可同时利用烹饪时对气体的加热,高效低温催化处理油烟,低耗节能,并且无二次污染。

    有机气体净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669654A

    公开(公告)日:2005-09-21

    申请号:CN200410099199.4

    申请日:2004-12-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有机气体净化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催化剂以γ-Al2O3为载体,由MnO2粉和CuO粉按一定比例在制备过程中混合而得。首先取Al2O3、Na(OH)倒入蒸馏水中进行反应,然后将反应后静置的沉淀物真空过滤、洗涤后溶解于0.7%的硝酸中,加入NaOH调节溶液pH值,再加入MnO2和CuO粉的混合物,然后过滤制粒,经三次升温干燥后自然冷却至室温得到所需催化剂。本发明方法简单易行,制备的催化剂价格低廉,在低温下对有机气体具有广普的、良好的净化效果,在高温下稳定,使用寿命长,可用于对各种油烟废气的净化处理,尤其适合对家庭、餐饮业的生活油烟废气的净化处理。

    辛醇合成系统排放废碱液的自萃取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206167C

    公开(公告)日:2005-06-15

    申请号:CN03116979.1

    申请日:2003-05-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辛醇合成系统排放废碱液的自萃取处理方法,采用无机酸将废碱液的pH值调到1~5的范围内,在废水温度为10~60℃的范围内,以2-乙基己醇为萃取剂,在萃取塔或装有多级萃取单元的萃取器中对废水进行萃取,当萃取剂的用量为废碱液体积的1/1~1/8时,废碱液的CODCr去除率达到80%以上。经萃取处理后的水相用碱中和并用少量水稀释后进入生化处理系统进行处理使其最终出水达到排放标准,萃取相返回辛醇合成系统的加氢工序或者精馏工序进行处理,使其中的萃取剂和有机组分最终转化成为该系统的系列合格产品。

    用于固相微萃取的活性炭纤维的碱性活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562460A

    公开(公告)日:2005-01-12

    申请号:CN200410017543.0

    申请日:2004-04-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固相微萃取的活性炭纤维的碱性活化方法,选用氢氧化钾、氢氧化钠等强碱溶液对炭纤维进行浸泡,洗涤、烘干后在惰性气体保护下进行活化,再通过超声洗涤、烘干等后处理工艺,最后在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的进样器中老化,得到碱性活化的活性炭纤维。本发明制成的活性炭纤维用于固相微萃取,可对碱性的有机及无机污染物进行吸附,具有强的选择性分析效果,同时在使用寿命及耐非极性有机溶剂等性能上优于商业化的涂层型固相微萃取纤维,具有广泛的发展前景。

    乳化液油水分离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439445A

    公开(公告)日:2003-09-03

    申请号:CN03116018.2

    申请日:2003-03-27

    Abstract: 一种乳化液油水分离预处理方法,在乳化液油水分离的主装置前端安装一个有一定倾斜度的斜槽作为预处理单元,采用高分子聚合物等亲油性材料作为油的聚结介质铺展在斜槽中,含油废水由一定的落差从上到下流经斜槽,从而进行油水分离的有效预处理,大大减轻了后续处理的负担。本发明方法简单,不需添加任何化学添加剂,基于机械与物化作用破乳,可实现油资源高效回收。

    用于零摄氏度以下固体介质空间电荷测量的电极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6618811U

    公开(公告)日:2017-11-07

    申请号:CN201720322568.4

    申请日:2017-03-29

    Abstract: 一种用于零摄氏度以下固体介质空间电荷测量的电极系统,包括:上电极装置、下电极装置以及分别与之相连的外围设备装置,上电极装置包括:耐低温O型圈、外金属罩、设置于金属罩内的半导电片和上圆柱下圆盘结构的上电极;下电极装置包括:热电偶、宽频放大器、下电极板、开设于下电极板下方的液氮环形通道、位于环形结构内的压电传感器和电加热圈;外围设备装置包括:真空泵、液氮杜瓦罐和温度控制器;本实用新型采用真空腔体和耐零下低温的压电传感器,克服了在零摄氏度以下固体介质的空间电荷测量中的相关难题,稳定可靠,准确性高。(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空间电荷-热刺激电流的联合分时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671403U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720338789.0

    申请日:2017-04-01

    Abstract: 一种空间电荷-热刺激电流的联合分时测量装置,包括:脉冲电路、直流高压电路、电极电路和数据采集电路,其中:脉冲电路为电极电路提供激励源,用于将空间电荷信号转化成振动信号;直流高压电路为电极电路提供直流电场,用于极化待测试样;电极电路分别与脉冲电路和直流高压电路相连,控制待测试样的温度并引出空间电荷信号与热刺激电流;数据采集电路与电极电路相连并接收空间电荷信号和热刺激电流;本实用新型采用上电极、下电极、保护极和电流测量极的四电极结构和单刀双掷开关对同一待测试样的空间电荷和热刺激电流进行分时测量,液氮与电加热圈相制衡以控制待测试样温度,克服两种测量之间的相互干扰及温度控制,实现宽温度范围内的联合测量。(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多平面式防滚动固相微萃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700879Y

    公开(公告)日:2005-05-18

    申请号:CN200420023591.6

    申请日:2004-06-09

    Abstract: 一种多平面式防滚动固相微萃取装置,包括探针杆、调节杆、握杆及握杆端盖,探针杆通过调节杆与握杆连接,带有探针纤维头的探针针管从握杆端盖中心引出,调节杆上开有向导槽,探针杆尾部的固定螺丝嵌在向导槽内,通过固定螺丝固定探针杆在调节杆中的位置而调节控制探针针管从握杆端盖伸出或缩回,握杆及与之紧配合的握杆端盖的外壁分别或同时采用棱柱体的多平面形状。本实用新型在不增加装置的制造成本、不影响原有工作性能情况下,可以防止固相微萃取装置放在工作台上滚动,保护纤维头免遭损伤。

    用于电树枝实验的针板试样制备用加热气动插针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422296U

    公开(公告)日:2015-06-24

    申请号:CN201520043181.6

    申请日:2015-01-22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树枝实验的针板试样制备用加热气动插针装置,包括加热与温控机构、上针机构、驱动机构以及试样承载机构,其中:上针机构滑动设置于操作箱内并与驱动机构相连,试样承载机构正对上针机构且当驱动机构启动时与上针机构相接触以实现试样插针。本实用新型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设定插针温度,适用于不同厚度的试样,可在同一试样上等间距插入多根针,并且插针深度灵活可调,此外,装置采用气动插针,省时省力。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