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229712A
公开(公告)日:2013-08-07
申请号:CN201310161942.3
申请日:2013-05-0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抗耐冷两系不育系的选育方法,属于水稻抗病育种技术领域。本方法以两系不育系为轮回亲本,以抗三化螟品种、抗稻瘟病品种、抗矮缩病品种和耐冷性品种为抗源亲本,通过杂交聚合方法将这4种水稻病、虫、冷害的抗源基因聚合到同一水稻材料中,再通过其与两系不育系轮回亲本的多代回交和筛选,育成农艺性状、不育期转化温度、不育性与两系不育系轮回亲本高度一致、抗病虫且耐冷的两系不育系,用它配制两系杂交稻可提高杂交稻的抗病虫害及忍耐低温寒害的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2640707A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1210145797.5
申请日:2012-05-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H4/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两系特小胚杂交稻的选育方法,属于特种水稻育种技术领域。将待诱变两系不育系和恢复系的未成熟胚经离体组织培养诱导形成愈伤组织,用11-15Gy剂量的60Co-γ射线照射处理,获得特小胚性状突变体,再通过农艺、产量、开花等性状的选择育成特小胚两系不育系和恢复系,进而配组成两系特小胚杂交稻组合。本发明以育种的方法降低胚的含量,达到提高胚乳比重,从而提高稻谷千粒重、产量和精米率的目的。本育种方法特小胚性状的突变频率达0.01-0.02%,选育的两系特小胚杂交稻的胚重仅占糙米粒重的1-1.2%,只有普通稻米胚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大小,精米率比普通稻提高1.5-2.5%。
-
公开(公告)号:CN102630557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45861.X
申请日:2012-05-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功能型配方稻米品种的选育方法,属于特种稻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选用生产上推广面积较大且品质好的水稻品种作轮回亲本,分别与黑米稻、紫米稻、红米稻、糯稻、巨胚稻杂交,后代与轮回亲本多代回交,选育农艺性状与轮回亲本相近,且分别具有黑米、紫米、红米、糯米、巨胚米性状的近等基因系品系,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配方米的生产用种。利用本发明方法选育的配方米品种种植后株叶形态和农艺性状表现整齐一致,稻谷碾出的米能同时含有黑米、紫米、红米、糯米、巨胚米5种功能米,种植该种子即可生产功能型“配方稻米”,生产方法简单、效率高、效益好,生产的高营养功能型配方米集色、香、味和营养疗效于一身,具有很好的保健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630556A
公开(公告)日:2012-08-15
申请号:CN201210145808.X
申请日:2012-05-12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广抗糯稻恢复系的选育方法,属于水稻抗病育种技术领域。本方法以三系糯恢复系为轮回亲本,分别与稻瘟病抗源亲本-A、白叶枯病抗源亲本-B、细条病抗源亲本-C、纹枯病抗源亲本-D杂交,采用同步回交聚合方法将这4种目前最主要的水稻病害的抗源基因聚合到同一遗传背景的优良三系糯杂交稻恢复系中,育成的广抗糯恢复系除同时高抗4种病害外,其它农艺和产量性状与原亲本高度一致,从而大大提高三系糯杂交稻的抗病性。用它配制糯杂交稻可大大提高糯杂交稻的抗病性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02550977A
公开(公告)日:2012-07-11
申请号:CN201210005944.9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23L1/18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巨胚黑糯稻发芽糙米及其制备方法,以巨胚黑糯稻品种—密阳263为原料,经出糙、浸泡、催芽、干燥工艺生产而成的功能性发芽糙米。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原料准备:巨胚黑糯稻加工出糙,去杂质;2)浸泡:用柠檬酸调pH值至5.6,27-28℃恒温水浴浸泡13-15h;3)催芽:将糙米置于30-32℃发芽器中催芽;4)干燥:催芽44-46h时终止发芽,离心脱水。微波干燥至含水量小于10.5%;5)检验、成品及包装:干燥好的巨胚黑糯稻发芽糙米进行质量检验,分袋包装。本发明的巨胚黑糯稻发芽糙米营养丰富,富含γ-氨基丁酸、大米肽、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胡萝卜素、花青素和强心甙等功能成分,适宜于中老年人保健食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52488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6609.0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饮料的制备方法,具体是一种以巨胚黑糯米胚芽为原料生产的植物蛋白饮料及其生产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高营养的巨胚黑糯米胚芽为原料,生产一种高营养功能性米胚芽饮料,以及这种饮料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通过除杂、烘干、浸泡、磨浆、过滤、调配、均质、灌装封口、杀菌、冷却得到成品。本发明巨胚黑糯米胚芽饮料属植物蛋白饮料,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蛋白质、氨基酸、微量元素、矿物质、γ-氨基丁酸、花青素、胡萝卜素和强心甙等功能成分,易吸收,且口感好,适宜于各种年龄段的人群饮用。
-
公开(公告)号:CN108633727A
公开(公告)日:2018-10-12
申请号:CN201810336528.4
申请日:2018-04-16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彩色配方大豆生产用种的配制方法,属于特种大豆育种和种子生产技术领域。本发明选用不同颜色的大豆品种为亲本,分别配制出含有杂合彩色性状基因的杂交大豆父母本,该父母本配制生产彩色配方大豆生产用种,种植后收获的大豆为多种不同颜色类型大豆的混合,有黄色、绿色、黑色、褐色等多种颜色,营养高,口感好,具有很好的营养保健功能,市场销售价格高,豆民种植每亩可增加经济效益800-1000元。
-
公开(公告)号:CN108401820A
公开(公告)日:2018-08-17
申请号:CN201810127861.4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30/43 , A01G22/22 , A01C21/005 , C05C9/00 , C05D9/00 , C05F17/00 , C05G3/0011 , C05G3/0058 , C05D1/02 , C05D9/02 , C05F3/00 , C05F5/002 , C05F1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硒配方功能稻米的栽培方法,属于水稻栽培技术领域。选用生育期相近、株高不同的4个特种稻品种巨胚糯稻、黑米稻、糯稻、红米稻及1个抗病品种作为混合搭配栽培品种,采用进水口放置缓释硒肥的富硒栽培方法,使富硒栽培简单化,生产出的富硒配方功能稻米硒含量高,成熟期收割的稻谷不用配方,即可获得功能型配方米,该配方米富含硒、GABA、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花青素、胡萝卜素和强心甙等功能成分,直链淀粉含量低,口感软糯可口,富硒配方米市场售价高,农民种植经济效益好。不同品种混栽可充分利用水稻不同品种间高、矮差,充分协调光、温、肥资源,还可达到生物多样性,提高抗病虫的能力,减少农药用量,降低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08377898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125242.1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e型杂交稻种子的生产方法,其采用分别含有eui1基因的恢复系和含有eui2基因的不育系作为父母本,利用eui基因的遗传及性状特性,制得e型杂交水稻种子。该方法使用很少的赤霉素,解决了目前大面积应用的水稻三系不育系和两系不育系包穗严重,及杂交水稻制种时必须喷施赤霉素来使不育系解除包穗,人工和药物成本高的问题,并提高了杂交稻的结实率及产量,进而可提高制种生产的经营效益,且杂交种的纯度得到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271641A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810128641.3
申请日:2018-02-08
Applicant: 福建农林大学
IPC: A01G22/22 , A01G24/15 , A01G24/22 , A01G24/10 , A01C1/00 , A01G7/06 , A01N59/16 , A01N59/02 , A01N31/10 , A01N61/00 , A01N47/48 , A01P21/00 , A01P3/00 , A01P1/00 , C05G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C1/00 , A01G7/06 , A01N31/10 , A01N47/48 , A01N59/02 , A01N59/16 , A01N61/00 , C05B7/00 , C05B17/00 , C05G3/0064 , C05G3/0076 , C05D1/02 , C05D9/02 , C05F11/10 , C05D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富锌、铁巨胚稻的栽培方法,属于水稻栽培技术领域。本发明使用科学配方的浸种液处理种子,多效剂处理苗床,营养液处理秧苗的步骤可以使巨胚稻苗从种子开始产生对锌、铁元素的吸收敏感性,从苗期即开始吸收和积累,有利于灌浆期锌、铁元素的转运和积累到稻米中。本发明采用巨胚稻作为富锌、铁栽培品种,根据巨胚稻的特性,通过特殊配方基质、催芽与育苗方法、特殊的锌、铁肥使用方法,发明出一套适合巨胚稻的富锌、富铁的栽培方法,使锌、铁元素在稻米中的积累效率大大提高,生产出的富锌、铁巨胚稻米锌、铁元素含量大大高于普通富锌、富铁大米。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