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媒循环量调节装置及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5675948U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21521911.0

    申请日:2021-07-0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冷媒循环量调节装置及空调系统。其中,该冷媒循环量调节装置,包括:第一储液罐,第一储液罐的第一端口通过第一管路连接至室外换热器与第一节流装置之间,第一储液罐的第二端口通过第二管路连接至第一节流装置与室内换热器之间;第一阀门,设置于第一管路上;第二阀门,设置于第二管路上;第三阀门,设置于第一连接点与第一节流装置之间,第一连接点是第一管路连接至室外换热器与第一节流装置之间的连接点。本实用新型设置与冷媒循环回路相连接的第一储液罐,通过阀门调节第一储液罐中的冷媒量,实现对冷媒循环回路中冷媒循环量的精准调节,能够根据当前工况需求调节空调系统中的冷媒循环量,从而提高空调系统的整机综合能效。

    机组冷媒散热系统、机组和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4746165U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20330475.2

    申请日:2021-02-05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机组冷媒散热系统、机组和空调系统,机组冷媒散热系统冷媒散热模块、节流阀、第一导流开关、第二导流开关、第三导流开关和第四导流开关,冷媒散热模块的一端连接节流阀的一端,节流阀的另一端连接第一导流开关的输入端和第二导流开关的输入端,冷媒散热模块的另一端连接第三导流开关的输出端和第四导流开关的输出端,第一导流开关的输出端和第三导流开关的输入端均用于连接机组的内机换热器,第二导流开关的输出端和第四导流开关的输入端均用于连接机组的外机换热器。在制冷或制热状态下,进入冷媒散热系统的均为节流前冷媒,可以达到正常的冷媒散热效果,同时减少节流阀的数量,降低了成本,还有效提高了机组使用可靠性。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组
    105.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0512024U

    公开(公告)日:2020-05-12

    申请号:CN201921613039.5

    申请日:2019-09-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机组,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和挡风部件,壳体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均设置在壳体内且成角度地设置,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形成朝向出风口的开口,挡风部件设置在开口的出风侧,用于使出风侧的气流向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空间汇聚。空调机组包括空调室内机。本实用新型通过挡风部件可以使从开口的出风侧流出的气流向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之间的空间汇聚,以使冷热气流能够在位于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下游的蜗壳的前侧提前进行混合,使蜗壳前侧的流场温度更加均匀,从而减小蜗壳内部产生凝露的可能,避免吹水现象的发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低温连续制热且制冷防回液的室外机及空调器

    公开(公告)号:CN210425299U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21432368.X

    申请日:2019-08-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低温连续制热且制冷防回液的室外机及空调器。其中,室外机包括:第一电磁阀、闪蒸器;所述第一电磁阀,设置在所述闪蒸器和所述电子膨胀阀之间的旁通支路上,用于控制所述室外机冷媒主流路分给所述旁通支路的液态冷媒量,以使得这些液态冷媒进入所述闪蒸器;所述闪蒸器,设置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电子膨胀阀之间,用于将液态冷媒中预设量的冷媒闪蒸成气态后给所述压缩机补气。通过本实用新型,实现在低温运行制热时,机组能连续制热无需化霜;低温运行制冷时机组能防回液,避免液击。

    百叶组件及设有其的空调
    10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819833U

    公开(公告)日:2019-12-20

    申请号:CN201920603366.6

    申请日:2019-04-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百叶组件及空调,包括:安装件;百叶组,每个所述百叶组包括两片子百叶,全部所述子百叶相互间隔且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安装件上,每相邻两片所述子百叶之间形成出风口;连杆,与所述百叶组中至少一片所述子百叶传动且可转动连接;所述安装件设置有转动配合部,每片所述子百叶包括相互连接的传动体及转动体,所述传动体与所述连杆传动连接,所述连杆驱动每片所述子百叶通过自身所述转动体相对于所述转动配合部转动至改变所述出风口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出风口与风源之间的倾斜角度改变,从而出风口吹出的风将呈一定角度吹向人体,避免了直接吹,提高了用户体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