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6042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18973.8
申请日:2014-0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内工频电磁场分布规律的统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确定各功能区域的边界坐标;确定各功能区域内的测量路径;根据布置的测点进行现场实测;绘制变电站工频电磁场分布图。本发明提供一种变电站内工频电磁场分布规律的统计方法,以获取在实际工况运行情况下,变电站内工频电磁场的水平,为电网环境评价提供数据支撑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3021758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09157.8
申请日:2012-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跌落式高压熔断器,包括绝缘支撑体、灭弧管,所述绝缘支撑体的上端伸出的支臂与灭弧管上端铰接,绝缘支撑体的下端与灭弧管的下端通过卡接装置卡紧,所述绝缘支撑体的中部设有阀型避雷装置。本发明把避雷设备与跌落式交流高压熔断器有机地结合为一体、从而简化变配电线路安装结构,并具有短路、过载、供配电线路所需的避雷保护作用的一种新型的可避雷保护的跌落式交流高压熔断器。
-
公开(公告)号:CN103018604A
公开(公告)日:2013-04-03
申请号:CN201210533702.7
申请日:2012-12-07
Applicant: 浙江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网设施雷击风险的评估方法,其在待检测区域进行网格划分,形成至少一个基本评价单元,并计算每个所述基本单元评价单元中,不同影响因素对电网设施雷击灾害的易损性量化值,其中,所述影响因素包括:雷电密度、落雷强度、气候背景、地理环境以及下垫面土地类型。有效地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由于评价指标单一而带来的评估结果不准确的问题。采用本发明提供的评估方法能够全方面、多因素对电网设施雷击灾害进行评估。
-
公开(公告)号:CN102408038B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110339501.9
申请日:2011-11-01
Applicant: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德州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张斌
Abstract: 一种多路放线器,属于电力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线放线装置。该多路放线器支架为梯形结构,支架顶部设置若干绕线器,绕线器通过通轴置于绕线器支架的槽内,通轴上设置挡环、可调节螺丝及制动器,绕线盘上设置绕线轴,由绕线轴内套和绕线轴外套组成;支架中部设置加强筋,加强筋上设置与绕线器对应的计数器;支架下部设置导辊,导辊置于支架下部的轴承座内。本发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以根据电线的厚度随时调整绕线器,能快速完成多路电线捋直、计数及制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06443276B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1610968235.9
申请日:2016-10-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 , 国网青海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张业茂 , 万保权 , 路遥 , 张斌 , 谢辉春 , 刘兴发 , 张建功 , 干喆渊 , 李妮 , 刘震寰 , 周兵 , 刘健犇 , 赵军 , 王延召 , 胡静竹 , 王海亭 , 李后顺
IPC: G01R3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线电干扰计算方法,用于对交流高压多回输电线路无线电干扰进行计算,包括:将超高压和特高压多回输电线路分为第一线路组和第二线路组;分别利用CISPR经验公式法和CISPR激发函数法计算第一线路组的无线电干扰值;利用气象修正因子将激发函数法计算的无线电干扰值转换为好天气下的值,将该值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得到激发函数修正因子;采用CISPR激发函数法建立无线电干扰计算模型,并分别计算第一线路组和第二线路组在大雨条件下的激发函数,并利用激发函数修正因子对第一线路组在大雨条件下的激发函数进行修正;以及利用上述数据计算大雨条件下总的无线电干扰值,并利用气象修正因子进行修正得到好天气下线路总的无线电干扰值。
-
公开(公告)号:CN107844067B
公开(公告)日:2019-11-19
申请号:CN201711284868.9
申请日:2017-12-07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新源水电有限公司 , 国网新源水电有限公司富春江水力发电厂 , 武汉四创自动控制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电站闸门在线状态监测控制方法及监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通过闸门控制柜、闸门电机变频器和设置在闸门上的传感器实时监测闸门的使用和运行状态;所述的传感器将监测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采集仪;控制器分别读取和记录来自数据采集仪、闸门控制柜和闸门电机变频器中的数据信号,并对数据信号进行频谱分析,从频谱分析结果中提取各测点数据信号的信号特征值,建立预警数学模型,实现闸门的实时监测和控制,并对闸门的异常情况作出预警。本发明具有能够降低检修成本和提高故障排除速度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655180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124170.4
申请日:2017-03-03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特高压直流接入的电网调峰运行预测方法,针对特高压直流接入电网后可能带来的调峰问题,引入了调峰裕度和弃电量两个指标,并基于特高压直流运行方式,对于不同月份的调峰情况,提出一套多目标分段的评估方法,建立以调峰裕度最大化和弃电量最小化为目标的数学模型,该模型根据低谷调峰盈余情况分别利用上述指标评估特高压直流接入对电网调峰平衡的影响,提出了一种考虑特高压直流接入的电网调峰运行预测方法。能够在特高压直流接入后保障电网可靠供电的同时提高经济效益,对考虑特高压直流接入电网的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6299920B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610751284.7
申请日:2016-08-29
Applicant: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芜供电公司 , 国家电网公司
Inventor: 张斌 , 亓振新 , 刘晓艳 , 崔东海 , 边金龙 , 李祥莹 , 徐继凯 , 郝强 , 王慧 , 朱伟波 , 董梅 , 许强 , 吕胜军 , 朱晓阳 , 陈兴连 , 许少健 , 张海霞 , 吕金亮 , 潘佳 , 毕安宁
IPC: H01R13/72 , H01R13/73 , H01R13/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插座,具体涉及一种供电插座,包括容线室、与容线室配合的外壳以及连接块,容线室侧壁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之间设有连杆,连杆上设有自动收线轮,外壳侧壁设有通孔,通孔处设有弹簧块,弹簧块上方设有滑门,外壳上设有固定块,固定块上设有第二滑轨,连接块一端设有与第二滑轨配合的第二滑块,连接块另一端设有与第一滑轨配合的第一滑块,外壳侧壁外部设有开关和电闸;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采用滑动的方式进行固定,使得在进行拆卸维修时更加方便;可以将外壳拆下来当作移动插座使用,有效克服了灵活性较低的缺陷;进行断电操作时,只需将电闸拉下即可断电,能够避免因频繁拔下插头而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08717154A
公开(公告)日:2018-10-30
申请号:CN201810357061.1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沧州供电分公司 , 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
Inventor: 路成 , 程春芳 , 任杰 , 杨洪涛 , 马兴望 , 罗衍岭 , 李健 , 孙一德 , 孙朋朋 , 刘威 , 高夺 , 高建为 , 张斌 , 范淑霞 , 郑旺 , 王倩 , 张思为 , 赵伟
IPC: G01R3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开关柜放电在线监测仪,涉及电力开关柜运行维护设备技术领域;其包括基台、设置在所述基台上的第一电机、与所述第一电机的转杆连接的转台、设置在所述转台上的第二电机、与所述第二电机的转杆连接的臭氧检测元件、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报警装置和智能终端;其通过基台、第一电机、转台、第二电机、臭氧检测元件、控制器、无线通信模块、报警装置和智能终端等,实现了检测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信息实时共享,运维人员可以及时发现哪个开关柜内发生了局部放电,方便统一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06208125B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610620964.5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国家电网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 , 国网湖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IPC: H02J3/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应对交流线路严重故障的交直流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某同塔双回线路一侧变电站的稳控装置A监测同塔双回线路的运行状态;同时易过载线路L一侧变电站的稳控装置C监测易过载线路L的功率信息,并将其发送至稳控装置A;步骤2:当稳控装置A检测到同塔双回线路同时跳闸,且易过载线路L的功率超过其热稳控制功率时,向直流换流站的稳控装置B发送直流功率紧急控制指令;步骤3:直流换流站的稳控装置B向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发送直流功率紧急控制指令;步骤4:直流控制保护系统执行直流功率控制的指令,使易过载线路L的功率恢复到其热稳控制功率之下。本发明利用直流功率紧急控制,减少或避免故障时的切负荷措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