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00141B
公开(公告)日:2016-12-28
申请号:CN201210572428.4
申请日:2012-12-25
Applicant: 福州斯狄渢电热水器有限公司
Inventor: 陈建亮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能源远程智能控制供热供暖系统,包括保温水箱总成、控制器总成、与控制器总成无线连接的控制终端以及与控制器总成电连接的太阳能集热板总成、供暖环路总成、空气能热泵总成和燃气壁挂炉总成;保温水箱总成包括水箱内胆,水箱内胆内部从上到下依次设置有与太阳能集热板总成连接的太阳能盘管、与供暖环路总成连接的供暖盘管和与空气能热泵总成连接的空气能盘管,另外还设有与燃气壁挂炉总成连接的燃气壁挂炉盘管;太阳能集热板总成上、保温水箱总成上部和下部各设有电连接控制器总成的温度传感器。本发明采用太阳能、空气能热泵和燃气混合能源互补使用,提高能源利用率,并且实现无线智能控制,使用更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106196237A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10506418.9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成都城电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供暖系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弃风消纳的气电一体化供暖系统,其具体包括风电锅炉、处理器和风电系统;所述风电锅炉连接风电系统,并将风电系统的弃风转化为热能,输送给热管网,最后输送到用户端;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电力网络的电力使用状况,并根据电力使用状况判断是否开启风电锅炉。燃气+弃风互补的电采暖方式,可以达到北方偏冷地区供暖的实际需要(全天24小时供热),也能够有效利用弃风实现供暖,具有初投资成本低,运行稳定,维护量较小,安全无污染,经济性好等优势,实现天然气锅炉与风电锅炉互补的气电一体化供暖方式,将成为近期电能替代重点关注及试点使用的方向,具有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578308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235061.5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大连民族大学
Inventor: 刘志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4 , Y02B30/17 , F24D11/004 , F24D12/02 , F24D19/109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污(废)水源热泵谷电储能式区域供热系统,污(废)水自流管道连接污(废)水调节池,污(废)水自动取水装置连接污(废)水出水管,所述污(废)水出水管连接防堵塞污水换热器,防堵塞污水换热器另一侧连接中介水管,所述中介水管上设有中介水循环泵,中介水管还连接温度提升装置,温度提升装置另一侧连接系统水管,谷电储能装置、采暖系统水循环泵设置在系统水管上,所述系统水管连接采暖用户。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系统可实现热泵单独供暖、谷电储能装置单独供暖和热泵+谷电储能装置联合供暖三种运行模式,通过水路切换阀的开闭实现以上三种运行模式,实现电力资源的“削峰填谷”。
-
公开(公告)号:CN105698248A
公开(公告)日:2016-06-22
申请号:CN201610137121.X
申请日:2016-03-11
Applicant: 高金龙
Inventor: 高金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4 , F24D12/02 , F24D19/10 , F24D2200/04 , F24D220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互补式的暖气供热系统,包括用户,管道,电锅炉,燃气锅炉,配电变压器和网络,管道包括热气回气管道,热气出气管道和分管,热气回气管道上设有阀门,其为第一和第二阀门,分管包括第一和第二分管,第一和第二分管分别连接电锅炉和燃气锅炉,热气回气管道与第一分管相连通,热气回气管道通过第一分管分别与电锅炉,燃气锅炉连接,第一分管分别与电锅炉,燃气锅炉连接处设有阀门,阀门设有两个,其分别为第三和第四阀门,热气出气管道上设有循环气泵;本发明互补式的暖气供热系统,配置方便,通过燃气锅炉和电锅炉的互补式的供热设置,使得用户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并且保证了暖气供热系统的流畅性和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742966B
公开(公告)日:2016-01-06
申请号:CN201410004432.X
申请日:2014-01-06
Applicant: 昆明东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CO2热泵与太阳能互补运行集中供热系统,该系统由太阳能热水子系统、CO2热泵子系统、蓄热装置、供热和回水子系统以及控制系统组成,采用1台或多台并联运行的CO2热泵、一组或多组串联而成的太阳能集热器并联运行;1台或多台CO2热泵与蓄热装置中的高温区及中温区组成循环系统,CO2热泵给水由冷水箱供给、1组或多组太阳能集热器与蓄热装置中温区组成循环系统,给水采用混水调节阀实施给水温度控制,回水采用时段或温度控制,回水回至中温区设置的膨胀区。本发明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率、合理运行CO2热泵达到使用效率最大化、降低能源使用量,从而提高系统效率和能源利用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074341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380071799.7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迈贝斯系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D19/1024 , F16K11/0856 , F24D11/004 , F24D12/02 , F24D2220/0242 , Y02A30/62 , Y02B10/70 , Y02B30/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多回路加热和冷却系统(100),用于控制和/或调节多回路加热和冷却系统(100)的装置,以及用于操作多回路加热和冷却系统(100)的方法。多回路加热和冷却系统(100)配置有混合加热回路(105),从而包括了用于存储热的缓冲蓄能器(103a),并且可选地使用来自缓冲蓄能器或热源(101a)的热操作混合加热回路(105)。为此,设置了优先级切换来将热从热源(101a)加载到缓冲蓄能器(103a),并且缓冲蓄能器(103a)集成到饮用热水调配装置(107)中。此外,太阳热热源(157、159)的集成是可行的,并且多回路加热和冷却系统(100)以结构非常简单和有成本效益的方式配置。
-
公开(公告)号:CN105066220A
公开(公告)日:2015-11-18
申请号:CN201510454927.7
申请日:2015-07-29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太阳能和燃气采暖热水炉互补供热系统,包括太阳能集热系统、储热水箱系统、生活热水系统及采暖热水系统。所述储热水箱系统采用双盘管储热水箱,箱体内装有下部换热换热盘管和上部换热盘管。所述燃气采暖热水炉的生活热水进水管G5与生活热水供水管G4相连,燃气采暖炉的生活热水出水管G6与生活热水供水管G4相连;所述采暖热水系统中的分水器连接有采暖供水管G14,集水器通过采暖回水管G15与上部换热盘管的底部连接;旁通管G8与采暖热水管G11及采暖回水管G15相连。该系统利用太阳能和燃气采暖热水炉加热,既可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率,又可同时保证用户供热。
-
公开(公告)号:CN103629865B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310685790.7
申请日:2013-12-16
Applicant: 王怡岷
Inventor: 王怡岷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太阳能的地热温度补偿系统及施工方法,本发明包括太阳能发电装置、电发热元件和地埋管,地埋管埋在土壤中,电发热元件设置在地埋管中,电发热元件连接太阳能发电装置。本发明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电发热元件放入地埋管,并将电发热元件连接上导线,导线露出地埋管外;(2)将地埋管埋在需要补偿温度的土壤中,并使连接电发热元件的导线露出地面,(3)连接太阳能发电装置和电发热元件的导线。本发明利用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再将电能直接输送到地下转化热能给土壤加热,热利用效率高,而且没有管道的热损失。
-
公开(公告)号:CN103322610B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310184923.2
申请日:2013-05-20
Applicant: 成都前锋电子有限责任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B30/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能源供热系统,所述恒温燃气快速加热装置的出水端接热水连接管,热水连接管与内循环热水管相接,内循环热水管接入储热装置中,在储热装置引出的总进水管后方通过总进水中间管接入恒温燃气快速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总进水中间管上设与主控器电路连接的总进水流量传感器,热水连接管上设有调水比例阀、内循环水流量传感器及内循环冷水温度探测器,恒温燃气快速加热装置上设有用于检测燃气压力的燃气压力传感器,所述主控器与燃气压力传感器电路连接并对应控制电加热装置中的电加热管。本发明将快速式燃气加热和电加热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停气的时候,采用电加热继续提供热水,并且在夜间采用电加热保温,降低噪音。
-
公开(公告)号:CN104864448A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510284370.7
申请日:2015-05-29
Applicant: 河南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能的热水供应系统,包括保温水箱,所述保温水箱连接有换热系统、蒸汽加热系统、热水供应系统和注水系统,所述换热系统包括第一进水管、第一回流管和换热机构;所述蒸汽加热系统包括蒸汽换热器、进蒸汽管、第二进水管、第二出水管、冷凝水出水管;所述热水供应系统包括第三进水管、用水设备和第三回流管;所述注水系统包括冷凝水换热器、外部注水管、冷凝水排水管、换热系统注水管和保温水箱注水管。本发明优点在于将太阳能、烘丝机烟气、燃烧炉烟气、蒸汽等的余热综合利用,即保障了供应温度满足使用需求的热水,又降低了能源消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