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358523A
公开(公告)日:2021-09-07
申请号:CN202110118180.3
申请日:2021-01-28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黏度和凝固特性可控的注浆可视化测试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根据试验需要扫描获得真实岩体裂隙的数据,使用获取的裂隙面数据建立试验装置,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多个依次连通的试验模块;S2、通过控温加压系统控制每个所述试验模块的温度和法向压力;S3、通过注浆系统向试验装置注入浆液,所述浆液的黏度能够随温度改变;S4、通过可视化观测系统观测试验模型中浆液的凝固过程并作记录;S5、完成试验后,拆卸模型进行清洗,准备下次试验。本发明通过试验并结合可视化技术,能够直接观察注入模拟岩石裂隙中的浆液随着温度改变的凝固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2924361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198075.5
申请日:2021-02-22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岩石气体渗透检测用渗透率测定装置,包括夹持器和机体,所述机体内部设有C值表和减压阀;所述夹持器包括外管、内管、固定密封塞、活动密封塞、密封压块和固定气囊;所述内管嵌套在所述外管内部,且所述外管内表面上设有环压腔室;本发明通过固定块与一号气囊的紧密结合,使得活动密封塞在停止移动后进一步保持得到固定;并使得一号气囊内的一部分气体沿着一号通道流入环形气囊中,使得环形气囊受压膨胀并挤压岩石样品侧面,使得岩石样品侧面得到固定,避免在检测过程中岩石样品晃动并发生碰撞,导致岩石样品破损而影响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15776A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11004582.X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围护结构渗漏预检装置及其预检方法,包括模拟箱,所述模拟箱内依次间隔设有第一多孔玻璃板、第二多孔玻璃板和拼接铝制板,所述第二多孔玻璃板上贴有反滤膜,所述第一多孔玻璃板、第二多孔玻璃板和拼接铝制板将模拟箱分为回水箱、供水箱、坑外土箱和坑内土箱,所述坑外土箱两侧设有凹槽,所述凹槽设有可上下滑动的铝制板,所述回水箱底部开设有若干排水孔,所述坑内土箱内设有若干盐分电导率传感器,所述盐分电导率传感器连接有数据采集分析仪,所述盐分电导率传感器外套设有pvc管,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多种工况预检的围护结构渗漏预检装置及其预检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0297072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638113.7
申请日:2019-07-16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法向压力可控的交叉裂隙剪切渗流可视化实验系统,包括可视化三维交叉裂隙模型、模型固定架、可视化加压装置、高精度柱塞泵、液压剪切仪和图像采集装置;三维交叉裂隙模型由四块直角裂隙面组成,并用模型固定架固定,可视化加压装置设置在可视化三维交叉裂隙模型上,高精度柱塞泵与可视化三维交叉裂隙模型连接,图像采集装置位于可视化三维交叉裂隙模型一侧,且图像采集装置通过可视化加压装置对可视化三维交叉裂隙模型加压,并通过高精度柱塞泵调节可视化三维交叉裂隙模型内液体的流量和流速,可视化加压装置可按要求调整开度位置和利用横向挡板调节内部加压部分的大小,适应各种开度的裂隙模型,并且可以在交叉裂隙的四个分支上施加不同的可控均布法向压力,并通过剪切仪进行剪切,改变裂隙形态,模拟真实岩石裂隙剪切过程中的受压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0130674A
公开(公告)日:2019-08-16
申请号:CN201910571694.7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IPC: E04G23/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静态破碎的超大预埋破碎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用于破碎钢筋混凝土构件,包括U型的PVC破碎管、碎石、沙袋、沙子、静态破碎剂以及形状不规则的空心堵头,所述PVC破碎管呈中间孔径大、两端孔径逐渐变小,所述预埋PVC破碎管埋设在钢筋混凝土构件内且两端露出钢筋混凝土构件外,所述静态破碎剂设置在PVC破碎管内,所述空心堵头、沙袋、沙子依次填入PVC破碎管的两端,所述碎石填充在空心堵头内。该静态破碎的超大预埋破碎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在静态破碎剂反应膨胀过程中,通过渐变的孔径设计,以及预制的空心堵头,灌浆完成后填入的碎石,放入的沙袋、沙子,以达到层层防护,抑制喷孔,实现大孔径下静态破碎效果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153422B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610646756.2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IPC: G01N1/28
Abstract: 一种粗糙度可控的用于制作多尺度多形状岩石裂隙的方法,将两侧预制凹槽的岩石块体放置于垫板上,夹具放置于试件顶部,启动垂直加载装置,根据需求对试件施加法向应力,稳定后,启动推送装置将横向加载装置推送至试件前但不接触试件处并固定,启动横向加载装置,将锥形加载头压入凹槽,并根据需求待达到一定应力后保持应力不变,最后按照需要的卸载速率卸载法向应力,即可得到裂隙。以及提供一种实现该方法的设备。本发明可以有效精确的控制裂隙的粗糙度、成功率高、效果理想、可针对多尺度多形状试件。
-
公开(公告)号:CN108548727A
公开(公告)日:2018-09-18
申请号:CN201810585519.9
申请日:2018-06-08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IPC: G01N3/12
Abstract: 一种用于原位测试的便携式多功能岩石压缩试验仪,液压千斤顶安装在支撑结构的上部,压力仓室作为独立结构位于支撑框架的下部,液压千斤顶的输出端与压力传动轴之间通过连接转换头连接,压力传动轴穿过带插入孔的圆筒,带插入孔的圆筒安装在压力仓室的顶板上,位于压力仓室的压力传动轴的末端设置钢制上圆柱,压力仓室的底部设有钢制下圆柱,钢制上圆柱与钢制下圆柱之间为测试工位,钢制下圆柱上安装轴压传感器,压力仓室的顶板上设有液压管,液压管与压力仓室内腔连通,液压管处安置围压传感器。本发明简单便携,方便使用,功能齐全,对试验试件既能进行轴向加压,又能实现围压加压。
-
公开(公告)号:CN106569980A
公开(公告)日:2017-04-19
申请号:CN201610998653.2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IPC: G06F17/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14
Abstract: 一种典型结构面轮廓线的傅里叶级数表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基于傅里叶级数展开,给出结构面轮廓线近似逼近的公式;(2)对典型结构面轮廓线的几何特征进行分析,判断结构面轮廓线上非规则图形的周期,并给出一个周期内结构面轮廓线上各点与水平坐标的关系;(3)计算傅里叶级数的系数;(4)将傅里叶级数的系数带入结构面轮廓线近似逼近的公式,得到典型结构面轮廓线的傅里叶级数表达;(5)依据典型结构面轮廓线的傅里叶级数的表达,逐渐增加傅里叶级数的项数an与bn,结构面轮廓线逼近程度随之提高;当结构面轮廓线逼近程度几乎不变时,为实际使用的傅里叶级数逼近表达式。本发明定量的对典型结构面起伏形态进行表达。
-
公开(公告)号:CN106546189A
公开(公告)日:2017-03-29
申请号:CN201610998560.X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IPC: G01B11/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24
Abstract: 一种系列尺寸岩体结构面起伏幅度各向异性的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选定工程岩体结构面;2)获得三维结构面模型;3)在不同的方向均匀截取结构面测段,获取结构面轮廓线;4)对结构面轮廓线图件进行处理,获得系列尺寸结构面试样的表面信息;5)在获得的表面信息中提取坐标信息,计算每个测段的结构面起伏幅度;6)计算相同尺寸条件下各个方向上结构面的起伏幅度的统计平均值,汇总后得到各个方向上的起伏幅度数列Rn;7)筛选出起伏幅度统计平均值最大的值Rmax和最小值Rmin,计算各向异性值m=Rmax/Rmin,通过得到m值的大小判断起伏幅度的各向异性程度。本发明能够定量描述系列尺寸结构面起伏幅度的各向异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482674A
公开(公告)日:2017-03-08
申请号:CN201610998651.3
申请日:2016-11-14
Applicant: 绍兴文理学院
IPC: G01B1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B11/303
Abstract: 一种基于中智数函数的结构面粗糙度尺寸效应的近似表达方法,获得结构面三维点云坐标数据;测量每个测段的结构面粗糙度系数;在不同测量方向条件下,对各个尺寸的结构面粗糙度系数分别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得到统计平均值与标准差;将统计平均值与标准差之和作为上限值、差值作为下限值;分别绘制上限值与下限值的随尺寸变化规律图;采用对数方程对上限值与下限值进行拟合;根据上限拟合值与下限拟合值,得到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的极坐标的中智数函数表达;计算获得不同尺寸条件下结构面粗糙度系数的区间范围;获得不同测量方向条件下结构面各个尺寸的粗糙度系数的区间范围。本发明能近似表达结构面粗糙度尺寸效应不确定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