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203864918U
公开(公告)日:2014-10-08
申请号:CN201420205057.0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70/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体的技术领域,公开了可拆卸船体和无人测控船,船体包括舱体以及两浮体,两所述浮体的上端分别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舱体下端的两侧,其下端朝下延伸;所述舱体中设有舱腔,所述浮体呈中空状,其内填充有发泡材料,并形成有内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船体中,其包括了舱体以及两个浮体,浮体与舱体之间可拆卸连接,这样,便于船体的维修,大大增加船体的使用寿命,且便于船体的运输;舱体内设有舱腔,浮体中形成有内腔,这样,大部分电子元件可以放置在舱体及内腔中,从而大大减小船体的体积,并且在浮体的中填充了发泡材料,大大增强船体的抗撞性以及抗沉性,并可以降低船体的重心,增强其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206438463U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621118790.4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水力物理学试验领域,公开了自循环的高速水流试验装置,包括供水蓄水池、回收蓄水池和具有流道的试验水槽,供水蓄水池和回收蓄水池通过上水管连通,供水蓄水池与试验水槽的流道连通;试验水槽的末端设有溢流池,溢流池与流道之间设有溢流堰,溢流池通过回水管与回收蓄水池连通。与现有技术相比,供水蓄水池与试验水槽的流道连通,流道内的水经溢流堰进入到溢流池中,从溢流池中溢流出来的水经回水管与回收蓄水池连通,而回收蓄水池与供水蓄水池连通,水流自供水蓄水池中流出后可以再回到供水蓄水池中,从而实现自循环供水试验的效果,避免水资源的浪费。
-
公开(公告)号:CN206267097U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621117403.5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3/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下防护工程领域,公开了用于水下抗冲刷防护工程的砼铰链软体排结构,单块体排包括多个纵向成排间隔布置的单块体,土工布的表面上缝制有多条纵向平行间隔布置的加筋带,加筋带沿单块体排的延伸方向布置;加筋带具有嵌入段以及连接段,嵌入段埋设在单块体内。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土工布表面上间隔布置有多排的单块体排,每排单块体排都是由多个纵向成排间隔布置的单块体组成,每个单块体通过土工布上的加筋带连接成单块体排,加筋带的连接段缝制在土工布上进行固定,而加筋带的嵌入段预埋在单块体内进行浇筑,结构稳定,可良好适应复杂水下地形变化,而且排体对下部覆盖层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被保护层的抗冲刷稳定性显著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206204895U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21116369.X
申请日:2016-10-12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8/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滞洪区溢流堰的技术领域,公开了滞洪区溢流堰的导流结构,包括布置在河道与滞洪区之间的溢流堰以及下游堤防,沿河道的水流方向,溢流堰的下游端具有下游进口边坡,下游进口边坡与下游堤防衔接;沿过堰水流的方向,下游进口边坡为坡度渐变式边坡。与现有技术相比,将下游进口边坡设置在溢流堰的下游端,使得滞洪区溢流堰的导流结构不占用原有溢流堰的过流断面,溢流堰与下游堤防可以平顺衔接,而将下游进口边坡设置为坡度是渐变式的边坡,在洪水期间,溢流堰发生溢流蓄洪过流时,渐变式的边坡对过堰水流具有较好的引流和导流作用,因此,过堰水流以及河道中的水流不易产生壅水和涡旋。
-
公开(公告)号:CN205785376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489346.7
申请日:2016-05-25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F1/7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排污管的流量测量装置,包括安装在排污管的排污口下部的量水堰、以及设置在排污口处测量量水堰堰上水头的量水计。通过量水堰来阻挡排污口来流,提高排污口处水位,使污水从量水堰堰顶溢流流出,上游管道来流总量和量水堰堰顶溢流总量完全相等,通过量水计测得堰上水头,并代入薄壁堰堰流公式算得排污管的流量。因此,本实用新型可避免管道淤泥对测量的影响,测量精度高,操作方便。
-
公开(公告)号:CN205636627U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20347539.9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试验的技术领域,提供了用于潮汐河口泥沙物理模型的自动加沙装置,潮汐河口泥沙物理模型包括模型河道,模型河道下流具有模型河口,包括清水池、供沙池以及终端装置,清水池和供沙池均设有输出管路,输出管路汇集后末端设有加沙管,清水池和供沙池均设有流量控制结构,加沙管出口处设有在线浊度计,在线浊度计和流量控制结构均由终端装置控制。本实用新型中的自动加沙装置,其对模型河道中的含沙量实时监测,从率定曲线加沙量中扣除来流水中的含沙量,使加沙量满足实验要求,提高了实验精度。而且在不需要加沙的时候,终端设备控制水持续从加沙管的加沙孔流出,可起到避免其堵塞的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204705344U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520311736.0
申请日:2015-05-14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准尺的技术领域,公开了灵活对零点的水准尺以及高程测量结构,水准尺用于与水准仪配合使用,包括尺杆以及沿着尺杆上下移动的尺框,尺框活动套设在尺杆外,尺框的外表面设有尺刻度,尺刻度沿着尺框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灵活对零点的水准尺,尺框可以延伸尺杆上下移动,这样,尺框上的尺刻度也可以上下移动,这样,在测量放样点的高程时,则可以直接通过读数方式直接确定,当需要对多个已知高程的放样点进行放样时,则每个放样点的高程点不需要现场计算,直接通过水准仪的水平读取则可,大大提高放样的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3975199U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20205173.2
申请日:2014-04-24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B63H5/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船体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防缠绕结构及船体,防缠绕结构设于水下推进器的外表面,水下推进器包括转动体以及螺旋桨,防缠绕结构包括凸设于水下推进器外表面的锯条,锯条环绕水下推进器布置,其外端设有背离水下推进器朝外延伸的锯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防缠绕结构,其通过在水下推进器的外表面设置锯条,其上具有锯齿,这样,该水下推进器运用在船体等水中小型设备时,当水草等缠绕物缠绕在水下推进器的外表面时,利用锯条外凸的锯齿,可以将其上的缠绕物锯断,避免缠绕物影响水下推进器的工作,影响船体的行驶,便于船体的使用,其提高其行驶效率,并且不需要人员下水去除缠绕物,不会存在安全隐患。
-
公开(公告)号:CN203475400U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320562560.7
申请日:2013-09-11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2B8/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坝面消能工,包括呈阶梯状分布在倾斜坝面上的多个凸台组,每个凸台组具有多个独立的凸台,上下相邻的凸台组的凸台相错位,凸台的顶面与坝面接合的区域略微下凹,凸台顶面的前缘为圆弧形,泄洪时部分水流经同一凸台组中相邻的凸台之间的坝面分散下泄,部分水流则跌落在凸台顶面之后呈扇形散开,向两侧散开的水流与相邻的凸台上形成的扇形分散流碰撞掺混,消去部分能量后,跌落至下一个凸台组,逐步形成表面有掺气水舌、底部有稳定含气漩滚、局部有水流分散和碰撞消能的滑掠分散破碎水流,其可更有效地提高坝面消能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1849938U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20138879.7
申请日:2020-01-21
Applicant: 珠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科学研究院
IPC: E03F9/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压喷射的排水管道水利自动清淤装置,于排水管道的管壁内形成有高压水通道并与排水管道的内腔连通,所述高压水通道内充满高压水。本实用新型的水利清淤方法中改进后的市政排水管路具有自动清淤的优点。(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