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330447A
公开(公告)日:2024-01-02
申请号:CN202311383303.1
申请日:2023-10-24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新疆烽火光通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缆耐磨测试设备及测试方法,其包括动态弯曲耐磨测试装置,动态弯曲耐磨测试装置包括第一机械臂、第二机械臂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机械臂上设置有用于引导线缆沿第一机械臂轴向移动的引导机构;第二机械臂通过线束基座转动连接于第一机械臂上,第二机械臂上设有用于驱使线缆在第二机械臂表面上沿第二机械臂轴向朝远离线束基座方向移动的第一驱动机构;线束基座上开设有供线缆穿过的线束孔;第二驱动机构与第二机械臂转动连接,并用于驱使第二机械臂绕着线束基座往复转动。本申请可以评估动态弯曲状态下的线缆耐磨性能,模拟的测试环境与真实车载线缆使用环境较为接近,具有较高的准确度。
-
公开(公告)号:CN116774371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09458.3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2B6/4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鼠光缆,其包括沿着防鼠光缆径向由内到外依次布置的缆芯、内增强元件、内护套、内摩擦力增强层、外增强元件、外摩擦力增强层和外护套;内增强元件包括至少一层内增强层,相邻的内增强层的绞合方向相反;外增强元件包括至少一层外增强层,相邻的外增强层的绞合方向相反;外增强元件中,位于最外侧的一层外增强层采用玻璃元件。在外增强元件两侧均进入摩擦力增强层,利用摩擦力增强层增大层与层之间的摩擦力,保证在光缆受力时,力值能够从外护套向内,依次经过外增强元件、内护套、内增强元件到缆芯,实现力值的层层传递,从而可以解决相关技术中混纱结构光缆各层元件之间力值无法有效传递的问题,最终提升光缆整体的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966959B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210681648.4
申请日:2022-06-15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烽火藤仓光纤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细径单模光纤,包括沿径向由内到外依次设置的掺锗芯层、第一过渡包层、第二过渡包层和外石英包层;所述第一过渡包层的折射率小于掺锗芯层的折射率,且大于第二过渡包层的折射率;沿径向由内到外,所述第一过渡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呈第一多项式线形下降,所述第二过渡包层的相对折射率差呈第二多项式线形下降。在掺锗芯层的周围设计了相对折射率差呈第一多项式线形下降的第一过渡包层和相对折射率差呈第二多项式线形下降的第二过渡包层,从而形成双平滑过渡包层的波导结构,加强细径光纤抵抗外界的干扰能力,并实现掺锗芯层与外石英包层之间的平滑过渡,减少芯包间应力,降低光纤内部因应力造成的微裂纹,从而提升其长期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437059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028180.5
申请日:2022-08-25
Applicant: 武汉烽火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喷环光纤及光缆,所述喷环光纤为单模光纤,其包括本色光纤,以及设于所述本色光纤外壁上的喷墨标识;所述喷墨标识包括若干沿所述本色光纤轴线方向周期性间隔分布的墨点;所述墨点的墨点周期Λ≤350μm或≥650μm。本申请通过控制墨点的墨点周期Λ≤350μm或≥650μm,可以降低因喷墨标识的存在所带来的附加衰减损耗,从而可以降低甚至尽可能地避免喷环光纤出现光栅效应,保障传输波长范围内的传输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748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210207789.2
申请日:2022-03-04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2B6/44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柔性光纤带、带缆及制备方法,包括单元结构,单元结构包括多根光纤和多个第一粘结结构,多根光纤形成光纤阵列;多个第一粘结结构沿纵向分布于光纤阵列上;第一粘结结构包括:形成于光纤阵列的最外侧光纤及其相邻的光纤之间的第一粘结点;形成于光纤阵列的中部相邻两根光纤之间的两个第二粘结点,两个第二粘结点沿纵向间隔布置;连接第一粘结点和第二粘结点的第一粘结带,第一粘结带粘接于位于该第一粘结点和第二粘结点之间的光纤上。粘结带和粘结点共同组成四边形粘结单元,再配合纵向的光纤,将四边形粘结单元分割成三角形,并凭借着优良的轴向带动性以及稳定性粘结在光纤阵列上,从而保证光纤之间具有较好的整体性和一致性。
-
公开(公告)号:CN111443423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172767.8
申请日:2020-03-12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锐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2B6/024 , G02B6/036 , C03B37/027 , C03B37/018 , C03B37/0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耐辐照保偏光纤及其制备方法,涉及光纤制备领域。该耐辐照保偏光纤包括纯石英纤芯、一对应力部以及包层,应力部由掺硼石英玻璃形成,设置于纯石英纤芯的两侧,包层包围纯石英纤芯以及应力部,包层由第一包层和第二包层组成,第二包层设置于第一包层的外周,其中,第一包层由掺氟石英玻璃形成,第二包层由纯石英玻璃形成。通过本申请制备的耐辐照保偏光纤具有优异的耐辐照性能,保偏光纤的工作波长为1310nm和1550nm双窗口,在200krad辐照总剂量下,其感生损耗在2dB/km以下。本申请的耐辐照保偏光纤能够在恶劣的辐射条件下,实现保偏光纤的低损耗信息传输,并且保持较好的全温串音。
-
公开(公告)号:CN108828711B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1810415742.9
申请日:2018-05-03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锐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2B6/03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掺镱光纤,涉及光纤技术领域,包括,包括纤芯,其特征在于:所述纤芯由内到外依次包括圆形的中心芯区、以及至少三个与所述中心芯区同心设置的环形掺杂芯区,所述中心芯区的直径和三个所述环形掺杂芯区的外径由内到外依次增大,且所述中心芯区和三个所述环形掺杂芯区的镱离子浓度由内到外依次增加。本发明提供的掺镱光纤,不仅提高了后续光纤制造中镱离子浓度均匀分布的可行性,而且避免了高斯分布带来的纤芯中心功率过高的问题,为掺镱光纤光子暗化的解决提供了可行的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2764156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36110.3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锐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弯曲不敏感保偏光纤,其包括芯层、内包层、下陷包层和外包层,且沿着径向,芯层、内包层、下陷包层和外包层由内而外依次设置,下陷包层内设有两个应力层,两个应力层分别位于内包层的两侧,并且两个应力层关于内包层呈中心对称,芯层掺杂有锗,下陷包层掺杂有氟和硼,应力层掺杂有硼,外包层采用纯石英。本申请的弯曲不敏感保偏光纤设有氟和硼共掺的下陷包层,其一方面,该下陷包层能够有效提升保偏光纤的抗弯曲能力,可以降低弯曲所带来的附加损耗影响;另一方面,通过氟和硼共掺工艺可以促使下陷包层与应力层的粘度匹配,同时也减少了保偏光纤受到的外界应力干扰,提升保偏光纤的串音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764155A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110036109.0
申请日:2021-01-12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锐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2B6/02 , G02B6/028 , G02B6/036 , H01S3/067 , C03B37/027 , C03B37/018 , C03B37/0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硬质包层掺稀土光纤及其制备方法,其包括沿径向由内而外设置的芯层、石英包层和掺氟包层;其中,所述芯层掺杂有稀土离子;沿径向由内而外,所述掺氟包层的折射率逐渐增大。由于在硬质包层光纤的掺氟石英层中起着限光作用的主要是最靠近石英包层的部分,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对掺氟石英层进行了优化,也即将掺氟包层设计成沿径向由内而外,掺氟包层的折射率逐渐增大的形式,在制造时,对最内侧进行高浓度掺杂,保证掺氟浓度满足要求即可,这样可以满足光纤的限光要求,同时,朝外侧方向逐渐降低氟掺杂量,而非整个掺氟包层全部进行高浓度掺杂,故可以降低掺氟管的制造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903151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810755373.8
申请日:2018-07-11
Applicant: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锐光信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模场双包层掺镱光纤,包括纤芯、由内向外依次包绕在纤芯外周的石英内包层、低折射率外包层和外涂层,石英内包层靠近纤芯的内侧面设有折射率凹陷区域,纤芯内含有镱,沿纤芯的直径方向,镱的浓度由内向外呈类梯形或类抛物线形分布,镱掺杂区域的直径小于或等于纤芯直径。本发明,在不改变光纤机械性能、不增加光纤制造成本及难度的情况下,改进光纤的折射率分布和掺杂分布,二者共同作用可以保持基模模场面积,结合三角形和阶跃形的纤芯复合折射率设计,通过改变复合形态来调节基模有效模场面积和基模提取效率之间的平衡,将光场能量向纤芯中心集中,因此可提高基模的提取效率,得到高光束质量的激光输出,改善了光束质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