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53136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456125.X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中海油节能环保服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化工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三相混合器及气浮净水设备,三相混合器包括竖向设置的主筒体和多个竖向设置的副筒体,多个副筒体环向间隔均匀的围设在主筒体的外围,副筒体的侧壁上设有进液口和与其内部连通的出液管,主筒体的上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通气管,主筒体的下端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底流口,出液管的另一端与主筒体内连通,且出液管与主筒体的连通处在主筒体的侧壁相切,且多个出液管与主筒体之间的切角一致,如此使得多个副筒体排出的液体在主筒体内形成漩涡,而通气管通入的压缩空气会使得主筒体内的气液充分接触,当在主筒体内加入絮凝剂时,此时液体的固形物在絮凝剂的作用絮接成团,并在表面会混有大量的气泡而上浮。
-
公开(公告)号:CN112811510A
公开(公告)日:2021-05-18
申请号:CN202110053714.9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武汉迅炎科技有限公司
IPC: C02F1/38 , C02F1/24 , C02F1/52 , C02F10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石油化工及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油、气、液及絮体的混合装置,其包括:竖向设置的圆柱形的混合器筒体,其上端具有充气口,其下端具有底流口;绕所述混合器筒体的周向均匀间隔设置的若干分流直形支管;绕周向固定在所述混合器筒体上部外表面上的分流环形管道;若干涡流管道;含油污水进管;以及压缩空气管路,其连通所述充气口。本发明可以利用旋流和气浮相结合的方式,实现油、气泡、液体、絮体的高效混合,得以得到油、气、液及絮体的多相混合絮体。
-
公开(公告)号:CN108856207B
公开(公告)日:2021-02-02
申请号:CN201810721727.7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B08B9/09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射流槽罐清洗装置,该水射流槽罐清洗装置包括呈扇叶式分布的清洗框架、支撑整个清洗装置且作为运动件的机械移动件、以及连接清洗框架和机械移动件的防爆电机架。该清洗装置连接外部的控制中心,进而控制清洗框架转动时的环向轨迹,控制清洗框架上的水射流喷头的纵向轨迹,同时清洗装置连接电液供给系统,进而实现对整个储油槽罐内壁的清洗。本发明设计新颖,节能环保,实用性强,节省了人力,提高了清洗效率,减少了人工作业事故。
-
公开(公告)号:CN112268456A
公开(公告)日:2021-01-26
申请号:CN202011191162.X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武汉恒隆胜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真空加热炉,包括真空加热室体和设置在其内的炉体;真空加热室体上设有多个围绕炉体设置且相互独立的加热装置,每个加热装置均包括电加热管和固定杆;固定杆的一端与电加热管连接,另一端设有外螺纹,真空加热室体上设有贯穿的螺纹孔,固定杆通过外螺纹与螺纹孔相配合设置在真空加热室体上,且固定杆可通过该螺纹结构调节电加热管与炉体的距离;炉体内设有温度传感器,还包括温度控制器,温度控制器分别与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连接。本发明的真空加热炉设有温度传感器,进而通过控制电加热管的温度升降,保证炉体内的温度;多个加热装置相互独立,可以单独更换;电加热管与炉体的距离可以通过螺纹结构来调节,保证炉体均匀受热。
-
公开(公告)号:CN11219759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8
申请号:CN202011196624.7
申请日:2020-10-30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武汉恒隆胜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冷壁式真空加热炉,包括真空加热室体和设置在其内的炉体;该真空加热炉还包括水冷管道装置,其是由管道成排布置而构成的气密式结构,铺设在真空加热室体的外表面。本发明的水冷壁式真空加热炉设有水冷管道装置,其是由管道成排布置而构成的气密式结构,铺设在真空加热室体的外表面;该气密式水冷结构可减轻真空加热室的结构载荷,降低真空加热室成本,实现燃烧室水冷,在强化燃烧的情况下有利于防止结焦,蓄热能力小,燃烧室升温快,冷却也快,可缩短加热室启动和冷却时间,方便加热与散热,大大提高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169453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84379.0
申请日:2020-10-12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武汉迅炎科技有限公司
IPC: B01D45/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多管式旋风除尘装置,包括壳体和多个旋风除尘器,所述壳体内水平安装有挡板,所述壳体位于所述挡板上方的区域构成分离室,所述壳体位于所述挡板下方的区域构成集灰室,所述壳体上设有与所述分离室内部连通的总进气口,所述壳体下端设有与所述集灰室内部连通的出尘口,多个所述旋风除尘器分别竖向安装在所述挡板的上端,且多个所述旋风除尘器上端的出风口分别通过排气管道与所述壳体外部连通,多个所述旋风除尘器的下端分别贯通所述挡板,以使多个所述旋风除尘器的排灰口分别与所述集灰室内部连通。本发明所述多管式旋风除尘装置处理量大,处理精度高,除尘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8325764B
公开(公告)日:2019-12-06
申请号:CN201810040612.1
申请日:2018-01-16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IPC: B04C1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旋流分离器短路流测定系统及其测定方法,旋流分离器短路流测定系统包括旋流分离器、智能控制端、入口检测控制模块、溢流口检测控制模块以及底流口检测控制模块,入口检测控制模块包括电解液入口、电导率测定仪A以及电磁流量计A,溢流口检测控制模块包括电导率测定仪B以及电磁流量计B,底流口检测控制模块包括电导率测定仪C以及电磁流量计C,当旋流分离器工作时,通过从电解液入口往旋流分离器中加入电解液可以快速得出旋流分离器中短路流的时间以及分流比,该旋流分离器短路流测定系统结构简单,能够快速测量旋流分离器中短路流的存在时间,并且根据测量结果来快速调整工况以减小短路流时间,从而提高旋流分离器的分离效率。
-
-
公开(公告)号:CN109114244A
公开(公告)日:2019-01-01
申请号:CN201811039422.4
申请日:2018-09-06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 武汉金惠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5/0694 , F16K5/204 , F16K27/06 , F16K4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嵌套式复合阀,包括左外套承压阀体、右外套承压阀体、阀体流道、球阀、阀体旋塞和阀杆;所述左外套承压阀体和右外套承压阀体分别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阀体流道的左右两端的外部,所述阀体流道内壁的中间位置设有安装槽位,所述球阀通过保持架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安装槽位处,所述阀体流道内壁的右端设有旋塞安装槽,所述阀体旋塞安装在所述旋塞安装槽内,并与所述保持架相抵,且其右端伸出所述阀体流道的右端并与所述右外套承压阀体卡合,所述阀杆竖直设置,其下端与所述球阀的上端连接。优点:本发明提供的嵌套式复合阀有效地减少潜在泄漏位置,解决了分体式阀的缺点;主要部件采用模具生产,可大批量制作,生产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027297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120740.3
申请日:2018-09-25
Applicant: 武汉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整体式耐腐蚀阀门,包括阀体、安装在阀体流道内的阀座、通过旋塞螺纹与阀体配合的且将阀座限位的旋塞、配合在阀座内的阀芯、穿过阀体和阀座后与阀芯连接的阀杆、套在阀杆上且位于阀座和阀体之间的轴承、套在阀杆上且填充在阀体内的多层填料密封环、将多层填料密封环压紧的且与阀体连接的压盖、位于阀体流道内壁用于检测流道内介质流速和温度的微型传感器、能驱动阀杆旋转的电机、用于接收微型传感器的信息后通过电机控制阀杆旋转的控制器,微型传感器的连接线穿出阀体的模压通道后连接至控制器,模压通道为具有至少两个左右凸起的直管通道。整个阀门不易泄露,实现了开闭角度的智能化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