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171342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521766.9
申请日:2015-08-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B23P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大型泵站虹吸式出水流道模型的制作成形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泵站技术领域。该方法的特征是:将虹吸式出水流道的制作成形过程分为骨架成形、小段成形和整体成形三个主要阶段;引入误差易于控制的虹吸式出水流道的骨架,作为小段成形和整体成形的依托;将虹吸式出水流道按图纸分为若干个小段,按所述各个小段的展开图下料;借助于骨架,对各个小段进行成形操作并与骨架点焊连接,逐段拼接实现整体成形;利用三维扫描技术对整体成形后的虹吸式出水流道进行检验和修整。本发明提供的虹吸式出水流道模型制作方法,具有一系列有效的误差控制措施,可保证虹吸式出水流道模型的制作成形精度,为提高泵装置模型性能试验的质量提供了必要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104454564B
公开(公告)日:2015-09-02
申请号:CN201410628994.1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基于试验的轴流泵装置导叶体水力优化方法,属于水力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轴流泵导叶体设计方法不能在泵装置中实现与出水流道水力性能相匹配的缺陷,提供了基于试验的轴流泵装置导叶体的水力优化方法。本发明设计和构建了轴流泵装置导叶体出口平均速度环量影响出水流道水力性能的模型试验装置,对一组7个方案的试验导叶体出口环量和出水流道水头损失分别进行测试和计算,在研明轴流泵装置导叶体出口环量影响出水流道水头损失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对轴流泵装置导叶体的水力优化,使其与出水流道达到最佳匹配、进一步提高轴流泵装置的水力性能。本发明能够适用于由不同型号轴流泵和不同型式出水流道组成的轴流泵装置中的导叶体水力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4294883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523511.1
申请日:2014-10-0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一种水力性能优异的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进水流道及其应用方法,属于水利工程泵站技术领域。所述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进水流道沿水流方向分为直线进口段、竖井过流段、相贯汇流段和圆台整流段等4段,各段具有不同的几何特征;所述竖井过流段、相贯汇流段和圆台整流段几何形体复杂,提供了详细的断面位置图和断面数据表;所述前置竖井式贯流泵进水流道所有尺寸均用相对值表示,将这些相对值乘以泵站拟采用的贯流泵叶轮直径即可得该泵站进水流道的实际所需尺寸;所述直线进口段的参数可根据泵站的实际需要在一定范围内调整,以适应不同泵站对流道长度、宽度等主要几何参数的实际需要。对于确保泵站的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4265652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410361355.3
申请日:2014-07-25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大流量低扬程泵站的协同优化设计方法,包含以下步骤:第一,建立泵装置优化水力设计的目标函数、确定边界条件和约束条件;第二,确定泵装置优化水力设计的初步方案;第三,进行泵装置的优化水力设计;第四,进行泵房及泵机组的结构设计和安全度评价;第五,进行互相关变量调整;第六,进行泵装置水力设计与泵房及泵机组结构设计的协同优化。本发明有效解决了大流量低扬程泵站泵房及泵机组结构设计与泵装置水力设计之间复杂的协同问题,获得了泵站整体设计的最优解,在满足大型低扬程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提高其水力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454564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28994.1
申请日:2014-11-1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4D15/0088 , F04D29/548
Abstract: 基于试验的轴流泵装置导叶体水力优化方法,属于水力机械技术领域。本发明针对现有轴流泵导叶体设计方法不能在泵装置中实现与出水流道水力性能相匹配的缺陷,提供了基于试验的轴流泵装置导叶体的水力优化方法。本发明设计和构建了轴流泵装置导叶体出口平均速度环量影响出水流道水力性能的模型试验装置,对一组7个方案的试验导叶体出口环量和出水流道水头损失分别进行测试和计算,在研明轴流泵装置导叶体出口环量影响出水流道水头损失规律的基础上,实现对轴流泵装置导叶体的水力优化,使其与出水流道达到最佳匹配、进一步提高轴流泵装置的水力性能。本发明能够适用于由不同型号轴流泵和不同型式出水流道组成的轴流泵装置中的导叶体水力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03105505B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048671.0
申请日:2013-02-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P5/00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管道中的水流速度测量的五孔探针调节装置,属于工程流体力学测量技术领域。由握持座、径向位置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和支架等4个部分组成,五孔探针紧固在握持座上,该握持座既可沿被测管道的径向移动,也可绕探针杆的中心线转动;丝杠螺母机构用于控制握持座沿管道半径方向的移动,该机构的螺母上固定一个直径较大的手轮,手轮每转动360°握持座移动一个螺距;用涡轮渦杆机构控制握持座的转动,渦杆上也固定一个直径较大的手轮,手轮每转动360°握持座绕探针杆的中心线偏转1°。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巧妙、易于实现,可实现对五孔探针的精细调节,显著提高管道内流速测量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105505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48671.0
申请日:2013-02-07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G01P5/00
Abstract: 一种应用于管道中的水流速度测量的五孔探针调节装置,属于工程流体力学测量技术领域。由握持座、径向位置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和支架等4个部分组成,五孔探针紧固在握持座上,该握持座既可沿被测管道的径向移动,也可绕探针杆的中心线转动;丝杠螺母机构用于控制握持座沿管道半径方向的移动,该机构的螺母上固定一个直径较大的手轮,手轮每转动360°握持座移动一个螺距;用涡轮渦杆机构控制握持座的转动,渦杆上也固定一个直径较大的手轮,手轮每转动360°握持座绕探针杆的中心线偏转1°。本发明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巧妙、易于实现,可实现对五孔探针的精细调节,显著提高管道内流速测量的可靠性、准确性和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330710A
公开(公告)日:2012-01-25
申请号:CN201110297403.3
申请日:2011-09-30
Applicant: 扬州大学
IPC: F04D29/54
Abstract: 轴流泵、导叶式混流泵模型导叶出口环量匀化器,属水泵模型试验技术领域。包括轮毂、叶片、固定轴和支撑孔片,固定轴与所述模型泵轴、所述导叶体轮毂中心轴为同心轴,所述轮毂直径与所述泵模型的导叶体轮毂的直径相同,所述轮毂沿周向均匀设置8-12片所述平直叶片,轮毂两端设有支撑孔片,所述轮毂经所述轮毂两端支撑孔片上的孔、自由地穿套在所述固定轴上。环量匀化器一端与导叶出口相接,另一端与出水流道进口相接,当导叶出口的旋转水流与处于自由状态的匀化器叶片通过相互作用达到同步旋转时,流经匀化器的水流环量即被匀化。该匀化器可以对导叶出口水流的环量进行匀化,为研究导叶出口水流环量均匀分布条件下的出水流道水力性能提供必要的条件。
-
公开(公告)号:CN214274588U
公开(公告)日:2021-09-24
申请号:CN202022916003.3
申请日:2020-12-0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双级拍门,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包括一级拍门、二级拍门、伸缩杆一、伸缩杆二、支撑杆一、支撑杆二;所述一级拍门的顶部与所在流道顶部铰接,所述伸缩杆一的一端与一级拍门相连,另一端与支撑杆一的一端相连,所述支撑杆一的另一端固定于所在流道的顶部;所述二级拍门的顶部与所述一级拍门的底部铰接,所述伸缩杆二的一端与二级拍门相连,另一端与支撑杆二的一端相连,所述支撑杆二的另一端固定于所述一级拍门。本实用新型具备传统拍门的功能,机理明了,结构简单,同时又能使得拍门在不同开度下保持稳定,有利于减少水头损失,值得在泵站工程中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9724786U
公开(公告)日:2019-12-03
申请号:CN201822088906.X
申请日:2018-12-12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泵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具有纠偏消涡功能的斜式出水流道,具有纠偏消涡功能的斜式出水流道,其特征是,在斜式出水流道(4)的进口弯曲段(4a)内均匀设置2块竖向导流板(9),所述竖向导流板(9)与斜式出水流道(4)的上下两边壁焊接。竖向导流板(9)的头部位于进口弯曲段的断面处,距泵轴的边缘0.1~0.3m;所述竖向导流板(9)的尾部位于进口弯曲段的出口断面处;所述竖向导流板(9)的左右两侧设置2道顺水流方向的加强筋(10)。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纠正出水流道内的偏流现象、消除流道内的旋涡和减小流道水头损失,保障低扬程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