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气液两相流分散泡沫除尘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7967380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410138671.8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巷道除尘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煤矿井下巷道气液两相流分散泡沫除尘系统,泡泡产生机构,设置在井下巷道上风口,用于制造产生分散泡沫,其中分散泡沫用于吸附井下巷道中的悬浮颗粒物;扰动装置,用于扰动泡泡产生机构制造产生的分散泡沫的运动轨迹;捕尘网,用于捕捉分散泡沫吸附有井下巷道中的悬浮颗粒物的分散泡沫。本系统由泡泡产生机构,扰动装置,捕尘网组成,安装简单,同时在巷道上方和两侧安装多组此设备,实现全方位除尘,大大降低巷道内粉尘的浓度,可以有效避免在矿井下使用电机等电气设备引起燃烧、爆炸的事故发生,通过设置扰动装置,可以对巷道中的泡泡进行扰动,提高泡泡除尘的效果。

    一种适用于综采工作面架后采空区气体取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7491096A

    公开(公告)日:2024-02-02

    申请号:CN202311257387.4

    申请日:2023-09-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适用于综采工作面架后采空区气体取样装置,包括气体取样头、高压胶管与便携式负压抽气泵,气体取样头安置于液压支架的后方采空区内,气体取样头与高压胶管一端连接,高压胶管另一端与便携式负压抽气泵连接。气体取样头包括不锈钢内套管和不锈钢外套管,不锈钢内套管一端均匀分布若干透气孔,不锈钢内套管另一端设有不锈钢六角对外丝接头,不锈钢外套管套设在不锈钢内套管远离不锈钢六角对外丝接头的一端。本发明可实现对综采工作面支架后方采空区进行气体取样分析,同时可实现长时间长距离的气体取样,能够更加精准收集工作面支架后方采空区内的气体,为准确测试采空区内遗煤自燃“三带”的位置及范围提供依据。

    一种液压支架间阻尘防护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58232A

    公开(公告)日:2023-08-29

    申请号:CN202310396031.2

    申请日:2023-04-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压支架间阻尘防护装置,涉及粉尘防控技术领域,解决了液压支架的降柱移架过程中,液压支架间煤块、粉尘掉落的问题。本发明包括齿条机构、棘轮机构、气幕防尘装置和传送带装置,液压支架一和液压支架二并排设置;液压支架二左侧安装有传送带装置;传送带装置一端设置有棘轮机构,棘轮机构与齿条机构配合驱动传送带装置;齿条机构固定于液压支架一上;传送带装置左侧设置有气幕防尘装置,防止粉尘从传送带装置与液压支架一之间的间隙落下。本发明通过设置传送带装置将顶部与工作区域隔离开,防止煤块掉落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通过设置气幕防护装置对上方吹气,防止粉尘从传送带装置与液压支架间进入工作区域。

    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矿山井下智能通风调控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91742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516707.7

    申请日:2023-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以人为中心的矿山井下智能通风调控系统及方法,涉及通风调控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采集人员所处环境的空气质量信息和人员的位置信息;采集重要井巷工程和重点作业场所的空气质量信息;经过三维动态模拟演算判定井下通风及空气质量是否满足井下人员安全需要,当满足时,不做调整;当不满足时,通过不断自动模拟调节风机风门和风窗演算出满足井下人员对通风和空气质量需要的风机风门和风窗状态,并远程调控风机风门和风窗以改变井下空气质量和风流状态;当自动模拟调节风机风门和风窗演算结果无法满足井下人员对通风和空气质量需要时,进行报警提示井下人员或设备撤离。

    一种连采机机尾转载点智能全断面喷雾降尘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7771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35257.5

    申请日:2022-12-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采机机尾转载点智能全断面喷雾降尘系统及方法,包括喷雾降尘机构,安装在连采机的连采机转运平台上,用于对巷道内部进行喷雾降尘处理;以及辅助机构,与喷雾降尘机构连接,用于对喷雾范围进行扩充;所述喷雾降尘机构包括探测传感器、伸缩管、弧形管、线性支撑杆、驱动件以及限位组件A,所述驱动件输出轴通过限位组件A与转轴A连接,所述伸缩管上连接有下垂式喷头,所述弧形管上固定连接有固定式喷嘴,所述探测传感器嵌入固定连接在伸缩管上;本发明能够根据煤堆高度调节喷雾范围,同时能够对粉尘进行隔断处理,防止粉尘从工作面逸散到采掘机器后方。

    矿下雾帘-扇叶联合降尘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145221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011002878.0

    申请日:2020-0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矿下雾帘‑扇叶联合降尘装置,降尘装置包括第一云雾降尘装置和第二右云雾降尘装置,所述第一云雾降尘装置和第二右云雾降尘装置结构相同,第一云雾降尘装置包括云雾降尘帘和扇叶辅助降尘件,云雾降尘帘包括雾帘架,雾帘架内设有阵列分布的喷洒件,喷洒件包括气路管,气路管上连通设有水路管,气路管的一端进气,另一端设有第一云雾喷嘴,第一云雾喷嘴上设有第一喷嘴支架。本发明降尘装置基于现有的雾帘降尘设备加入了扇叶辅助降尘件,当巷道中上部的含尘气体通过并接触雾帘时,扇叶辅助降尘件后具有引导作用,促使粉尘颗粒被雾滴捕获,减缓了含尘气体被雾帘隔绝在外的情况,提升了雾帘装置的降尘作用。

    一种掘进工作面梭车风幕驱尘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062735B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110373752.2

    申请日:2021-04-07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一种掘进工作面梭车风幕驱尘装置及方法,属于煤矿粉尘防治领域,包括梭车,梭车上部设置有风幕发生装置,风幕发生装置的前端设有风流扩散器,风流扩散器与高压风管通过出口段高压胶管相连;所述风流扩散器临近出口位置设置多层导风板,导风板上布置均匀分布的导风口,导风板之间的导风口交错布置,通过高压气体流入风流扩散器,风流扩散器中高压风流通过第一层导风板降压,并由第一层导风口流出,而后通过第二层导风板,直至最后一层导风板,在交错导风口的作用下,在司机位置形成风幕,驱散司机处粉尘,随梭车司机位置进行移动驱尘。

    一种煤矿降尘风幕悬挂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217076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110668520.X

    申请日:2021-06-1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煤矿降尘风幕悬挂装置,涉及除尘设备领域。该煤矿降尘风幕悬挂装置,包括第一安装板、第一调节杆、固定筒、连接杆、第二安装板、第二调节杆和用于除尘散热的防护机构,第一安装板为四个,第一安装板间通过第一调节杆固定连接,第一安装板的外壁开设有上喷头,第一安装板的内壁开设有导风口,第一安装板的外壁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固定筒的底端与电动推杆的活塞杆一端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间通过第二调节杆固定连接,第二安装板的外壁开设有下喷头,第二安装板的内壁同样开设有导风口。该煤矿降尘风幕悬挂装置能够在不同大小的通风口处安装,使得灰尘能够反复经过水雾层,进一步提高了除尘效果。

    具备自动换膜装置的煤矿工作面用粉尘采集分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4608902A

    公开(公告)日:2022-06-10

    申请号:CN202210234486.X

    申请日:2022-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具备自动换膜装置的煤矿工作面用粉尘采集分析设备,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部设置有气体输送装置和自动换膜装置,所述气体输送装置包括上预捕捉器、下预捕捉器,所述自动换膜组件包括滤膜存储盘,实现滤膜的更换、采样的智能化,简化装置操作流程,消除人工换膜、运输颠簸等带来的误差影响,显著提高了粉尘自动检测装置的准确性和工作效率,采用气体输送装置和自动换膜装置的配合,良好的实现了在不暂停气体输送装置的情况下即可通过自动换膜装置更换滤膜的目的,无需频繁的启闭气体输送装置,增加了设备的使用寿命,且实现了粉尘采集过程中的一次性连续采集,提高采集效率。

    一种截割产尘实验系统及其截割产尘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544440A

    公开(公告)日:2022-05-27

    申请号:CN202210161075.2

    申请日:2022-02-22

    Abstract: 本公开属于产尘技术领域,公开一种截割产尘实验系统及其截割产尘监测方法,包括:实验平台,所述实验平台上设置有实验罩体,截割模块位于所述实验罩体内的所述实验平台内,所述截割模块安装在所述滑动机构上;煤体装载模块,用于对煤块进行装载;集尘模块;动态捕集模块,所述动态捕集模块用于对截割煤块产尘过程的粉尘进行监测;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动态捕集模块和所述截割模块之间均电性连接;本公开截割模块、煤体装载模块、集尘模块和动态捕集模块的统筹设计,形成符合实际截割规律的实验系统,从而得到截割产尘的时空规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