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408093A
公开(公告)日:2013-11-27
申请号:CN201310022013.4
申请日:2013-01-04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2F1/28 , B01J20/28 , B01J20/06 , B01J20/34 , C02F101/3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材料在室温条件下快速吸附和高效脱附亚甲基蓝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的应用技术领域。解决了亚甲基蓝污水处理、染料和吸附剂可回收再利用的问题。要点:在一定量硼氢化钠存在下,50毫克吸附剂只需10分钟就能将100毫升100毫克每升亚甲基蓝溶液中95%以上的染料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用外磁铁收集吸附了染料的吸附剂,放置少量水中,吸附在吸附剂表面的染料开始快速脱附到溶液中,并且脱附率可达到85%以上。用磁铁分离吸附剂和染料,同时浓缩水溶液,回收染料,便于继续使用。该方法无需使用任何脱附剂,操作过程简便,易于控制,吸附和脱附的效率都很高。可用于污水中回收亚甲基蓝染料,成本低,在工业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2898368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403406.5
申请日:2012-10-16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7D215/30
Abstract: 超声化学法制备8-羟基喹啉镉纳米棒,它是将A mmol 8-羟基喹啉和0.5A~2A mmol四水合乙酸锰分别溶于25A mL纯乙二醇中,搅拌均匀,在室温下将超声波探头直接插入反应物溶液中进行超声化学反应,反应5-45分钟,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离心分离,沉淀用蒸馏水和乙醇依次洗涤,将所得的沉淀物置于真空和室温下干燥,得到淡黄色的粉末,即为8-羟基喹啉锰纳米棒。本发明的制备8-羟基喹啉锰纳米棒的方法原料简单易得、条件温和、耗时短、简便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190671A
公开(公告)日:2011-09-21
申请号:CN201110065094.7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锌-1-(2-吡啶偶氮)-2-萘酚纳米带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无水乙醇和水按一定的体积比混合,得到溶剂A;将1-(2-吡啶偶氮)-2-萘酚粉末溶解于溶剂A中,得到溶液B;将适量二水合醋酸锌溶于溶剂A中,得到溶液C;将溶液B和溶液C混合后,移入高压反应釜中;在120至140℃的温度下,反应12至48小时;反应结束后,将产物离心分离,用蒸馏水和乙醇依次洗涤沉淀,将所得的沉淀物置于真空下干燥,得到红棕色的锌-1-(2-吡啶偶氮)-2-萘酚粉末。该制备方法操作简单,适合于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1844808A
公开(公告)日:2010-09-29
申请号:CN201010197342.9
申请日:2010-06-0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1G29/00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氯化氧铋纳米花的制备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特征是将0.22克三氯化铋溶于21毫升吡啶中,搅拌30分钟后,转移至25毫升带有聚四氟乙烯内衬的高压反应釜中,在180摄氏度反应12小时。所得样品经三次离心洗涤后烘干得到产物。本发明无需使用有机模板和表面活性剂,一步合成,产率高,氯化氧铋纳米片的厚度薄,在合成过程中纳米片自发组装成等级结构的纳米花;本方法制备过程简单、节能,适合工业化生产,得到的氯化氧铋纳米花粒径均匀,比表面大,催化活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720497A
公开(公告)日:2024-03-19
申请号:CN202311725799.6
申请日:2023-12-1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7D311/16 , A61P3/10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含香豆素骨架的酶促光控一氧化氮供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含香豆素骨架的酶促光控一氧化氮供体具有下式所示结构:#imgabs0#式中R1为H、C1‑10链烷基、C1‑10环烷基、C1‑4烷氧基、苯基或苄基;R2为烷氧基,苯基,对甲苯基,间甲苯基,邻甲苯基,邻硝基苯基,苯氧基,乙酰氧基或苯氟基,本发明还提供式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及该化合物作为酶促光控一氧化氮供体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6344228A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310234834.8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MWCNTs和TOCNFs分散液以一定的质量比混合,利用超声辅助MWCNTs均匀分散在TOCNFs分散液中,然后在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体积的MXene溶液后通过超声使三种材料分散均匀;最后在纤维素膜上利用真空辅助抽滤得到混合膜。TOCNFs和MWCNTs共同作用抑制MXene纳米片的自堆叠,同时提高薄膜的机械强度和电化学性能,制备的柔性电极材料具有48.79Mpa的拉伸应变,在用于柔性超级电容器的电极材料时具有出色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A g‑1时的比电容达到501.5F g‑1。
-
公开(公告)号:CN11624072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090228.5
申请日:2022-09-07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D06M15/37 , D06M13/342 , G01N21/64 , C08G83/00 , C09K11/06 , D06M1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纸基荧光试纸及其制备方法及应用,通过利用碳二亚胺和琥珀酰亚胺激活PAN NFM,然后由6‑氨基己酸与电纺的PAN NFM在室温温和的条件下完成化学接枝改性,进一步在温和的反应条件下将Zr‑MOG原位生长上在改性后的6‑ACA‑PAN NFM表面,得到具有优异蓝色荧光性能的试纸。实际检测时,荧光试纸Zr‑MOG@6‑ACA‑PAN NFM对DOX的荧光响应在10s内快速完成,可视化检测限低至787.5ppb。
-
公开(公告)号:CN112142110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1910576942.7
申请日:2019-06-2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IPC: C01G4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催化性能的硫化钨纳米薄片的制备方法,具体涉及采用胶体法制备硫化钨,该材料具有催化苄胺偶联反应的性质,本发明属于材料制备及应用技术领域。以油胺为溶剂,以一定比率的硫源和钨源为反应物,在一定反应温度下,制备得到了松散的纳米薄片;该纳米片具有高效催化苄胺偶联成N‑苄亚甲基苄胺的作用;在乙腈溶剂中,苄胺偶联得到N‑苄亚甲基苄胺的产率高达98%。该催化剂催化效率高,不使用贵金属,成本低,且经过5次循环实验后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性能。本发明制备过程简单、操作容易、无需使用有机模版及表面活性剂,适合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15651275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392329.8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镧系发光水凝胶珠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五硼酸间苯二甲酸5‑BOP加入去离子水中,待其完全溶解后加入壳聚糖CS,随后在70℃下搅拌一小时得到溶液A;将海藻酸钠SA加入另一去离子水中,同样在70℃下搅拌一个小时得到溶液B;将溶液B倒入溶液A中,继续保持70℃搅拌两个小时得到溶液C;步骤四:最后利用胶头滴管吸取液体,逐滴滴入EuCl3溶液之中,静置一小时后利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整个过程操作简单,无毒无害。将其用于人体血清中的甲基丙二酸检测时,拥有着良好的选择性,检测限可以达到139ppb。
-
公开(公告)号:CN113035575B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110243817.1
申请日:2021-03-05
Applicant: 安徽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电金属有机凝胶NiMn MOG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称取一定量的金属Ni盐和Mn盐,称取一定量的有机配体,分别溶解于一定量的乙醇中形成两种溶液;两种溶液分别超声至金属盐与有机配体完全溶解,将两者溶液充分混合并搅拌,常温静置1‑5小时或者25℃‑80℃下加热震荡30min‑5h,形成胶柱状凝胶;镍与锰的摩尔比为1‑4:1;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的摩尔比为1‑4:1。从制备的样品中可以得到,在1A g‑1的电流密度下,比电容可以达到692.9F g‑1,在8A g‑1的高电流密度下进行5000次充电/放电循环后,仍可保留原始比电容的84.6%,表现出极好的耐久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