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07874A
公开(公告)日:2018-10-26
申请号:CN201810602792.8
申请日:2018-06-0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3C16/271 , C23C16/01 , C23C16/02 , C23C16/56 , H01M4/8867 , H01M4/8882 , H01M4/9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催化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提供一种金刚石薄膜表面石墨化的方法,利用强流脉冲电子束轰击金刚石表面,强流脉冲电子束轰击的微观区域能满足高温低压环境下金刚石转变为石墨的热力学和动力学条件,使石墨化仅仅发生在金刚石表面。具体包括:将清洗且去除表面氧化层的衬底置于金刚石粉悬浮液中超声处理后,放置于热丝化学气相沉积设备中的样品台上,进行精细净化和活化处理;将沉积金刚石薄膜的基材固定在强流脉冲电子束装置内部的夹持装置上处理得到表面石墨化金刚石薄膜。本发明强流脉冲电子束能量密度高,微区的高温低压条件更有利于金刚石向石墨化的转变,形成同时具有良好热导率、电导率以及氧还原催化活性的阴极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5428618B
公开(公告)日:2017-12-26
申请号:CN201510796864.3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壳核型碳包覆金属硫化物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纳米将所得复合粒子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在自动控制直流电弧金属纳米粉体生产设备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含碳源的物质和惰性气体,蒸发金属原料,获得碳包覆金属纳米粒子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与硫粉混合后放入高压密封反应釜中进行热处理,得到碳包覆金属硫化物纳米复合材料,以碳包覆硫化铁粉纳米复合体材料作为活性物质,制作锂离子电极片。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以原位合成的碳包覆铁、锡纳米粒子作为前驱体,低温硫化获得碳包覆硫化铁、硫化锡纳米复合粒子,具有较高的嵌/脱锂容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原料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可规模化制备,适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5428618A
公开(公告)日:2016-03-23
申请号:CN201510796864.3
申请日:2015-11-1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366 , B82Y30/00 , B82Y40/00 , H01M4/136 , H01M4/5815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壳核型碳包覆金属硫化物纳米复合粒子的制备方法,纳米将所得复合粒子作为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应用在锂离子电池领域。在自动控制直流电弧金属纳米粉体生产设备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含碳源的物质和惰性气体,蒸发金属原料,获得碳包覆金属纳米粒子前驱体;然后将前驱体与硫粉混合后放入高压密封反应釜中进行热处理,得到碳包覆金属硫化物纳米复合材料,以碳包覆硫化铁粉纳米复合体材料作为活性物质,制作锂离子电极片。本发明的优点在于以原位合成的碳包覆铁、锡纳米粒子作为前驱体,低温硫化获得碳包覆硫化铁、硫化锡纳米复合粒子,具有较高的嵌/脱锂容量密度和循环稳定性,原料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可规模化制备,适合工业化生产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3962566A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410189518.4
申请日:2014-05-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2F9/14
Abstract: 一种多源直流电弧自动化纳米粉体生产装置及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多电极纳米粉体生成室、分级室、捕集室、处理室、钝化室、抽真空系统、气体循环系统、电动传动装置、液压传动装置、冷却系统等。捕集室是独立的箱体,由倒锥形双壁水冷腔体、内部上端敞口捕集笼、封闭滤芯内套、气体循环气路构成,捕集笼及滤芯由粉体过滤材料及滤布组成,其内测及外侧可由转动毛刷自动去除沉积的纳米粉体,底部锥形出口与纳米粉体处理室相连,并设有手动阀门及观察窗。捕集室和处理室由隔离过渡舱相连接。本发明实现纳米粉体的自动化连续生产,具有在线监测、捕集、处理、钝化及包装功能,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01210316A
公开(公告)日:2008-07-02
申请号:CN200710159312.7
申请日:2007-12-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一种以气体碳源热处理制备碳包覆纳米复合颗粒的方法,属于碳相关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的特征是对金属、合金、陶瓷纳米颗粒进行表面碳包覆。在富碳气氛中进行热处理,通过分解气体碳源,实现在纳米颗粒表面的碳原子沉积、成核、长大和晶化,形成多层碳包覆纳米结构的一种制备方法;通过选择适当的富碳气氛种类、压力、热处理温度、以及动态处理时的气体流量,实现对纳米颗粒表面碳包覆层厚度的控制,同时可以控制处理产物中生成的碳包覆纳米颗粒和碳纳米管产量之比。本发明的效果和益处是采用常规真空处理炉,对真空、充放气、加热装置要求不高,参数容易控制,易于实现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209773469U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20132558.3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热弧蒸发多腔体纳米粉体制备装置,涉及纳米粉体制备领域。设置至少两个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热弧控制信号线和各自送料控制信号线连接到弧电源及控制系统;所述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包括主腔室、热弧装置,所述主腔室顶部设置有热弧装置,主腔室底部设置有收集室,所述热弧装置包括设置于主腔室顶部并伸入主腔室内部的阴极、控制阴极在三个方向移动的阴极控制装置;所述阴极下方正对位置设置阳极,所述阳极后端设置自动送料装置控制阳极送料,所述阳极前端设置冷却水装置以冷却阳极。本实用新型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降低;实现多种不同成分粉体同时制备及连续化生产,避免粉体制备中的相互污染,提高粉体纯度。(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0817969U
公开(公告)日:2020-06-23
申请号:CN201920132539.0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3K26/348 , B23K26/7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粉体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热弧与激光复合热源蒸发多腔体纳米粉体制备装置。设置至少两个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真空支管道连接到真空主管道,真空主管道连接到真空泵组系统;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排气支管道连接到排气主管道,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进气支管道连接到进气主管道;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热弧控制信号线、激光信号线和各自送料控制信号线连接到弧电源及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粉体制备过程中的相互污染,提高了粉体的纯度;实现多种不同成分粉体的同时制备;实现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203790749U
公开(公告)日:2014-08-27
申请号:CN201420224768.2
申请日:2014-05-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纳米粉体捕集装置,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纳米粉体捕集室为倒锥形双壁水冷腔体,包括毛刷固定轴、毛刷、毛刷固定支架、滤芯、滤布捕集笼和转动齿轮;在纳米粉体捕集室的顶端、侧面和底端分别有一个接口;滤芯安装于倒锥形双壁水冷腔体的内部顶端的接口下方,环绕滤芯安装有上端敞口的滤布捕集笼,毛刷固定在毛刷固定轴上,毛刷转轴固定在毛刷固定支架上;毛刷与滤芯外侧、滤布捕集笼内侧和滤布捕集笼外侧相切;位于纳米粉体捕集室内部顶端的转动齿轮在电机的驱动下,带动毛刷转动。该装置通过滤布、滤芯笼布及滤芯达到了三层过滤效果,实现了粉体捕集过程中的连续作业,为纳米粉体自动化捕集提供了很好的结构设计。
-
公开(公告)号:CN203781830U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20224766.3
申请日:2014-05-0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纳米粉体的钝化处理装置,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该钝化处理装置包括纳米粉体处理室、一级过渡舱、纳米粉体钝化室、二级过渡舱和带阀门的气管。纳米粉体处理室、一级过渡舱、纳米粉体钝化室与二级过渡舱依次连接。其中纳米粉体处理室、纳米粉体钝化室是独立的手套箱,工作时纳米粉体处理室中有一个大气压的氩气,粉体在纳米粉体处理室中收集后经一级过渡舱转移至有一个大气压弱氧气体环境的纳米粉体钝化室中进行充分钝化后,经二级过渡舱取出。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通过对纳米粉体的分步处理,实现了纳米粉体的连续生产,具有在线监测、处理、钝化及包装功能,提高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211386912U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20132542.2
申请日:2019-01-2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22F9/12 , C01B32/162 , C01B32/15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纳米粉体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激光蒸发多腔体纳米粉体制备装置。设置至少两个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真空支管道连接到真空主管道,真空主管道连接到真空泵组系统;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排气支管道连接到排气主管道,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进气支管道连接到进气主管道;各主腔室粉体生成单元分别通过各自激光控制信号线和各自送料控制信号线连接到激光发生器及控制系统。本实用新型避免了粉体制备过程中的相互污染,提高了粉体的纯度;实现多种不同成分粉体的同时制备;实现连续化生产;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成本降低。(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