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尿素污水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47097C

    公开(公告)日:2008-12-31

    申请号:CN200610010193.4

    申请日:2006-06-21

    Abstract: 一种含尿素污水的处理方法,它涉及一种污水的处理方法。它解决了现有含尿素污水处理方法效率低,受进水尿素浓度限制以及工艺过程复杂的缺陷。处理方法:(一)将含尿素污水的pH值调节到3~7;(二)检测每升污水中尿素的含量,按每100mg尿素投加1mL质量百分比浓度为30%的H2O2,并反应1~60min;(三)按H2O2与催化剂1∶0.01~0.5的当量比投加催化剂,并反应20~40min;(四)沉淀15~30min,即除去污水中的尿素。本发明不受进水尿素浓度的限制,适用于各种浓度的尿素污水,效率高,含尿素污水中的尿素含量可降低99%以上。

    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预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25544C

    公开(公告)日:2008-10-15

    申请号:CN200610010194.9

    申请日:2006-06-21

    Abstract: 一种高浓度氨氮废水预处理方法,属于污水处理领域。针对现有氨氮废水处理工艺存在处理后的氨氮不能回收再利用的不足,本发明所述方法为:氨氮废水进入反应池中,通过向反应池中添加复合磷酸盐,所述复合磷酸盐由磷酸盐、磷酸二氢盐、磷酸氢盐、磷酸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和镁盐复合而成,其中反应时间为10~60min,pH值为8.0~9.5,随后重力沉降10~20min,上清液排出体系,完成污水净化。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复合磷酸盐去除高浓度氨氮具有一定的优势,进水浓度越高,优势越明显,此外,该过程不用单独调整pH值,反应产物磷酸铵镁可以作为肥料,为实际应用奠定了基础,可达到资源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一种减少污泥堆肥过程中氨气排放的耐高温硝化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817636B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111106370.X

    申请日:2021-09-22

    Abstract: 一种减少污泥堆肥过程中氨气排放的耐高温硝化菌及其应用,它属于环境生物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耐高温硝化菌。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污泥堆肥过程中产生大量氨气,恶臭气味的释放限制污泥堆肥工艺的推广和应用的问题。一种减少污泥堆肥过程中氨气排放的耐高温硝化菌,它为食石蜡戈登氏菌(Gordonia paraffinivorans)N52,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地址是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日期为2021年05月13日,保藏号为CGMCC No.22519。一种减少污泥堆肥过程中氨气排放的耐高温硝化菌用于减少污泥堆肥过程中氨气的排放量。

    一种协同去除地下水中铁锰、氨氮和有机物的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29096B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510026248.X

    申请日:2015-01-19

    Abstract: 一种协同去除地下水中铁锰、氨氮和有机物的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涉及水处理装置及其处理方法。解决现有技术无法有效协同去除铁锰、氨氮和有机物的问题,仅是将单独处理铁锰、氨氮和有机物的工艺简单相加,会导致处理工艺长、运行管理复杂等问题。装置由深井提升装置、跌水曝气池、一级生物增强滤池、集水井、二级提升泵、鼓风曝气塔、二级生物增强滤池、反冲洗泵、二氧化氯发生装置、清水池、吸水井及供水泵房组成。方法:启动装置,控制跌水曝气池、一级生物增强滤池、鼓风曝气塔、二级生物增强滤池及二氧化氯发生装置参数,接种复合菌剂,装置正常运行后,即可收集得到处理后的水。本发明用于地下水中铁锰、氨氮和有机物的处理。

    一种可低温调控的生物强化过滤水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229977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531728.7

    申请日:2014-10-10

    Abstract: 一种可低温调控的生物强化过滤水处理装置,它涉及一种水处理装置。本发明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水处理装置在模拟实际水体水温时本身无法实现低温调控问题。装置包括固定架、低温恒温水浴槽、保温隔热层、预冷却进水水箱、原水水箱、低温恒温循环装置、低温循环管线、电磁阀、第一蠕动泵、流量计、溢流管、第一密封套管、第一级传输水管、生物强化滤柱、第二级传输水管、第二蠕动泵、出水管、通气管、监测显示器、数据传输线、监测探头、填料床、承托层、布水孔板、取样口、第二密封套管、泄空管、进水管、第三密封套管、第四密封套管和万向轮。本发明可获得一种可低温调控的生物强化过滤水处理装置。

    基于主反应区前段安装填料的改进型CAST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964570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410219237.9

    申请日:2014-05-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基于主反应区前段安装填料的改进型CAST装置,它涉及一种改进型CAST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基于主反应区前段安装填料的改进型CAST装置。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CAST工艺不能有效处理碳源很低污水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滤池主体,本发明还包括填料架组件、多个曝气支管和若干个填料,多个曝气支管呈矩阵状设置在滤池主体的底面上,填料架组件固定安装在滤池主体的主反应区内,若干个填料均布设置在填料架组件上。本发明用于处理污水。

    一种以甜菜粕作为调理剂利用污泥堆肥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37051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795774.2

    申请日:2015-11-18

    Inventor: 李伟光 吴传栋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40/213 Y02W30/43

    Abstract: 一种以甜菜粕作为调理剂利用污泥堆肥制备有机肥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利用污泥为原料制备有机肥的方法。本发明的目的现有污泥调理剂无法有效控制氮素损失、臭气问题严重和传质效能较低的问题。方法:一、先将污泥与调理剂混合,再加入吸水材料,堆肥发酵处理,筛分得到返料;二、先将污泥与调理剂混合,再依次加入吸水材料和返料,混匀后得到待发酵物料,堆肥发酵处理,筛分得到有机肥。优点:氮素损失为21%~27%,大大提高了堆肥产品的肥效,增强产品竞争力。本发明主要用于利用污泥堆肥制备有机肥。

    一种利用泥水双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44578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510397582.6

    申请日:2015-07-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50/343

    Abstract: 一种利用泥水双循环厌氧反应器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方法,它涉及一种处理难降解工业废水的方法。它要解决现有厌氧反应器高径比大、出水水质容易受循环影响且厌氧颗粒污泥培养周期长的问题。方法:工业废水通过进水装置进入反应器,经三相分离器,气态甲烷由气体收集装置收集,部分污水由出水装置排出,其余污水通过污水回流泵再进入反应器,反应器中部的污泥回流到反应器的底部。本发明增加了污泥回流装置,增大了传质效果,提高了反应器的处理效能;反应时间更加充分,在增加污泥回流比的同时,可以降低污水的回流比,且污泥是在反应器中间进行回流,这样可以减少对出水区的干扰,降低出水的SS,保障出水水质,加快厌氧颗粒污泥的形成。

    哈工大异养硝化不动细菌L7产低温羟氨氧化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74556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201283.1

    申请日:2013-05-27

    Abstract: 哈工大异养硝化不动细菌L7产低温羟氨氧化酶的方法,它涉及产酶的方法及其分离纯化方法。产酶:L7菌株接种到产酶培养基中培养。分离纯化:一、L7菌株接种到产酶培养基中培养,收集菌体;二、菌体破碎,制备不含溶菌酶的胞外基质;三、对胞外基质进行分离,平衡,洗脱,层析,电泳,收集单体蛋白即完成。本发明中产酶培养基接种L7菌株的产酶量高,活性稳定,15℃时酶活性最高,产酶量最高。本发明中的分离纯化方法,所得低温羟氨氧化酶是分子量60.4KDa的单体蛋白,在2~25℃,pH值7.5~8.5酶活性稳定,可有效去除低温水中氨氮。

    哈工大异养硝化不动细菌L7产低温氨单加氧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74555B

    公开(公告)日:2015-05-20

    申请号:CN201310201282.7

    申请日:2013-05-27

    Abstract: 哈工大异养硝化不动细菌L7产低温氨单加氧酶的方法,它涉及产酶的方法及其分离纯化方法。产酶:L7菌株接种到产酶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分离纯化:一、L7菌株接种到产酶液体培养基中培养,收集菌体;二、将菌体破碎,制备不含溶菌酶的细胞膜;三、对细胞膜进行分离,平衡,洗脱,层析,收集的样品即完成。本发明中产酶液体培养基接种L7菌株的产酶量高,活性稳定,4℃培养70~78h后酶活性最高,产酶量最高。本发明分离纯化方法,所得低温氨单加氧酶是分子量31KDa的单体蛋白,在4~15℃酶活性稳定,当温度超过20℃时,酶失活。在pH值7.5~9酶活性稳定,当pH值为8.0时,酶活性最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