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化学法制备酞菁-碳纳米管-聚噻吩复合光敏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32982A

    公开(公告)日:2012-05-02

    申请号:CN201110251223.1

    申请日:2011-08-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正龙 陈秋云

    Abstract: 本发明属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点击化学法制备酞菁-碳纳米管-聚噻吩复合光敏材料的方法,该方法相对于普通的酯化法和酰胺法等具有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和复合效率高等特点,获得的酞菁-碳纳米管-聚噻吩复合材料的分散均匀性和贮存稳定性都有显著的提高,通过点击化学方法制备的酞菁-碳纳米管-聚噻吩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光敏性、相容性和热稳定性,并具有优良的溶解性能和光电性能,本发明制备的产品是新一代绿色环保高性能化工产品,可用于导电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光电导材料和光电转换材料等领域。

    一种基于聚噻吩-富勒烯-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的纳米有序多孔有机薄膜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391533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250457.4

    申请日:2011-08-2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正龙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属纳米材料和有机半导体薄膜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聚噻吩-富勒烯-聚乳酸三嵌段共聚物的纳米有序多孔有机薄膜的制备方法,该纳米有序多孔薄膜具有间隔均匀的微相分离结构,相间尺度为35nm,比表面积大幅度增加,它具有较高的光致电荷转移现象、相容性和热稳定性,并具有优良的溶解性能、成膜性能和光电性能。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便、产品质量高、投入产出比高、成本低廉和应用前景广泛等优点,利用本发明制备的产品是新一代绿色环保高性能化工产品,可用于导电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光电导材料和光电转换材料等领域。

    点击化学法制备可溶性取代酞菁-碳纳米管复合光敏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181179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60896.9

    申请日:2011-03-1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正龙 汤锋锋

    Abstract: 本发明属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点击化学法制备可溶性取代酞菁-碳纳米管复合光敏材料的方法,该方法相对于普通的酯化法和酰胺法等具有条件温和、反应速度快和复合效率高等特点,获得的取代酞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分散均匀性和贮存稳定性都有显著的提高,通过点击化学方法制备的可溶性取代酞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光敏性、相容性和热稳定性,并具有优良的溶解性能和光电性能,本发明制备的产品是新一代绿色环保高性能化工产品,可用于导电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光电导材料和光电转换材料等领域。

    一种主链含富勒烯的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成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70776A

    公开(公告)日:2011-05-25

    申请号:CN201010577889.1

    申请日:2010-12-08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正龙 施旭靖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549

    Abstract: 本发明属有机光伏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主链含富勒烯的嵌段共聚物的制备方法及其成膜方法,该嵌段共聚物由富勒烯、聚烷(氧)基噻吩和聚乳酸组成,该嵌段共聚物可以在成膜过程中在可控的尺度下自发形成微相分离结构,使电子空穴对在微相界面上有效地分离,通过该方法形成的微相分离结构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富勒烯作为电子受体材料有序地排列在微相的界面上,极大节省了昂贵的富勒烯的使用量,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便、成膜质量高、投入产出比高、成本低廉和应用前景广泛等优点,利用本发明制备的产品,是新一代绿色环保高性能化工产品,可用于有机光伏材料领域。

    一种聚噻吩-碳纳米管复合光敏性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98510B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810039204.0

    申请日:2008-06-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聚噻吩-碳纳米管复合光敏性薄膜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复合薄膜材料由碳纳米管和聚噻吩组成,它具有较高的光敏性、相容性和热稳定性,并具有优良的溶解性能、成膜性能和光电性能,该纳米复合光敏薄膜材料的贮存稳定性和碳纳米管在聚噻吩中的分散均匀性等要远远好于传统的物理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工艺简便、涂膜质量高、投入产出比高、成本低廉等优点,利用本发明制备的产品,是新一代绿色环保化工产品,可用于导电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光电导材料和光电转换材料等领域。

    硫醇-烯点击化学法制备石墨烯-酞菁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648696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056351.3

    申请日:2009-08-13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正龙

    Abstract: 本发明属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硫醇-烯点击化学法制备石墨烯-酞菁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化学改性氧化石墨来引入大量碳-碳双键功能基团,再选用合适的带巯基酞菁,通过硫醇-烯点击化学反应,从而一步法制备功能性石墨烯-酞菁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不使用重金属离子做催化剂,它克服了传统的酞菁大分子在石墨烯表面结合不紧密和易脱落等难题,具有良好的环保性和先进性。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具有制备方法简便、可一步法完成、不加催化剂、成本低廉、对环境无污染和应用前景广泛等优点。利用本发明制备的石墨烯-酞菁纳米复合材料产品具有较高的光敏性、相容性和热稳定性,并具有优良的溶解性能、成膜性能和光电性能,是新一代高性能有机-无机纳米复合光电功能材料,可应用于导电材料、太阳能电池材料、光电导材料和光电转换材料等领域。

    一种中空二氧化硅/磁性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499348A

    公开(公告)日:2009-08-05

    申请号:CN200810202000.4

    申请日:2008-10-30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复合材料和功能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空二氧化硅/磁性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该磁性复合微球是在带磺酸基团的中空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包埋一层磁性颗粒而组成。其组成原料为带磺酸基团的中空二氧化硅微球、三价铁盐、二价过渡金属盐、氧化剂、分散剂、碱,按合适的重量配比,经超声分散,微粒包埋,后处理等步骤而制备获得。由本发明制得中空二氧化硅/磁性复合微球密度小,机械和化学稳定性好,粒径可控,具有优良的磁性能且磁性能可通过调节三价铁盐与二价过渡金属盐之间的比例以获得亚铁磁性或者超顺磁性。

    一种四氯苯醌/三苯基磷可控掺杂四取代酞菁铜薄膜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465178C

    公开(公告)日:2009-03-04

    申请号:CN200410084575.2

    申请日:2004-11-25

    Applicant: 同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有机半导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四氯苯醌和/或三苯基磷可控掺杂四取代酞菁铜薄膜及其制备方法。该薄膜由四氯苯酯和/或三苯基磷、四取代酞菁以及电解质以一定比例均匀分散于有机溶剂中,配成四取代酞菁铜掺杂溶液,再采用电化学沉积法制备获得。薄膜的掺杂程度可通过调节掺杂剂种类、掺杂浓度、电源的电压和电流大小来控制。本发明工艺简单,效率高,成本低,成膜性好,热稳定性高,可应用于导电、传感、光电池和电致发光等光电材料领域。

    巯基功能化聚乙烯醇-明胶复合交联微球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298040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810039203.6

    申请日:2008-06-19

    Applicant: 同济大学

    Inventor: 杨正龙 浦鸿汀

    Abstract: 本发明属废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巯基功能化聚乙烯醇-明胶复合交联微球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吸附剂由聚乙烯醇和明胶交联形成聚合物微球,再进一步键接上巯基等功能基团而组成。该吸附剂组成和孔径可控、尺寸均匀,比表面积大,具有优异的高浓度汞离子吸附性能和优异的痕量汞离子吸附性能,同时它的力学机械性能良好,多次使用后其破损率低于1.0%以下,是新一代高性能高效除汞产品,可应用于浓度范围更广泛的含汞、铅、镉等重金属工业污水的处理。本发明方法工艺简便、生产效率高、产品质量高、成本低廉,有利于规模化生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