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公开(公告)号:CN103314782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38366.8
申请日:2013-06-1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红汁乳菇菌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组织分离法,在无菌条件下取红汁乳菇的菌柄与菌盖之间的组织接种于PDA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待所述PDA试管斜面培养基组织块儿上长出菌丝后,将其转接到WYA试管斜面培养基上进行避光培养,并通过培养后得到纯净红汁乳菇菌丝、红汁乳菇液体菌剂与固体菌剂,将上述纯净红汁乳菇菌丝、红汁乳菇液体菌剂与固体菌剂分别接种到一年苗龄的板栗无菌苗之根系上培育至少三个月,从板栗无菌苗之根系上得到红汁乳菇菌根。在适宜的条件下通过培育板栗菌根苗获得红汁乳菇子实体,为人工栽培红汁乳菇菌根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方便了人工栽培。
-
公开(公告)号:CN103181298A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310120364.9
申请日:2013-04-09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A01G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合成点柄粘盖牛肝菌菌根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组织分离法,在无菌条件下取点柄粘盖牛肝菌的菌柄与菌盖之间的组织接种于PDA试管斜面培养基上,得到点柄粘盖牛肝菌菌丝,将所述点柄粘盖牛肝菌菌丝与PDA试管斜面培养基分离,得到纯净的点柄粘盖牛肝菌菌丝,将纯净的点柄粘盖牛肝菌菌丝与无菌水混合后用搅拌机搅碎得到点柄粘盖牛肝菌菌剂;将待栽培板栗无菌苗的根系沾满所述点柄粘盖牛肝菌菌剂后移栽在培养钵中,培养钵中填充有真菌与无菌土的混合物,7天-10天后向培养钵中浇灌所述点柄粘盖牛肝菌菌剂进行补接,然后以水浇灌,栽培三个月至一年,从板栗苗木的根系上得到所述点柄粘盖牛肝菌菌根。
-
公开(公告)号:CN102786339A
公开(公告)日:2012-11-21
申请号:CN201110126284.5
申请日:2011-05-1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C05G3/00
Abstract: 一种适合松茸发酵的液体培养基,属于农业领域,用于获得松茸菌丝体的人工生产,克服现有的液体培养基产量偏低的不足。本发明的液体培养基依每升培养基含葡萄糖20g、酵母膏0.3g、蛋白胨0.5g、麦精0.3g、硫酸镁0.05g、磷酸二氢钾0.1g、可溶性淀粉40g,其余为水的比例混合。再用3%醋酸调pH至5.5即得。本发明的积极效果是:培养基中选定了可溶性淀粉的最佳含量,提高了单位体积培养基松茸菌丝体的生物量。经实验,发酵产量达到目前最高水平22g/L,可见本发明液体培养基适合松茸的发酵培养。为松茸菌丝的规模化生产和利用提供一定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952156A
公开(公告)日:2007-04-25
申请号:CN200510017199.X
申请日:2005-10-19
Abstract: 一种轮状病毒Vp6基因与乳酸菌非抗性表达载体的重组与表达,属于生物基因领域,其特征是:将克隆质粒和以thyA基因为选择压力的载体均以SacI、KpnI双酶切,纯化回收后,以T4 DNA连接酶连接,连接产物转化至thyA基因缺陷型的大肠杆菌感受态E.coli X13中,在培养基上培养,经生长功能弥补,筛选获得原核重组表达质粒;将阳性菌用苏氨酸诱导表达,重组质粒获得高效表达,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44.88kD。有益效果是:VP6蛋白为RV组特异性抗原,位于病毒的内壳,占病毒颗粒的51%。由于VP6主要刺激机体产生黏膜免疫抗体sIgA,在黏膜免疫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研制轮状病毒Vp6基因介导黏膜免疫的口服基因工程疫苗具有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286855C
公开(公告)日:2006-11-29
申请号:CN200510016579.1
申请日:2005-02-21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姬松茸活性多糖的生产方法。属于保健食品加工技术。将姬松茸中杂质去除后进行干燥、粉碎处理,将所得姬松茸粉状物进行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脱除绝大部分脂类物质及异杂味后,按比例加入适量饮用水,在一定的温度及时间条件下进行浸提处理,提取水溶性活性多糖,过滤得姬松茸活性多糖水溶液,再经真空浓缩、醇沉、分离、干燥即得姬松茸活性多糖干品,滤渣经适当处理可生产高纤维食品。本发明可提高姬松茸活性多糖的提取率及生物活性,且提取过程中原料无变性、无污染,原料可被充分利用,使生产过程无废渣、废汽、酸碱及有害物产生,对环境无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219347084U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320423226.7
申请日:2023-03-08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真菌标本野外快速干燥箱,包括箱体;箱体一侧安装有箱门;隔热板,若干隔热板横向固接于箱体内,若干隔热板将箱体分隔形成有若干内仓;位于底部的内仓内安装有电源;其余的内仓内均安装有一烘干机构;烘干机构包括发热部、支撑部、通风部和温度传感器;支撑部用于支撑并固定放有真菌样本的培养皿;箱体侧壁还安装有控制面板;发热部、通风部和温度传感器均与控制面板和电源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实现对小型真菌的干燥处理,且可以实现多种不同性质的小型真菌的同时干燥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211607657U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22444618.8
申请日:2019-12-30
IPC: A01G18/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食用菌菌袋架,包括框架结构、消毒装置、蓝光灯和罩布,所述框架结构为镂空结构,其下端设有多个滚轮,所述框架结构具有多层上下间隔分布且水平设置的储存区,所述储存区用以放置菌袋,所述消毒装置用以对所述储存区放置的所述菌袋消毒,所述蓝光灯可拆卸的安装在所述框架结构上,且所述蓝光灯的照明部均朝向所述框架结构内部,所述罩布为槽体形,其槽口朝下,并可拆卸的将所述框架结构罩设在其内部。本实用新型所述放置在所述储存区上的菌袋可完成灭菌、接种、培养和出菇的整个过程中,免除人力搬运菌袋,节省了空间,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21412856U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22787942.6
申请日:2023-10-17
Applicant: 吉林农业大学
IPC: B01F27/922 , B01F35/7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菌类栽培原料混合装置,包括:搅拌桶和抛洒管,所述抛洒管沿垂直方向设置于搅拌桶的内腔,且处于搅拌桶的轴线上,所述抛洒管为顶部开口装管状结构,所述抛洒管的环形外壁上开设有若干进料口,所述抛洒管的内壁中开设有风道,所述风道的第一端贯穿抛洒管的顶端内壁,所述风道的第二端贯穿抛洒管底端外壁,所述进料口与风道穿插分布,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混合效率较低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