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411669B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110211683.1
申请日:2011-07-2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在役接触式机械密封泄漏率预测技术。利用动、静环磨损过程中密封界面形貌演变规律,以及因动、静环磨损减薄和O形圈应力松弛形成的主、次密封界面接触压应力变化规律,确定运行一定时间后密封界面的形貌参数以及动、静环密封界面及其所用O形圈与其内、外径处接触界面的载荷,并通过逾渗理论、接触力学理论和分形理论,获得此刻动、静环密封界面及其所用O形圈与其内、外径处接触界面间的逾渗通道特征尺寸;计入被密封介质的表面张力和离心力的影响,再利用Navier-stokes方程预测在役接触式机械密封的泄漏状态。该方法简便、实用,可有效解决机械密封频繁更换或过期失效引发事故问题,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
-
-
公开(公告)号:CN103267613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62335.9
申请日:2013-05-06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3/02 , G01M3/26 , G01M3/2869 , G01M13/005
Abstract: 一种机械密封性能试验装置,包括主轴、两端具有端盖的工作腔、2组待测机械密封;轴套与主轴间隙配合,并一同穿过工作腔两端的端盖;轴套伸出端盖的两端开设有在同一母线上的U形开口,在对应于U形开口处的主轴上设置有传动销;轴套中部有两段螺距相等、旋向相反的螺纹,其上旋合的两个螺母的背侧分别是两个待测机械密封中的动环座;动环座与轴套在轴向滑动在周向定位相连;传动销上设置径向力传感器用来间接测量端面摩擦扭矩,在静环背侧和工作腔端盖间设置轴向力传感器用来测量端面比压;端盖上开设有与中心孔同心的环槽,构成泄漏腔,用于泄漏量的收集。该装置适用于各种压力工况、各种尺寸系列,包括高压工况大直径机械密封的性能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2183327B
公开(公告)日:2013-01-23
申请号:CN201110043224.7
申请日:2011-02-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L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5/34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械密封端面摩擦扭矩测量方法,即直接在静环上设置传感器,并利用稳定工作状态下静环所受的总扭矩为零的力矩平衡原理,将传感器所测的各阻力矩之和表示为端面摩擦扭矩。对于具有单独静环的机械密封,其静环所受的端面摩擦扭矩可以用测得的静环密封用O形圈所受静环座的摩擦阻力矩和荷重传感器的阻力矩来表征。对于带有波纹管静环的机械密封,其静环所受的端面摩擦扭矩可用磁栅位移传感器测得的波纹管偏转角乘以产生单位扭角所需的扭矩即扭转刚度来求取。该方法简便、实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机械密封端面摩擦扭矩测量精度低、可靠度差等问题,为开展现场装置中机械密封端面摩擦状况监控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02183327A
公开(公告)日:2011-09-14
申请号:CN201110043224.7
申请日:2011-02-2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L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J15/34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机械密封端面摩擦扭矩测量方法,即直接在静环上设置传感器,并利用稳定工作状态下静环所受的总扭矩为零的力矩平衡原理,将传感器所测的各阻力矩之和表示为端面摩擦扭矩。对于具有单独静环的机械密封,其静环所受的端面摩擦扭矩可以用测得的静环密封用O形圈所受静环座的摩擦阻力矩和荷重传感器的阻力矩来表征。对于带有波纹管静环的机械密封,其静环所受的端面摩擦扭矩可用磁栅位移传感器测得的波纹管偏转角乘以产生单位扭角所需的扭矩即扭转刚度来求取。该方法简便、实用,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机械密封端面摩擦扭矩测量精度低、可靠度差等问题,为开展现场装置中机械密封端面摩擦状况监控提供了可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789089B
公开(公告)日:2025-04-01
申请号:CN202311838819.0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V20/40 , G06V10/766 , G06V10/82 , G06N3/045 , G06N3/0464 , G06N3/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循环差异反馈视频目标计数网络建模方法,包括:S1:建立目标计数视频数据集;S2:构建循环差异反馈视频目标计数网络,所述循环差异反馈视频目标计数网络包括基础网络、循环差异反馈学习模块以及步进约束策略;S3:利用高密目标视频数据集训练所述循环差异反馈视频目标计数网络,获得训练好的循环差异反馈视频目标计数网络;S4:使用测试视频对训练好的循环差异反馈视频目标计数网络进行评估。本发明实现了视频序列中高密度目标的精准检测,提高了检测网络的鲁棒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5986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581832.7
申请日:2024-11-07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波纹管型扩压式自泵送动压机械密封零泄漏的弹簧比压的设计计算方法,步骤为:根据动压机械密封稳定运行原理,确定闭合力与开启力的平衡关系;令闭合力作为随弹簧比压变换的函数;利用动压机械密封开启至稳定运行的状态,将开启力计算分为两个阶段:接触阶段和非接触阶段;接触阶段开启力由液膜承载力和微凸体接触力组成;非接触阶段由密封环间液膜动压组成;计算获得在动压机械密封全周期运行时开启力的最值;利用全过程运行满足的轴向力平衡条件即可反解出最佳弹簧比压。本发明能高效精准地实现对动压机械密封弹簧比压的设计,摆脱目前机械密封弹簧比压设计依赖人工经验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378148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16755.X
申请日:2024-10-11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16C60/00 , G16C20/80 , G16C20/70 , G16C10/00 , G06F119/08 , G06F119/14 , G06F1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承载碳纤维增强聚醚醚酮(PEEK)齿轮设计与制造方法,提出了一种能够完整、准确、高效地分析和评价碳纤维增强PEEK齿轮承载性能,并用于碳纤维增强PEEK齿轮加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加工:S1、碳纤维增强PEEK层合板本构模型构建;S2、碳纤维增强PEEK齿轮接触载荷计算;S3、碳纤维增强PEEK材料参数优化设计;S4、碳纤维增强PEEK齿轮加工制造。本方法可以通过构建纤维‑基体作用下的碳纤维增强PEEK本构,研究纤维铺层数量、层厚、角度等参数对齿轮承载接触性能的作用,并能够对材料参数进行优化设计,最终,在后续加工时按理想的材料结构参数进行齿轮加工,以进一步提供齿轮接触承载性能,延长齿轮的服役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624496B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111054052.3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IPC: G01M13/04 , G01M13/04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测试滚轮轴承寿命的试验机,包括支撑架组件、工作平台、摩擦磨损机构、摆锤冲击机构、液压加载机构和可调注脂机构。摩擦磨损机构用来对两个待测轴承进行摩擦损伤,摆锤冲击机构分别对称设置在工作平台的左右两端且分别位于摩擦组件的外侧,其通过摩擦组件对设置在两套摩擦组件之间的待测轴承进行间歇性冲击,液压加载机构分别位于两个待测轴承之间,用来同时对两个待测轴承加载径向载荷,可调注脂机构,分别位于两套摩擦组件的上方,通过摩擦组件对待测轴承进行送脂润滑。本发明可以测试滚轮轴承在摩擦损伤、冲击和挤压工况下,多重因素对试验数据的影响,从而使得测量结果更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464448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86925.2
申请日:2024-05-13
Applicant: 南京林业大学 , 苏州长城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1M13/04 , G01M13/045 , G06F18/15 , G06F18/2136 , G06F18/21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强噪声干扰下的滚动轴承故障特征自适应提取方法,主要步骤为:输入采集的滚动轴承振动信号;利用基于1.5维平方包络谱峭度改进的自适应噪声完备集合经验模态分解将原信号分解为若干模态分量;计算各分量与原信号的相关系数;将相关性较高的模态分量进行重构;以双域基尼指数优化特征模态分解的输入参数,并对重构信号进行二次分解;根据平方包络谱峰值因子最大准则提取敏感模态分量;运用平方包络谐噪比引导的参数自适应稀疏最大谐波噪声比解卷积对敏感模态分量进行故障特征增强,进而进行Hilbert包络解调;从包络谱中提取滚动轴承故障特征信息,本发明克服了滚动轴承故障特征在强噪声干扰下难以准确自适应提取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