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030819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1064092.5
申请日:2023-08-2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 B82Y15/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基于铂铁纳米线包裹普鲁士蓝复合材料的肺癌外泌体检测传感器。以乙酰丙酮铂为铂源,乙酰丙酮铁为铁源,乙二醇为还原剂,水热法合成纳米线结构的铂铁合金材料,稀盐酸溶液超声刻蚀。用微速合成法向刻蚀完的溶液中滴加亚铁氰化钾,得到复合材料;将复合材料溶液滴涂到裸金工作电极上,在室温下干燥。将电极在PNA探针溶液中浸泡,使PNA探针自发接枝到材料上,放入冰箱中保存。该适配体电极可以实现肺癌外泌体标记物的快速痕量检测,使用于医学中肺癌早期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668876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03915.8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B01D69/12 , D04H1/728 , D04H1/4382 , D01D5/00 , G01N27/327 , G01N27/333 , G01N27/26 , B01D69/08 , B01D67/00 , B01D69/02 , D01F6/50 , D01F1/10 , D06M16/00 , D06M13/123 , D06M10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液分离传感膜的新型制备方法。首先配制静电纺丝需要的A,B纺丝液,进而借助同轴静电纺丝技术制得血液分离传感膜。基于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纳米纤维膜,由于其稳定的物理化学性质、较均一的孔径分布、高通量、无毒且生物相容性较好,被广泛的应用于分离领域。本发明利用静电纺丝技术,通过控制纺丝液浓度、静电纺丝的参数等条件对膜结构进行调节,即保证血液杂质及血细胞的完全去除,又实现了高的血液处理量。该制备方法流程简单、成本较低,分离效果好,具有大规模工艺化生产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90189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4
申请号:CN202211390644.7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临床诊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唾液谷氨酸快速监测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通过在聚苯乙烯微球阵列模板上低速沉积金纳米颗粒,获得兼具超高比表面积和优异催化活性的金网格阵列,极大提升了电子传递能力以及谷氨酸识别分子的负载量。基于该金网格阵列的生物传感器,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能力和信号稳定性。该生物传感器制备过程简易可控,易于实现规模化、产品化生产,其能够在4min内实现真实唾液中谷氨酸的快速识别和检测,同时也能够满足其他种类氨基酸的分析,有望实现帕金森疾病的诊断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5684312A
公开(公告)日:2023-02-03
申请号:CN202211374888.6
申请日:2022-11-04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临床诊断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肌钙蛋白快速检测的生物传感器的制备方法。通过在氧化锌纳米花阵列模板上低速沉积普鲁士蓝,获得兼具超高比表面积和优异催化活性的空心普鲁士蓝纳米花阵列,极大提升了电子传递能力以及cTnI识别分子的负载量。基于该纳米花阵列的生物传感器,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能力和信号稳定性。该生物传感器制备过程简易可控,易于实现规模化、产品化生产,其能够在4min内实现真实血清中肌钙蛋白I的快速识别和检测,同时也能够满足其他种类肌钙蛋白的分析,有望实现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和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3600828B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110954618.1
申请日:2021-08-19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银纳米颗粒的保护方法。一种银纳米颗粒的保护方法,步骤如下:制备纳米银颗粒;含巯基聚合物的合成;制备巯基聚合物改性银纳米立方。本发明所制备的有机物保护的银纳米颗粒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以广泛应用在生物传感器的研究当中,从而应用于发酵工程、制药工程、生物医学等领域。基于巯基与金属之间的强结合力,开发出一种银纳米颗粒的保护方法。该制备方法流程简便、成本较低,得到的保护的银纳米颗粒结构均一,具有大规模工艺化生产的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1982992B
公开(公告)日:2022-05-03
申请号:CN202010768137.7
申请日:2020-08-03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葡萄糖宽范围高精度自动检测方法。在自制的普鲁士蓝生物酶电极对于葡萄糖浓度检测具有宽范围线性化特性的基础上,提出的根据自主识别检测区域自动调节进样量,实现葡萄糖浓度范围未知下的宽范围高精度检测。本发明采用普鲁士蓝生物酶电极在专用检测池中与微生物发酵液反应产生微安级电流,通过设计微安电流检测电路和滤波处理,建立响应信号与葡萄糖浓度响应方程,计算葡萄糖浓度的测量值,根据测量值系统自主识别检测浓度区间,根据偏差调节进样量设定值V,通过高精密智能进样装置自动进样V,使得检测池中的待测物浓度处于传感电极的最佳响应范围,实现葡萄糖宽范围、高精度自动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280119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74146.0
申请日:2021-12-3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7/27 , G01N27/30 ,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葡萄糖和蔗糖在线检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同时检测蔗糖和葡萄糖双组分溶液浓度的方法。采用由蔗糖酶电极、葡萄糖酶电极、参比电极、对电极、检测池1、检测池2和信号采集计算系统构成的生物传感器进行检测;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蔗糖和葡萄糖双组分溶液检测的酶生物传感器具备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的优点;该酶生物传感器在实现葡萄糖和蔗糖同时检测的前提下,能够消除葡萄糖对蔗糖检测结果的干扰,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适用于食品、医药分析及其发酵工程中葡萄糖以及蔗糖的检测,实用性强。
-
公开(公告)号:CN113686936A
公开(公告)日:2021-11-23
申请号:CN202110947462.4
申请日:2021-08-18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 南京膜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7/327 , G01N27/4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蔗糖检测芯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蔗糖检测芯片印刷的纳米传感浆料的制备方法。纳米传感浆料的合成步骤为:氧化铈纳米棒溶液的配置及合成;Cu‑Co普鲁士蓝类似物合成液C、D的配制;Cu‑Co普鲁士蓝类似物在氧化铈纳米棒悬浮液中的合成。复合材料经过离心、烘干与导电碳油墨按一定比例混合,通过加入乙醇使混合浆料达到可印刷状态,进而借助丝网印刷技术制得生物传感芯片。该浆料合成方法简单、过程可控、易于实现产品化,能将工作电位控制在‑0.2V这样的低电位,对产物过氧化氢检测有极宽线性范围,满足不同市场的蔗糖浓度检测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2964772A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110340573.9
申请日:2021-03-30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酶的固定方法,属于酶生物传感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包括:纳米传感材料的合成;传感浆料的合成以及羧基化处理;芯片的丝网印刷;芯片的活化以及酶的固定。本发明基于共价键合法的酶固定化原理,通过在丝网印刷浆料中引入羧基(‑COOH),印刷出一种工作电极含有大量羧基的丝网印刷电极芯片,再将电极上的羧基活化,使其具有反应活性,与酶蛋白中的氨基(‑NH2)发生缩合反应,通过共价键将酶连接并固定到芯片上,实现酶的固定化。操作简单、固定化效率高,使酶在丝网印刷芯片上固定的同时,又不影响酶的活性,制备的酶电极具有很好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240901A
公开(公告)日:2021-01-19
申请号:CN202011134405.6
申请日:2020-10-21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G01N27/3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简易的甘油生物传感芯片的制备方法。首先合成一种具有纳米花结构的四氧化三锰/氧化石墨烯纳米传感浆料,之后采取丝网印刷技术将这种纳米传感浆料印刷制得生物传感芯片,用于将甘油浓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输出。该生物传感芯片可以实现临床医学、食品安全、发酵产业、生物工程中生物质甘油的精准检测。本发明涉及的生物传感芯片的合成步骤有:前驱体二氧化锰反应液A、B的配置及合成,离心烘干等;纳米花状四氧化三猛的制备;氧化石墨烯纳米颗粒的合成;基于四氧化三锰/氧化石墨烯的传感芯片印刷。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