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917403A
公开(公告)日:2010-12-15
申请号:CN201010231133.1
申请日:2010-07-23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密文存储的分布式密钥管理方法,该方法利用中国剩余定理中一次同余式组在模下解的唯一性和异或操作运算方便的性质。一次同余式组的解唯一性使得用户多个存储空间的加密信息最终依赖于单一数据,由用户保存和用户一一对应。这样密钥的管理和用户的管理就比较容易了,同时也为密钥管理的分布式实现提供了基础;真正加密数据的密钥在密钥分发完成后就在系统中销毁了,这样保证了很高的安全性,但是这样就需要从其它信息中恢复数据加密密钥。本发明方法,使得安全元数据的管理可以很容易与文件系统原有普通元数据的管理相融合,不需要额外的系统配置;并且节省系统为保证安全性而带来的开销,提高系统安全元数据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0536473C
公开(公告)日:2009-09-02
申请号:CN200610124993.9
申请日:2006-11-09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内核态文件系统层的加密读写方法,该方法位于虚拟文件系统和物理文件系统之间,读操作时,先对读取的密文数据进行解密,再传给上层的虚拟文件系统;写操作时,先判断写操作的类型,若是写入操作,则先将待写的明文数据进行加密,再将截取的密文数据传给下层的物理文件系统,若是修改操作,则对读入内存的密文数据进行局部解密、覆盖、全局加密、局部截取等四个步骤的操作。该方法不仅具备内核态操作所固有的高效性,而且采用局部解密和局部截取的方式来提高数据操作的效率。从试验过程和试验数据可知,使用本发明加密读写方法可以同时克服应用层加密程序的不便利性和用户态加密文件系统的低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458751A
公开(公告)日:2009-06-17
申请号:CN200910060432.0
申请日:2009-01-06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工免疫的存储异常检测方法,该方法采用自然免疫系统中的“异己”检测机制,对读/写数据请求的合法性判别。通过对读/写数据请求所形成的存储元数据进行监控,实现了针对存储元数据的免疫异常检测。该方法引入了自然免疫系统中自学习和遗忘等工作机制,每次对用户的读/写请求进行检测后,都更新检测器权值,并根据该权值,周期性地淘汰或重建检测器,以应对存储系统中不断出现的新型“异己”。由于检测器更新机制,使得该方法区别于现有存储异常检测技术,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智能异常检测,并具备了自学习和自适应等人工智能特点,有效地识别新出现的“异常”。
-
公开(公告)号:CN101196797A
公开(公告)日:2008-06-11
申请号:CN200710168686.5
申请日:2007-12-07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IPC: G06F3/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存储系统数据分布及互转换方法,由多个磁盘构成一个连续的存储空间,并分条构成磁盘阵列,将磁盘阵列划分成连续的存储子空间,称为子阵列,并根据需要分别将子阵列的冗余级别设置成0、1或5;进行转换时,根据转换类型的不同,选择相应方式进行转换。本发明的主要思想是依据I/O请求具有局部性的特征,对不同访问特征的I/O请求采用适合的数据分布形式,使存储系统能够达到性能的最优化。本发明提出的存储系统数据分布转换方法使系统能动态的适应I/O请求特征的变化,减少不同冗余级别之间数据分布转换的代价并消除因数据迁移而产生的性能瓶颈,从而较大的提高存储子系统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996226A
公开(公告)日:2007-07-11
申请号:CN200610166535.1
申请日:2006-12-28
Applicant: 华中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度聚类和时间序列的I/O区域预取方法。本发明根据I/O请求具有局部性的特征,在系统空闲时刻预测密集I/O访问的区域,并对预测的区域进行预取。它采用基于连续度的聚类算法,能高效、可靠的发现密集读请求的区域;其次是利用ARMA时间序列模型来预测未来密集读请求可能访问的区域和访问时刻。在同一测试环境下,对采用本发明储系统和现有的RAID系统进行了对比测试,在利用3个磁盘卷的负载测试表明:本发明聚类算法能正确的聚类读请求;同时基于AMRA时间序列的预测模型的动态预测算法的准确预取密集I/O区域。本发明能实用且高效的发现密集读请求访问的区域,并准确的预取密集读请求可能访问的区域,较大的提高存储系统性能。
-
-
-
-